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距今已一百年。虽然战争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但人们依旧没有忘却,作为主要参与国的欧洲各国都准备了不同的纪念方式,其中以德国与英国的纪念尤为值得关注。WWI(第一次世界大战) 除了土耳其、埃及等少数几个战场之外,战事几乎都是在欧洲大陆进行的,那么为什么说这场大规模的战争被称为世界大战而非“欧洲大战”?
就“欧洲大战”说法本身而言,并非发明,当时战争爆发后,袁世凯政府时期的中国人主流是视作与己无关,或者试图回避,袁世凯政府也宣布了中立立场。因此,当时中国舆论普遍称之为“欧战”,只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才改变了观点和视角,从称“欧战”普遍改称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从世界战史的技术角度而言,大规模战争的现代性启端并非在欧洲发生,而是在1864-1870年南美内陆小国巴拉圭对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三国同盟的战争发生转折,这次大规模战争除使用了步枪和新发明的高爆黄色炸药外,还使用了机枪、大炮、电报通讯、热气球等。之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大规模战争的技术本质基本没有变化,只是技术水准更高、装备数量更普遍。第一次世界大战则全然不同,大规模使用了机枪、远程大炮、坦克、飞机、飞艇、空投鱼雷、潜艇、毒气等,采用了情报战、宣传战等方式,而造成人员最大伤亡的是机枪和铁锨。从而,战争规模得以空前扩大,战线在双方拼命挖堑壕中,似乎可以无限延伸,战斗的惨烈程度也由于事先没有充分估计而失控,战火越来越蔓延到当时人类理智可以预计的范围以外。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并不局限于欧洲,就陆地而言,可以根据同盟国最主要国家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来看,这几个国家势力从中欧、南欧、东欧到西亚延伸到北非,构成为了一条空前漫长的核心地带。由于欧洲中心主义的观念,习惯上以这一地带两侧的欧洲战场为标准,分为西线、东线。但是,奥斯曼帝国并非今天土耳其的疆域,它的势力在战前覆盖了西亚大部分地区,甚至深入到了北非,从而使得主战场并不局限于欧洲,中东地区同样构成为了主战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盟国在这里向东、向北侧击俄国,向西、向南争夺地中海、北非。至于外围战场则主要涉及非洲、美洲、亚洲东部,比如战争初期在中国是青岛。
之所以容易有“欧洲大战”的错觉,以我与人交流时候的印象,以为跟今人很多缺乏历史地理学知识有密切关系,很容易按照现在全世界有220多个国家的知识背景去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除中立国以外,明确卷入的宣战国家约为40个左右,实在是很小的数字。但这是错觉,因为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为准,全世界的独立国家并没有多少,国家数量最多的主要是在欧洲和美洲,澳洲没有一个国家,非洲仅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亚洲也没几个国家,比如今天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有着11个国家的东南亚,当时只有一个国家暹罗(泰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世界上卷入战争的数量尽管与今天世界国家数量比较不多,但实际上大多数国家都被卷入了。不妨具体来看:
战前欧洲国家共24个: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始终是同盟国。协约国参战国为塞尔维亚、俄国、法国、比利时、英国、圣马力诺、罗马尼亚、希腊、黑山(蒙特内哥罗)、葡萄牙,协约国支援国安道尔。意大利原为同盟国,中途叛投协约国参战。阿尔巴尼亚没有任何名义,战争爆发后被灭亡分割了。瑞士、列支敦士登、挪威、瑞典、丹麦、荷兰、西班牙、卢森堡为中立国,实际上很难逃避战争,比如卢森堡被德国进入,丹麦是英国和德国的海战战场,等等。欧洲战前24个国家,除8个中立国外,有16个国家卷入战争。另外有捷克斯洛伐克,该地区始终在全面的战火当中,战争结束前被协约国解放宣布独立参战,战后只被视作为支援国之一。
战前美洲国家共21个:协约国参战国有美国。协约国支援国有玻利维亚、巴西、哥斯达黎加、古巴、厄瓜多尔、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秘鲁、乌拉圭。卷入战争的共12个国家,其他9个国家墨西哥、萨尔瓦多、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巴拉圭、阿根廷、海地、多米尼加没有直接卷入。
战前非洲共有2个国家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其中利比里亚为协约国支援国,直接卷入了战争。
战前亚洲国家仅有8个:中国,日本,暹罗(泰国),尼泊尔,不丹,阿富汗(巴拉克扎伊王朝),伊朗(恺加王朝),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其中奥斯曼帝国为同盟国。协约国参战国有日本,协约国支援国有中国、暹罗,计卷入战争国家有4个。另外特殊情况为亚美尼亚,战争结束前宣布独立并被列为协约国支援国。另有位于今天沙特阿拉伯境内、1916年宣布独立的汉志王国,该国家战后没有获得任何名义,实际上也卷入在战争当中,有一部1962年的著名英国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涉及的正是这一事件。
以上除欧洲以外,美洲、非洲、亚洲的情况十分复杂。拉美地区尽管有9个国家没有卷入,实际上一些国家也处于临战状态,比如墨西哥,德国曾经鼓动其反美,这是导致美国后来参战的原因之一,墨西哥虽然不敢参加同盟国一方,但受到了美国及其盟国的很大压力。埃塞俄比亚能够逃避,跟它地处非洲内陆有密切关系。对于亚洲来说,当时最主要的几个国家都已经卷入了战争,尼泊尔、不丹、阿富汗深处内陆,伊朗尽管属于中立国,其实成了奥斯曼帝国与俄国的战场。美洲、非洲、亚洲由于都有德国殖民地或租借地,也就都有了针对性的战争。非洲由于奥斯曼帝国有很大势力,战事尤其多。协约国方面参战国、支援国的区分,并非是公正的,这只是战后分享战胜成果时,根据派出军队的数量等因素进行的等级划分,比如中国宣布参战较晚,之前是以劳工派遣名义支持协约国,实际牺牲人数达到5万人之巨,比列为参战国的希腊、葡萄牙两国加起来的牺牲总人数还多。
战后协约国分为参战国与支援国,国际法理由并不充足,是世界史上一次糟糕的错误。从基本的国际法准则来说,所有宣战了的国家在法理上都应该是参战国。从这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战争双方宣战参战国家总数达34个国家,占全部国家总数的60%左右。没有参战的国家中,属于大国或传统强国范围的只有西班牙,荷兰勉强也可算,除南美外,可以算作中等国家的只有伊朗,其他都是几乎与世隔绝的内陆小国。可见,世界各地的主要国家基本都参与了战争。从国际法而言,这是完全的世界大战。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妻子,在塞尔维亚被当地激进组织黑手社成员加夫里洛·普林齐普刺杀,由此引起蝴蝶效应,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似乎十分可笑。但战争爆发不等于战争扩大,就军事技术而言,当时已经有了将战争向全世界延伸扩大的基础,比如,由于潜艇的使用,从而有了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海军战术,从而将海战向广阔海域延伸,成为美国不得不参战的重要动因,也使得作战各方需要将尽可能多的海岸国家拉入战争漩涡,到处建立和争夺海军军事基地。
最关键是当时军事思想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变化,已经有了以总动员为特点的初步的总体战思想,因此,一个国家一当卷入战争,就试图通过举国动员形成超过对方的军力,结果,彼此不得不进行竞争,拼命动员国力。仅仅动员自己国家的国力还不够,还要动员外交力量,建立自己的国际同盟,这样,各方就努力将其他国家拖进战争,雪球越滚越大,最后把整个世界滚了进去。由军事思想连带的外交总动员,是造成世界大战的致命因素。
这当中各个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而竭力斗智。比如以中国来说,日本为了抢夺青岛,就通过外交努力恐吓中国袁世凯政府,想尽办法阻止中国参战。当日本占领青岛并巩固了在山东半岛的势力之后,就不再阻碍中国段祺瑞政府参战了,甚至借钱给中国增强军力,与中国组建联军进入白俄控制的海参崴,而中国段祺瑞政府又凭借所组建的装备焕然一新的军队,乘机进一步夺回了由白俄和日本控制的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