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我最喜欢未落魄时的王熙凤,其次是探春,所以此时且为探春发发言。
探春与赵姨娘的关系并非一言可以说得清,她当然不喜自己的庶出身份,但若说她一点向母之心也没有,那可真是冤枉了探春——明里她不敢也不能,暗中的维护,探春做得一点不少。
请看,薛姨妈来了以后,贾母托薛姨妈进园子,照看宝玉他们姐妹时,薛姨妈想住在哪里时,考虑到了探春的处住。本来,探春那里房屋宽敞——但赵姨娘与贾环常去,所以不方便,于是,放弃了探春那里。
这里要注意“常去”:探春、贾环、赵姨娘三人在私下里的来往是非常密切的,她们有情,只是在私下里露。而薛姨妈是王夫人的妹妹,她代表的是正室的利益,她去了,探春怎么还好与自己的母亲、弟弟来往?这自然是不方便的。
书中还有一处:宝黛在一起聊天,赵姨娘进来问候——“黛玉便知赵姨娘是自探春处来,顺便的人情”。当时,正值冬日,而赵姨娘依然常去大观园中看望探春,连黛玉这等不爱问俗事之人都明白,园中其他人自然更是皆知。
但赵姨娘并没有因为与探春常接触,而变得与女儿有所相似起来——相反,她可以说是红楼梦里唯一一个彻底的丑角:对她来说,侮辱多半来自于不自重。按理来说,她来贾家诞下一子一女,已是莫大功劳——但她所做的,只是将这份功劳变成了邀功的资本。
赵姨娘人之为人不尊,有很多描写,但最让人惊掉下巴的,是她因蔷薇硝一事与芳官打架——芳官多大?赵姨娘多大?芳官是何人?一个买来的戏子被留在了贾府当丫鬟,赵姨娘之无见识彻底体现在这上面:她再不济也是贾政的小妾,是半个主子,竟然与小丫鬟拉扯得不成样子。
有心人士可找出此处原文来看:当时,尤氏、李纨、探春三人一同来到,而在询问赵姨娘发生何事后,“尤李两个不答言,只喝禁他四人。”她们为何不答言?一方面是因为看不起赵姨娘之为人,二来也是因探春在场——这件事情怎么看,都是赵姨娘自己作践自己,怎么好批芳官一伙人?但直接批赵姨娘,就相当于给探春难堪。
此时,我们应留意探春之言:“这是什么大事,姨娘太肯动气了。我正有一句话,要请姨娘商议,怪道丫头们说不知在那里,原来在这里生气呢。姨娘快同我来。”她哪里有什么话要与赵姨娘商议?只是将母亲拉离那个不堪的借口罢了。
此时,尤氏李纨才接话,让姨娘到厅上来——探春接下来说的,是劝赵姨娘自己要当自己是主子,不可自掉身价、惹人笑话。此时,赵姨娘“闭口无言,只得回房去了”。
接下来,探春的话才是重点,她是在怪赵姨娘,但请听她所怪之言:“耳朵又软,心里又没有算计,这又是那起没脸面的奴才们调唆的,作弄出个呆人,替他们出气”——这哪里是看不起赵姨娘?这明明是一个女儿在为母亲开脱:她耳朵软,没算计,是个呆人,容易受人挑拨。
母亲受辱,探春“越想越气”,因而命人:“查是谁调唆的!”此时,她刚刚上任贾府管家,若看不起赵姨娘,只需要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即可,但她非要“查”,为何而查?为赵姨娘的不尊找出理由——她是因人挑唆才出了此事的,那挑唆之人才是最该被谴责的!
这是她维护母亲的方式,她如此公开地在有了一点权力以后便表态,其实是在暗示别人:再挑唆“呆人”赵姨娘惹事,其实就是在和她过不去。
探春的确一直在强调她是贾家的三小姐,是主子,与赵姨娘没有关系,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她对赵姨娘其实一直在尽力维护。所以,平儿在处理彩云玫瑰露一事时,才会考虑到害怕牵出赵姨娘,惹三姑娘生气,伤了三姑娘的体面,于是,让宝玉瞒了此事——若探春真是与赵姨娘毫无感情,若非探春维护之心人皆知,平儿宝玉如何肯替赵姨娘遮掩,送这样大的人情?
探春为何不敢也不愿明白地挑明赵姨娘是自己的母亲?原因非常简单,她要在大观园生存下来,就必须要得王夫人的庇护。
王夫人何人?
表面看,她天天念佛,为人慈爱,但请细看:她出身四大家庭,年轻时,刘姥姥言她:“他们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与此时的王熙凤何其相似——你看,她逼死金钏儿、整治晴雯时,手段何其老练、何其毒辣——有这样的夫人在,庶出的探春若不表现得“忠心”些,能有好日子过吗?
引发“探春无情、对生身之母过于残忍”言论的,的确是“辱亲女愚妾争闲气”一回,但大家莫要忘记,在这种场合中,利益之争往往表现得最为明显,这是大场合,耳目众多、人多嘴杂,同时也是自己管家、立威之时,——探春何等精明,有亲有爱也不可能表现在这种时候,更何况是赵姨娘又一次自己寻事。
赵姨娘跑去哭闹,探春开口问的便是:“姨娘这话说谁,我竟不解。谁踩姨娘的头?说出来我替姨娘出气。”——她为何说“我替姨娘出气”?她在刻意地回避——故意地装不明白,并希望以这句话来使赵姨娘明白过来:女儿是向着你的,但这不是好时候,你更不能故意让我难办!
可惜赵姨娘天生愚蠢,自然不解其中之意——她最愚昧的地方就在于,她不明白“上下尊卑”的具体区别,她期望自己“母依子(女)”贵,但她又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做,因此,每一次想要显示自己的身份,都是在拉下自己的身份一点。
要知道,探春若在这场争吵中,承认她是自己的母亲,赵国基是自己的舅舅,就会自贬身价,暗示自己是奴婢中的一分子——三姑娘既使对赵姨娘有万分的眷顾,也只能私下、暗中关照,绝不可能名正言顺地表示,否则,置王夫人于何地?置祖宗宗法于何地?置自己于何地?
这才是探春为什么在这场争斗中表现得格外残酷的原因。
对于这段内容,我已不必再分析,前面已有朋友分析过,但值得肯定的是,因为母亲的过分愚蠢,探春也表现出了少见的强硬——这是必然的,那时刻,众目睽睽,再加上母亲咄咄相逼,走偏一分,三姑娘的尊严便不会在。所以,她在面对李纨的劝导时,才会竭力反抗,才会说愤怒之言:“这大嫂子也糊涂了!我拉扯谁?谁家姑娘们拉扯奴才了!他们的好歹,你们该知道,与我什么相干!”
她不卖人情多放几两给赵姨娘,固然是怕他人闲言,更怕被标为赵姨娘帮手,惹王夫人不满——“才自精明志自高”,这个精明的玫瑰花比谁都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自己的精明若被王夫人认为是威胁,那么,自己接下来在贾府立足便极难!更何况,“拉扯”之言出自于李李纨——李纨可是王夫人的长媳、贾家最著名的老实人,若李纨那句“姨娘别生气,也怨不得姑娘,她满心里要拉扯,口里怎么说得出来?传到了王夫人耳朵里,表慈内毒的王夫人会怎么想?
她极有可能会认为,探春表面上不理、看不起赵姨娘,但实际上是在“满心要拉扯”——这个拉扯在哪里拉扯?她只能想到对自己威胁最大的拉扯:是拉扯贾环代替宝玉,是拉扯赵姨娘在贾府树威。
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这关系到自己日后在贾府如何立足,探春自然要用尽全力去表白。
不容质疑的是,此时的探春的确表现出了一个女儿不应有的残忍。在台湾作家董挽华的批评中指出:
“我们真要替她惋惜,(在这场争吵中)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探春被私欲和自尊交织成的一张冷酷外衣给严密地捆缚住了——她不再是一个伶俐剔透的女儿了;若说她是一个政治家,此时她倒像个最冷酷刻薄的政治家。”
唉,我要叹一句:但,她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