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 专栏作家,江湖人称“马亲王”。
前日与朋友吃饭,这朋友官拜海关之镇,精研古代政府官僚行政管理制度。席间提及官僚制度典章,听得许多有趣掌故。聚会散了以后,意犹未尽,按他指点去翻史书,果然大有意思。
比如《魏书卷十四元丕传》里就记录了一则有趣的故事。简单来说,北魏冯太后与孝文帝拓跋宏召集众卿开会,因为这一年北魏遭遇了一次执政危机:京师大旱,粮食产量不够,涌现出了许多饥民。在那个时代,政府虽然也负有救济之责,但动员能力很弱,尤其是当各地公共积储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唯一能做的,只有让这些饥荒之民变成流民,离开灾区,前往附近区域自己找活路。
按照普通人的理解,这事很简单——皇帝或者太后大手一挥,下份诏书,然后关卡城门打开,大批灾民叩谢皇恩,然后蜂拥而出,完了。
真实情况,可没那么简单。
冯太后之所以要把群臣都召集到皇信堂商议,就是因为她在这件事上碰到了一个棘手的行政流程问题——你没听错,行政流程问题,一个关于“过所”的流程问题。
那时候的人们出行,需要持有“过所”。“过所”这种东西,可以理解为一种民用的通行证或者护照。“过所”上会写清楚持有者的姓名、籍贯、相貌、携带物资以及行动路线,每过一关一城,都要查验盖章,走偏了都不行。没有这东西,一个普通人想出门是寸步难行。
历代朝廷都希望老百姓老老实实在原籍呆着,不鼓励他们到处乱跑,生怕出什么乱子。所以政府对“过所”的审核和发放都特别严格,必须是尚书省、都督府或州府一级的行政机构来颁发。拿现在的话说,你想出门申请护照,得去市政府或者军区去提交申请。
申请人提交材料的时候,要写明申请事由、随行人数、物品数量,一层层审核,一层层批准,经常还被驳回。唐玄奘想去印度取经,申请了三年都没申请下来“过所”,自己等不及,这才有了偷渡出国的举动。《西游记》里提到过一个细节,唐僧总带着一份通关文牒,每过一国都必须盖印,那其实就是“过所”。吴承恩为了给唐僧一个官派出国的身份,只得在书里给他杜撰出一本公派护照。所以武侠小说里那些古代大侠动辄行走江湖,现实中那是不可能的,早被打死了。
了解“过所”的意义和它在行政上的流程,我们大概就能明白冯太后到底在为难什么了。
按照法律规定,这些流民要去外地,必须要申请“过所”。但官方申请流程太长,恐怕没等“过所”颁发下来,那些老百姓饿死的饿死,造反的造反。
可若是关卡打开,任由他们来回流动,又会造成治安隐患。变成流民的百姓,将不再被任何人包括朝廷所掌握,他们的行踪和举动都无法预测,更不知道会爆发出什么样的事情来。对于统治者来说,这个风险太高了。
如果是乱世或者一个有个性的统治者,这根本不算事儿,赶紧让人有地方吃饭是正经,啥过所不过所的,就免了吧。但对一个成熟的官僚体系来说,对流程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巧妙地运用规则,但不能把整个规则抛开。
拓跋丕给了一个列宁式的解决办法,星期天义务劳动。他说诸曹以下、大夫以上的高级官员们,一个人带两个吏员,加班加点地给饥民们办理“过所”,办完拉倒。
他的建议得到了冯太后和孝文帝的赞同,于是政府部门一群养尊处优的官员得了命令,乱轰轰地跑到京师各处关卡,现场办公,临时增开几十个加急窗口,一个个趴在桌子上挥汗如雨手不停笔地给熙熙攘攘的饥民办“过所签证”。一共持续了四天时间,总算是给流民们人手一本“过所”,高高兴兴离开京师,而那些腰酸背疼的官员,也如释重负。
于是,这一次危机,就以这样一种略带黑色幽默的方式得到了解决。如果《是大臣》里的汉弗莱爵士听到这个故事,一定会赞赏不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