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水平的角度来看,人脸是唯一不需要用户主动配合就可以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他生物特征的采集过程,如指纹、掌纹、虹膜、静脉、视网膜,都需要以用户的主动配合为前提,即如用户拒绝采集,无法获得高质量的特征信息。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看,通过人脸识别身份,符合人的视觉识别经验,容易被使用者接受。如人们在采集指纹和虹膜时,会担心隐私泄漏,但是每天被街头的几百台监控摄像机拍摄,却不感到被侵犯,因为人脸天生就暴露在外,被认为是识别身份的天然特征。
由于以上两点,人脸识别技术的风险很容易被忽略。
与指纹、虹膜等生物特征不同,人脸一般不用于具体身份的识别,而是用于嫌犯的鉴别。在出入境口岸、机场、车站、赌场等场所,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在用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用户的人脸图像与嫌犯列表的人脸图像做比对。借助密布于街头的监控摄像机,人脸识别技术可以24小时蹲守、盯梢、跟踪目标,不知疲倦,不眠不休。显然,嫌犯列表可以被置换成任何列表,如用于维护公共安全以外的非正当目的,技术上没有任何难度。
在集权国家,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成为 Big Brother 最得力的监视工具,就像《魔戒》中的 “索伦之眼”,无论天涯海角,白天黑夜,永远注视着你,不会有片刻眨动。
— 完 —
本文作者:宫生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3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Google 要退出人脸识别技术研究吗?
语音识别的技术原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