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princeegypt 原文地址:all-that-is-interesting.com
源:Wikipedia
1.DNA
源:Blogspot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是在些许LSD致幻剂[1]作用下完成其研究的。这已然不是什么秘密。诺贝尔奖获得者及遗传学研究的先驱人物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3]曾对其他科学家同行承认,他喜欢用小剂量的LSD致幻剂来增加才智,在发现DNA时也服用过这种药物。从个人经历看,克里克是在参阅过奥尔德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2]对于LSD致幻剂及其它药物的实验记录后得到了启发。在六十年代,他甚至还是一个致力于实现大麻合法化的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2.聚合酶链锁反应(PCR)[4]
源:Edge
继克里克以后,凯利•班克斯•穆利斯(Kary Banks Mullis)博士在发现深入检测DNA的方法时也同样借助了LSD致幻剂。在1993年,穆利斯博士因发明了PCR(聚合酶链锁式反应:一种实现更简便的DNA分离和检测的技术)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穆利斯博士将自已的成就归功于LSD致幻剂,他说:“如果没有服用LSD致幻剂,我还会研究出PCR吗?我非常怀疑。在研究DNA分子时,我也许会眼睁睁看着这些聚合物溜走。在一定程度上,我的发现要归功于致幻药物。”
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源:Muse Magazine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潜意识理论和精神分析学理论的奠基人。在忙碌于阐释一些精神性问题源于母乳喂养的缺失之余,这位赫赫有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其实也是位酷爱可卡因(又称:古柯碱)的瘾君子。当弗洛伊德撰写其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论文时,其癖嗜或许略有减轻。然而,弗洛伊德对潜意识及性的假想与研究都可能与滥用可卡因有很大关系。他甚至曾在1884年出版过一篇名为《论古柯》的论文。文中,他极力推崇可卡因治愈多种身心疫病的功效。
4.可口可乐
源:American
Sweets
正如其名,1886年夏诞生的可乐与可卡因关系密切。同弗洛伊德一样,这位创造出风靡全球的汽水的药剂师约翰•彭伯顿(John Pemberton)也热衷于鼓吹可卡因的神奇疗效。他称古柯叶子为万灵丹,可治愈各种疾病,包括:抑郁症和吗啡瘾。由于可口可乐含有古柯叶提取物(Coca Leaf)和可乐果[5](Kola Nuts,因富含咖啡因闻名),彭伯顿的薄记员就提议称这种饮料为“Coca-Cola”。于是后来就有了我们熟悉的可口可乐红白标志。
源:TJ Changke
5.摩西十诫
源:The Church Of
Latter Day Saints
关于这点其实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是:传授十诫福音时的摩西受到了一种神奇蘑菇的影响。在西奈山顶与上帝会面?告知人们上帝传授于他的智慧?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本尼•香农(Benny Shanon)认为,这种场景正是典型的由药物导致幻觉的情况。这种致幻物质在西奈山顶很容易找到,而且在圣经时代被希伯来人广泛食用。
译注:
[1]LSD(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又称D-麦角酸二乙胺,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LSD能造成使用者6到12小时的感官、感觉、记忆和自我意识的强烈化与变化,可作化学武器使用。纯净的LSD是一种无色、无气味,味微苦的固体。在英国、美国、澳洲、新西兰和大部分欧洲国家,这药物都是非法的;
[2]奥尔德斯•伦纳德•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1894-1963,英格兰作家,著名的赫胥黎家族最杰出的成员之一。赫胥黎是一位人文主义者,但是在晚年也对通灵题目如超心理学和哲学和神秘主义感兴趣。代表作《美丽新世界》、《岛》、《针锋相对》等;
[3]弗朗西斯•哈利•康普顿•克里克(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1916-2004,英国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及神经科学家。他最重要的成就是1953年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与詹姆斯•沃森共同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二人也因此与莫里斯•威尔金斯共同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4]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锁反应,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在医学和生物学的实验室,例如用于判断检体中是否会表现某遗传疾病的图谱、传染病的诊断、基因复制,以及亲子鉴定;
[5]可乐果(Cola):原产于非洲热带雨林的锦葵科植物。可乐果含有咖啡因,味道是苦的。由于可乐果还含有大量的致癌物──亚硝基化合物,为了避免引发癌症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为了降低成本,可乐公司于1955年停止使用可乐果,改以人工香料及咖啡因萃取物来取代。可乐果可以治疗百日咳及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