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我得找几本书查查,废了一定时间。

请历史考究狂退让,我只能发点简史,细节请自行查阅补脑

世界纪录片的发展大概经历了如下几个时期:

  1. 原始时期
  2. 草创时期
  3. 影响社会的发展时期
  4. 变革历史记录时期
  5. 关注人类自身时期

原始时期

世界纪录片发展有哪几个重要阶段?插图

卢米埃尔兄弟

1894年,卢米埃尔兄弟总结前人经验,加上自己的一些创新,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较完善的、灵活轻便的手提工“活动影戏机”,这是一种既能摄影又能放映和洗印的机器。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地下室手“印度沙龙”内,第一次公开售票向公众公映了他们用纪实手法拍摄的第一批无声电影。其中有《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拆墙》、《里昂贝尔库广场》、《火车进站》、《婴儿的午餐》等12部,每部只有一分钟。可想而知,那会观众第一次看到火车冲着自己开过来是个什么滋味……他们还不像现代人那样能大概分辨拟态和现实……

世界纪录片发展有哪几个重要阶段?插图1

《火车进站》截图
火车进站

在此之后,因为拍摄手法和拍摄重点的不同,影片的创作逐渐分为了两种。

一种以卢米埃尔兄弟为代表,主要在现实中去捕捉生活现象,银幕上展现的就是人们身边的琐事;一种以梅里埃为代表,主要记载舞台上已经加工的虚构的生活图画。沿着这两种创作方式,发展成后来的纪录片和故事片两个片种。

卢米埃尔兄弟研制的摄影机集摄影、现像、放映于一体,重量只有15公斤,所以他们可以雇佣摄影师去全球各地拍摄。这些摄影师常常一个人寄宿在当地旅馆,在当地拍摄完片子,洗印完成后,又在当地播放,而且经常都是一个长镜头一镜到底。于是这些创作者们在西班牙放映《斗牛士的归来》,在俄国放映《沙皇的加冕典礼》,在澳大利亚放映《赛马》……

就跟今天各电视台的生活频道类似,报道本地平民百姓的生活,收视率还高……

但在1907年之后纪录片越来越少,反之故事片越来越引起观众的注意,数量越来越多……

草创时期

从诞生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个时期被称为纪录片的草创时期。

这个时期纪录片的创作有两个不得不提的人物。这两位大师分别是美国的罗伯特·J·弗拉哈迪,另一位是前苏联的济卡·韦尔托夫。

世界纪录片发展有哪几个重要阶段?插图2

罗伯特·J·弗拉哈迪(1884-1951)

美国人弗拉哈迪的老爸是个采矿工程师,于是乎子承父业,1910年在他26岁的时候,受雇成为一名地质勘探员。1913年这哥们接了一个需要用到摄影机的勘探任务,这是他第一次接触摄影机,也是改变他一生的契机。学了三周电影摄影后,弗拉哈迪在1914年和1915年两次勘探中,拍摄了若干小时加拿大北部爱斯基摩人生活的影像。

不过真心是天若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必先……1916年这哥们整理胶片素材时一不注意抽了根烟,一不注意又把香烟整掉了……后果就是:三万英尺胶片全毁,外带弗拉哈迪本人大面积烧伤。

但是我们的主人公不会因此消沉了,不然怎么成为大师。

1920年,躲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弗拉哈迪烧伤也好的差不多了。凭着自己强烈的兴趣,在他人资助下,弗拉哈迪再次造访爱斯基摩人的地区。

这一次,弗拉哈迪选了一个名为纳努克的爱斯基摩人作为拍摄对象。纳努克是个优秀的猎人,在拍摄中,他不仅是弗拉哈迪的拍摄对象,也在寒冷的极地作为弗拉哈迪的助手。弗拉哈迪每拍完一组镜头,就会洗印出来和纳努克一起看一遍,如果不满意,觉得可以做的更好,他们就会重新选取角度再来一遍。

1921年的冬天,《北方的纳努克》,这部后来保持数十年影响力的纪录电影,在弗拉哈迪的剪辑机上完成了。

世界纪录片发展有哪几个重要阶段?插图3

《北方的纳努克》海报

北方的纳努克

这部片子中,弗拉哈迪运用纪实的拍摄手法,结合故事片的叙事原理,既保持了戏剧性场面的力量,又将其与真情实景融为一体,改变了观众的观赏习惯,使每一位电影观众如同他这位地质勘探队员般地在荧幕前历险。但是这部片子一部分镜头属于所谓的“摆拍”,换句话说,是经过弗拉哈迪本人精心设计过的。例如拍摄期间,因为没有照明,纳努克一家居住的冰屋在拍摄时被迫削去一半,拍摄只能在露天状态下进行,纳努克一家在冰天雪地的刺骨寒风里表演起床……

即便如此,那个年代影棚拍摄、演员表演的故事片在《北方的纳努克》面前黯然失色。当时《纽约时报》评论员说:“与这部影片相比,普通的故事片,即所谓的‘戏剧性的’影片则像印在赛璐珞上的东西一样,显得浅薄而空洞。”

即使在30年后的曼海姆电影节上,来自世界各国的纪录电影工作者评选优秀纪录片时,《北方的纳努克》依然风光依旧,榜上有名。

下面把机位切到另一位大师,前苏联的济卡·韦尔托夫。

世界纪录片发展有哪几个重要阶段?插图4

济卡·韦尔托夫(1896-1954)

济卡·韦尔托夫,也被译作吉加·维尔托夫。他1896年1月12日生于波兰比亚利斯托克,1954年2月12日卒于前苏联首都莫斯科,原名为杰尼斯·阿尔卡基耶维奇·考夫曼。

(慷慨激昂地)韦尔托夫同志(注:此同志非彼同志)是伟大的苏联文化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当然是在斯大林上台之前……

为啥是斯大林之前,这还得从十月革命讲起。

韦尔托夫同志最早是学医的,还是个未来派的作曲家(好吧……作曲家),我个人觉得这类同志都是富有情怀和浪漫主义的。

也许就是这种才气吧,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二十岁刚刚出头的韦尔托夫同志成为了莫斯科电影委员会的成员,担任了新闻片《电影周报》的主编。这时刚刚成立的红色政权面临着内忧外患,封锁、饥荒、混乱……韦尔托夫同志运用苏联各地送来的胶片素材,编辑成电影新闻片,再将它们通过“鼓动列车”、“鼓动船”送到前线、村庄,举办电影放映会,鼓舞士气,团结人民。

这些电影惊动了伟大的列宁同志,这位十月革命的领袖感到了电影的重要作用,列宁同志指出:“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列宁同志同时还强调:“电影必须从新闻电影做起。”

在领袖的最高指示下,著名的济卡·韦尔托夫三人制作小组(济卡本人,济卡他老婆,济卡他亲兄弟)诞生了,这个小组制作的电影有个共同的名称:“电影真理报”。

1922年战乱平息后,西方的故事片大批出现在苏联的电影海报上,韦尔托夫同志对这些虚构的电影很是反感,觉得它们是生活廉价的替代品,和宗教一样都是麻痹人民的鸦片。韦尔托夫同志认为,苏维埃电影的人物是记录社会主义的现实;在戏剧的基础上发展电影是令人不能容忍的蠢事。

他要求他的电影摄制人员“到生活中去”,他们应该成为“观察的匠人——眼睛所看得到的生活的组织者”;戏剧性事件就出现在平凡的生活之中。

……我是电影眼睛,我是机械眼睛。作为机器,我把只有我才能看到的世界展现在你的眼前。
但是在银幕上只映出一些真实的片段和真实的分隔的镜头是不够的。这些画面要在一个主题下贯穿起来,并使其整体也成为真实的。

———(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张德魁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第56页)

看到没,其实我觉得韦尔托夫同志才是一个真正的纪录片原教旨主义者。他从不征求被摄人的同意,经常是躲在一个隐蔽的角落里,把市场、工厂、学校、酒店和大街上的活动给偷拍下来。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时代,摄影师和导演无需刻意安排和无尽的摆拍,就能在生活中发现无穷无尽的内容。

摄影机成了时代的见证和生活的眼睛,与此同时,一个新的术语“电影眼睛”逐渐酝酿成型。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人委员会”的规模扩充了,有了更多的支持者,这时,“电影眼睛人小组”(Kinoki team)成立了。1923年7月,韦尔托夫发表了他著名的宣言《电影眼睛人:一场革命》。

韦尔托夫提出“电影眼睛”就是“眼睛加电影家”、“我观察”加“我思考”的创作观念,主张电影摄影机是“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的“眼睛”,反对叙事性电影,反对人为搬演,排斥演员、化装、布景、照明和摄影棚中的艺术加工,认为可以通过蒙太奇技巧重新组织自然形态的实拍镜头,从而在意识形态的高度上表现“客观世界的实质”。

韦尔托夫的《关于列宁的三支歌》和《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等作品在国内外反响强烈,韦尔托夫使得苏联电影突然震惊了世界!

《关于列宁的三支歌》
2013-02-22奥斯卡纪录典藏 关于列宁的三支歌-20130222奥斯卡纪录典藏

不过好景不长。

斯大林上台后,严格要求详细的剧本,而且剧本必须符合国家目标,否则将得不到拍摄许可以及资金支持。

而这一切与韦尔托夫对于纪录片的理解和操作程序相背离。韦尔托夫觉得,纪录片的作者不可能预见和保证现实生活中将会发生什么,又有哪些发生了的事情会被记录下来。

韦尔托夫纪录电影的巅峰时期画上了休止符。他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虽然一直坚持工作在剪辑台旁,却再也没能重现往日的辉煌。

1954年2月12日,济卡·韦尔托夫在前苏联首都莫斯科去世。

(知乎小编你太坏了……未完待续)

文字资料主要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张雅欣老师的专业书《中外纪录片比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9月第一版)文中时间跨度有改动(例如1999年出版时原文的70年到如今已经将近90年,感叹世事沧桑)

另有一些文字资料来自互联网和其他一些专业书籍。

人物事件图片资料来自百度图片搜索,如有版权问题请私信我,瞬间拿掉

— 完 —

本文作者:Warsniper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延伸阅读:
纪实片和纪录片有哪些区别?
有哪些优秀的国产纪录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