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 @redhobor的观点,这一事件与中国关系不大,与欧美,特别是美国的关系最大。并且,这一次并不是突发事件,而是国际社会向瑞士银行业保密传统不断施压,不断挤牙膏的成果。
瑞士银行业以严格的保密制度著称。1934年瑞士的《银行保密法》规定,任何储户都可选择自己认为妥当安全的方式在瑞士的银行开户存款。储户被允许使用化名、代号或数字来代替真名实姓。不但开户存款时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而且取款或转账时银行也完全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章程办理,财产的真正拥有者可以做到永不露面。银行为储户绝对保密,银行职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泄露储户秘密(哪怕泄露给国家),若有违反,将被罚款5万瑞士法郎或蹲六年大牢。
对瑞士银行业系统的挤牙膏,早在二战结束的时候就开始了。由于中立国的地位,瑞士成为纳粹最主要的黄金储存和交易地点,有数据说当年纳粹帝国银行的90%黄金交易都通过瑞士银行体系进行,纳粹掠夺来的资产也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瑞士。1945年,为了巨额的纳粹财产,盟军总部开始向瑞士施压,但被瑞士抗住了,一直到冷战期间,瑞士也仅支付了大概6000万美金的财产。
挤牙膏的最初成果发生在1998年,这一年牙膏被挤了两下。一是瑞士《反洗钱法》生效,该法要求银行和中介机构有义务向政府报告可疑情况,知情不报将被认为是犯罪。这是对银行保密法的第一次突破。
1998年的牙膏还有瑞士向国际犹太组织达成的协议。犹太人是纳粹的主要受害者,二战期间,有大量犹太储户死于非命,其瑞士银行账户成为无人认领的死账。二战结束后,各犹太人组织不遗余力的向瑞士银行系统追讨犹太亡者的遗产,要求瑞士公布死账的户主姓名。终于,在1998年,瑞士几大主要银行与国际犹太组织达成赔偿协议,支付了12.5亿美元以了解司法诉讼,并在此后几年内陆续公布了数千个死账户的情况。
911发生后,为了打击恐怖组织的资金链,全世界又一次开始挤瑞士牙膏。由于有反恐这面大旗,且可能面临全世界的孤立和急红眼的美国的制裁,这次瑞士不敢扛了,痛快给出了一批涉恐组织和人员的账户。但美国仍觉得不够,不断通过明的(外交)暗的(间谍、黑客)手段持续追索。
2004年7月1日,一项规则在瑞士生效,该规则要求,凡通过瑞士银行匿名账户向国外汇款超过一定额度的客户,银行都必须公开其真实身份。这个规则,是FATF(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的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成果。这是瑞士首次打破匿名账户保密规则,也标志着瑞士银行业保密传统的坚冰真正开始了崩落。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瑞士再次成为众矢之的,一些财政拮据的西方大国纷纷向它施加强大压力,不但索要本国匿名存款人资料,而且还要求代为扣缴过去多年以及未来的应纳税款。例如,美国于2008年指控UBS帮助美国客户逃税,经过艰苦的马拉松谈判后,双方达成协议,UBS支付7.8亿美元了结诉讼,并将向美国提供四千多个涉嫌逃税的账户信息;2011年,瑞士与英国达成协议,由瑞士代扣英国客户的存款税;俄罗斯也与瑞士达成了公开俄罗斯人账户信息的相关协议。
本次瑞士签署的《税务信息自动交换声明》,是国际挤压膏行动的最新进展,但成果有限。首先,该声明只是一个宣言性质的文件,并不具有强制性;其次,要落实该声明,需要瑞士修改相关国内法,这可能会遇到阻力(2013年瑞士国会下院就否决了一项旨在规避银行保密法的法案);第三,尚无法得知瑞士将提供哪些信息,是仅有存款信息还是包括交易信息,是定期提供还是实时提供;最后,即便最终获得落实,该声明也仅限于税务部门征税使用。
至于对天朝的影响么,对反腐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盲目乐观。首先,如上所述,瑞士牙膏被挤了这么多次后,贪官们早就知道瑞士银行不再是保险箱,往往会通过他人代持账户或设立离岸公司或者干脆不在瑞士存;其次,上面说过,该声明仅适用于税务领域,不涉其他,而中瑞之间又尚未签署相关司法互助协议,很难直接获得贪腐官员在瑞士银行账户的信息。
— 完 —
本文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8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银行为什么要控制信用卡套现?
为什么银行鼓励大家多办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