金庸90岁 他的武侠江湖和银幕世界插图

       时光网特稿 1924年今天(3月10日),查良镛生于浙江海宁。按周岁计,查先生今年九十高寿了。

       1955年,他以“金庸”为笔名,开始武侠小说创作,首部作品是《书剑恩仇录》。三年后的1958年,香港峨眉影片公司将他已经写成的《射雕英雄传》和《碧血剑》改编为系列电影。从此至今半个多世纪,“金庸”这个名字既意味着小说,也意味着电影和电视剧;既是文字和想象,也是影像和形象。无论大银幕还是小荧屏,金庸作品不断被重新演绎,成为两岸三地乃至海外华人心中,理解武侠精神和中国历史文化的故乡。

  两岸三地,在将金庸小说影像化的热情上,几乎达成了一致。但金庸作品也是最难改编的,几乎每个改编为影像的版本,都会引起观众们的激烈吐槽。人们愿意一遍遍地看金庸小说的各种改编版本,是为了看到新面孔,也是为了看到改编者怎么解决那些公共记忆和个人形象、个人表达之间的矛盾。这都像从前的人对“戏”的要求,看看新的演绎者,在经典性的镣铐下,那微弱的个人表达。

  在金庸90大寿的今天,我们来回顾下“金庸”其人与作品作为一个文化品牌,热度和影响为何能绵延至今,它是少有的能容得下来自不同时代、不同改编者的变化的流行作品。他能够占领视野,不但是因其符合某种期待和风向,也因其包容,容得下各种理解,也容得下扭曲、篡改、借光、跟风、仿制。因为,这些理解、扭曲、篡改、仿制,最终也会变成这种风格的一部分。

  所有的武侠剧,也莫不如此,金庸的作品和故事是我们的故乡,假拟出一个幽深美丽的过往。不变,不动,似乎已经进入了永恒,却也能包容新时代的参与和震荡。

为什么?

金庸小说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热烈的欢迎?

尤其是在内地,他的作品为什么会被视为不能贸然触碰的经典?

  金庸小说,依照“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副对子的总结,一共只有十四部,而被反复改编成影视剧的,其实不超过一半。就是这六七部小说,经过几十年传播,以及影视的热心改编,已经进入华人的公共记忆。

 

金庸90岁 他的武侠江湖和银幕世界插图1

“射雕”中郭靖正直憨实的形象符合国人的理想定位

三观正

  金庸小说能获得经典地位,因为在众多武侠小说(甚至也包括其他类型的通俗小说)里,它是最接近中国人对于“戏”的要求的:故事脍炙人口,桥段烂熟于心,人物性格鲜明、圆润饱满,而且“三观”很正——最后这点可能尤为重要,我们能在金庸作品里看到,故事往往用历史节点作为背景,主人公最终摆脱了家仇,迎向国恨,从孤愤少年,成长为豁朗的大侠。

理想化

  金庸是正大的、圆润的、平和的,他甚至可以说是现实的,他最现实之处,不在于他书写的故事,而在于他表达了中国人的性格想象,完成了中国人对性格理想的寄托。他在小说里书写叛逆,自己却圆润贯通,他歌颂流浪,自己却平静地扎根,金庸小说拥有的是江湖之形、庙堂之神。

金庸90岁 他的武侠江湖和银幕世界插图2

杨过等男主角的成长也表达了一种生命体验

自我性

  同时,金庸小说完整地呈现了一个中国人的成长经验。在中国历史那种由不断改朝换代形成的死循环中,中国人的生命体验,也通过一个相似的结构不断循环,每个人的体验,都会在下一代人身上反复发生和反复加深:每个人都要经历觉悟——崛起——参与——幻灭——退隐,在“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之后,还多出一步——“见明灭”。尤其是他那些在时间人物上有连贯性的小说(《射雕》、《神雕》、《倚天》),更是将这种起伏参透、趋向虚无的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

近内地文化

      与其说金庸是进入内地,倒不如说,是回到了内地,因为,在八十年代之前,香港一直是作为上海的镜像存在,是海派文化的偏安地,金庸小说的格局气象,本就属于大陆文化而不是岛屿文化。八十年代,时机成熟了,他回来了,并迅速和内地读者及观众达成一致,内地观众的视角和喜好,从此决定了金庸武侠剧(乃至武侠剧)的风格取向,取景得在名山大川,光线得明亮,色彩得鲜艳,情节画面得和谐。那之后的武侠剧,都在贯彻“金庸美学”。 

这些年

港台到内地,边缘到主流

金庸90岁 他的武侠江湖和银幕世界插图3

1、初露峥嵘——老电影时代

时期: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

  金庸小说的影像化,起始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在大银幕初露峥嵘。香港峨嵋电影公司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1958年将《射雕英雄传》拍成了2集的粤语长片。该片由香港著名导演胡鹏掌镜,曹达华、容小意主演。拍摄时,金庸的原著小说甚至还未成册出版。同年,李晨风改编了金庸的另外一部作品《碧血剑》。

  无论是金庸的小说还是电影作品,都在彼时收到了关注。峨眉、豪华、福禄等影片公司及至后来的影坛霸主邵氏,都看到了金庸作品的传播价值。六十年代初,《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鸳鸯刀》、《飞狐外传》也被香港峨眉陆续改编。香港豪华影片公司和福禄电影公司紧接着改编了《倚天屠龙记》等若干电影。不过这时期的金庸电影制作平平,反响并不大。以内地舞台为主,建构在庞大家国历史背景上的金庸作品,不及南粤本地英雄“黄飞鸿”更受片方和观众青睐。

2、小荧屏新纪元——TVB的崛起

时期: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1967年,邵氏兄弟创办TVB,开始涉足电视业。金庸小说的影像化开始受到重视,乃至之后获得成功,都是从这个时代开始的。邵氏先是再度影像化了《倚天屠龙记》等作品,接着直接将目光投向小荧屏。

  1976年,TVB的首部金庸作品问世,是由郑少秋、汪明荃主演的《书剑恩仇录》,在香港获得了强烈反响。接着78年,依旧是郑少秋、汪明荃主演的《倚天屠龙记》也大受欢迎,金庸的故事在小荧屏开创了新纪元。

  金庸作品改编的共举时代贯穿整个八十年代,港台影视风靡并铸造经典。在金庸的小说还在不断被改编为电影的同时,香港的佳艺、无线、亚视,以及台湾的中视、台视,相继将金庸小说改编为长篇电视剧。人们所熟知的翁美玲版《射雕英雄传》,就出自这个时代,并成为金庸迷心中永远的经典。

3、武侠的繁荣——新人辈出 造就大师

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金庸作品与古龙、梁羽生等人并驾齐驱,造就了武侠小说圈的繁荣,也影响了当时的影视界。六十年代末,李小龙的功夫片风行海内外,香港涌现了很多新锐的武侠电影大师,如罗维、楚原、张彻、胡金铨、刘家良、袁和平等,而为他们提供改编素材的就是金庸、古龙、梁羽生这几位小说家。

  在邵氏,张彻可能是翻拍金庸作品最多的,仅《射雕英雄传》就拍了三部,还有《神雕侠侣》、《侠客行》、《飞狐外传》和《碧血剑》等,而且张彻的代表作《独臂刀》其实也是从《神雕侠侣》里杨过的故事演化而来,只是不算直接改编。

  楚原也执导了三部《倚天屠龙记》,这个时期值得注意的还有1987和1988年,许鞍华导演改编的两部《书剑恩仇录》(上部《江南书剑情》,下部《戈壁恩仇录》)。

 

金庸90岁 他的武侠江湖和银幕世界插图4

90年代港片武侠新浪潮的领军人

4、迎来颠覆——香港新武侠电影浪潮

时期:上世纪九十年代

  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影片的拍摄水平和技巧也随之进步,武侠片随之获益。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迎来新武侠电影浪潮,金庸作品至此真正大放异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