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严重剧透 

——————

——————

《归来》:人性的,太人性的插图

《归来》再一次反映出,在如今的环境中,要讲述中国当代史是多么困难。

《归来》故事开始时,劳改犯陆焉识逃出来,要见冯婉喻。而他们的女儿丹丹,因为陆焉识逃跑而未能如愿出演“吴清华”,所以心中怀恨,告发了陆焉识。

三年之后,文革结束——这是电影字幕——陆焉识回家,却发现妻子罹患心因性失忆症,忘了陆焉识。而女儿丹丹,也对陆焉识态度冷漠,甚至不愿意叫爸爸。陆焉识开始想方设法恢复冯婉喻的记忆,在这一过程中,他和女儿也谈心最终和解。

陆焉识以读信为名,想方设法照顾冯婉喻,而最终,冯婉喻并没能恢复记忆,依旧在“五号”前往火车站,等待陆焉识归来,月复一月,从八零年代,直到九零年代。

不过,在大年夜,冯婉喻提着饺子,来看望生病的“读信的人”,实际上说明,作为“读信的人”的陆焉识,已经成为半个家人了。

陆焉识和冯婉喻,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对彼此的爱情、守候。冯婉喻在等陆焉识归来,而陆焉识,也在等待冯婉喻归来。

电影写的是爱情,而且是特殊时代之后的爱情,并借助这爱情,反映时代留下的伤痕。在中国,文革依旧是禁忌,《归来》上映,似乎意味着这禁忌的松动。

开场时,丹丹在跳样板戏《红色娘子军》,而后被某个负责人叫过去,由此进入故事。开场的舞蹈持续大概一分钟,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欢迎来到文革年代。

但是,这个时间节点却有问题。之后影片字幕表明,三年之后,文革结束,此时当为 1973 年。但那时因为林彪失败,《大海航行靠舵手》这首歌已然不再流行,可在电影之后的汇报演出里,台上台下挥舞着红宝书,高声齐唱这首歌。

不过,上面那 1973 年的推测也未必准确。就在那字幕之后,紧接着陆焉识便出现,而日历上则是 1978 年。

除去文革,最后一场戏里,已然到了九十年代,但十年巨变,火车站、邻里街道,似乎一点儿也没变。

类似的时间错位,大多是细节,不影响整个故事。但正是这种不影响,也暗示了一个问题:电影中的时代,并非我们熟悉的那个时代,而是一个模糊的、不确切的时代。只不过,电影中的时代,与我们的时代很相似,可若真的对应历史,总有些方枘圆凿。

电影改编自《陆犯焉识》最后一部分,即陆焉识平反,回到上海,当然也做了大量调整。但有一个调整比较隐蔽,而且并非故事的调整。即故事地点不再是上海,而是某个北方城市,某个除了是北方之外再无其他特色的城市。馒头、过年饺子、冬天大雪,都在塑造着一个毫无个性的北方城市。这并非张艺谋第一次把南方换成北方,但上次是为了增强影片特色,这次反而是减弱模糊了其中的个性。

因为《归来》电影,是一个封闭的世界,一个力图割裂与现实联系的世界。

要构造一个世界,也需要背景。而这里面的时空只不过是背景而已。《归来》中反映出的文革,是一个空洞的文革。除去我们熟悉的文革符号,几乎毫无拓展。开场时的样板戏、红色娘子军“吴清华”、一些耳熟能详的文革用语,这些搭了一个文革的架子,看起来很完整,但内里空空如也。

不但时空,《归来》中人物也是空架子,只不过有陈道明和巩俐的表演支撑起来。这里先提一笔张慧雯,当她见到逃跑回来的父亲,靠着门,有一个特写:“眼珠一转,下定了决心”。这九个字好像明明白白地砸给观众一样。张慧雯的表演显得不真实,自然是功底不够,而又理念先行,总想着表现出某种思想感情。

陈道明和巩俐的表现充满细节,眼神、表情异常丰富,成功诠释了人物内心。可回到人物本身,如何看待陆焉识和冯婉喻这两个角色呢?

陆焉识,“老右派”、“教授”、“会法语”、“弹钢琴”、深爱妻子。

冯婉喻,老师,深爱丈夫。

单以电影来看,我们只能总结这么多。甚至即使这么多,我们也能发现不妥。陆焉识、冯婉喻二人二十年没见,也就是陆焉识应该是 1958 年前后反右运动时被抓,此时丹丹三岁。由此倒推,陆焉识大概 1954 年结婚,那么应当是 1930 到 1935 年出生,换言之,他二十多岁时,刚接受完大学教育,便成了新中国的教授。

基于电影的合理推论,再次出现了别扭的结果。但故事依旧讲得通,因为这一些都不重要,时代背景、人物背景,亦或是时代缺乏特征,人物缺乏个性,都不影响故事。他们只不过是故事推进的工具而已。

因为这里是封闭的故事世界。这里不是《陆犯焉识》,更不是我们熟悉的现实。

这个世界依靠自身逻辑来运作,其他都不过是点缀。这逻辑的基础不是人的理性判断,而是感情。

陆焉识和冯婉喻相爱,但这爱是一个预设公理,是整个影片的逻辑前提,不能质疑。而事实上,他们二人所有的身份背景,都只跟这“爱”有关。陆焉识寥寥几个身份,几乎都没有进一步阐释。他回来之后,李主任说要落实政策,让他回学校继续教书,然而他拒绝了。但是我们不禁要怀疑,陆焉识没有工作,丹丹不过是普通的国企工人,冯婉喻患病无法工作,他们能够维持生活吗?

但这不重要,就好像冯婉喻再也没注意到信纸的问题一样。它强行让你接受一个又一个前提,并以此出发来推动剧情。它避开了现实中不得不谈的问题,让钢琴声一次又一次响起,只留下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和晶莹剔透的世界。

人的感情调动起来,便会进入电影的世界中,而跟着电影的逻辑前行,其他的用符号来替代就行,你是α,我是β,而其他的人统称为γ便好。

通过标志性符号来提示时代,而不是直接展现时代在人身上的痕迹,这大概是最俭省也是最安全的方式。而这符号又得是观众惯见熟闻的,不能隐晦,否则情绪便会分散。于是电影一开场,一段芭蕾舞,而后说要定“吴清华”——其后还特意提点,吴清华就是样板戏《红色娘子军》里的吴清华。简单的过场戏,提醒大家,这里是文革。 电影里提起,陆焉识让丹丹学跳舞,但冯婉喻想让她成为科学家——实际上,小说里丹丹(丹钰)就是科学家。只不过科学家不是时代符号,哪里比得上一身红衣的红色娘子军来得显眼。

电影里自然有对文革和政治的批判,比如女儿因为“吴清华”这一角色出卖父亲,比如李主任说“相信组织”。但这些,都在我们意料之中,给一个斜坡,我们自己的思路就能顺着一路溜下来,毫无阻碍。这种事情,这些话语只不过是陈词滥调,批判要有力量,而这力量无法从腐烂的故事里找到。甚至,当我们拿起枪,正在瞄准的时候,靶子旁边悄悄竖起了一个假靶子。砰!正中红心,我们欢呼,可真正的靶子,依旧毫发无伤,嘴角挂着笑容看着我们庆祝。

电影展示了时代,但它展示的,是那个封闭世界里的时代。整个时代与历史,只不过是“爱情”的注脚与布景。电影收缩着自己的世界,力图不让外界任何杂质侵染进来。小说里,陆焉识的大西北经历是重要的一部分,电影里则简化为几句话和几封信,而信里也充满着“春天”。张艺谋小心翼翼地避开了那个特殊的时代,在《归来》的世界里,一切都围绕着陆、冯二人在转,一切都是他们起承转合的工具而已,这是一个精心构建的感人的故事,但可惜,缺乏震撼人的力量。可是你在说文革呀,你在说八十年代呀,怎么能把整个时代都缩小进大喇叭里的几句口号呢。《归来》一边利用历史在讲着故事,一边又小心翼翼地回避着历史,只不过从真的历史里取下几块砖瓦而已——都是砖瓦,被精心摆放好了位置。

通过概念,通过符号,来构建一个背景,那么这个背景没有生命。虽然里面出现了一些政治话语,但也不过是点到为止,并非真的便有了自己的生命。文革时期的罪恶,因为我们知道,所以在电影中我们能看到,能感受到,正如我们知道方师傅侵犯过冯婉喻一样。但是,电影不敢正面处理这个时代,方师傅也一直没有出现。它们都被叙事技巧,轻巧地带过。电影里某些政治场景,看起来也很像陷阱,我说了政治,我便表达了政治,我甚至伤害了它——电影想让观众如此认为。可这些不过是虚招,真的政治,依旧严严实实,毫发无伤,躲在这个精致世界的背后。

这是一部人性的电影,但太人性了,甚至力图躲在人性后面,逃脱历史的追捕。

而历史带来的生命,充满着蓬蓬的野性,没人能够操纵。

——————

本文同刊登于「知影」微信公众号。

到微博上找知影: 微博注册

关注微信公众号:zhimovie,我们一起来聊电影。

———————————————

发自知乎专栏「知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