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sibyl玥 原文地址:thedailybeast.com
从沃尔特·惠特曼1(Walt Whitman)到占领华尔街2(Occupy Wall Street),一本新文集不仅展示了说教和伟大作品之间的联系,还表明了伟大的新闻学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历史悠久。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新新闻主义3”(New Journalism),然而对于每一个新新闻主义而言,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实际上它绝不新颖。19世纪早期出现了一种新新闻主义,当时由于印刷成本日益低廉,工薪阶层得以以低价享用报纸,这种情况便促使了“便士报4”(penny press)的产生,而这被称作一种新新闻主义。紧接着,于同一世纪的晚些时候,英国评论家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使用新新闻主义这一术语来嘲讽通常所说的“黄色新闻5”(yellow
journalism)或新闻写作上的煽情主义6(sensationalism),使其得到广泛传播。二十世纪中期,汤姆·沃尔夫7(Tom Wolfe)向世界重新介绍了新新闻主义,但是我们现在通常称其所说的“新新闻主义”为“文学性新闻”。
然而,当代文学性新闻的起源可以追溯回十九世纪,且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推崇“煽情主义”的新闻写作者。与现在的小报记者不同,他们报道的实际上是真实重要的新闻故事,只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上层阶级认为其过于微贱而不能作为合适的新闻素材。“煽情主义”的新闻写作者们总是意图改革。英国报纸编辑威廉·T·斯特德(William T.Stead)便是这些早期致力变革的新新闻记者中的一员,他喜欢将说教贯穿于新闻故事的描述中,并且经常在一篇文章中同时采用这两种写作方式。
我从未听说过威廉·T·斯特德,直到我在杰夫·沙莱特( Jeff Sharlet)关于宗教文学新闻的新文集《光芒四射的真相:关于美国信仰的重要新闻电讯、报道、自白书以及其他随笔》(Radiant Truths: Essential Dispatches, Reports, Confessions, &
Other Essays on American Belief)里偶然读到了他的作品《美琪·达令》(Maggie Darling)才知道了他的大名。这部作品揭露了19世纪90 年代芝加哥的卖淫行业。在对那些不欢迎罪人进入教堂的基督徒们的伪善面目进行了一番说教之后,斯特德叙述了美琪·达令悲惨的卖淫生活。在引言中,沙莱特鼓励读者为了更好地抓住故事的精髓而略过冗长的训诫,在读完了整本书后再回到这部分中来。如果你听从他的建议,你将会读到一篇即使放在现在出版也不显突兀的作品,然后对当代文学性新闻从19 世纪的新闻改革以来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本书引言中,沙莱特阐释了文学性新闻是一种“突变类型”,这种突变类型记载了“事实和艺术之间的冲突及我们对其的表现”。他接着阐明了文学性新闻的重要真理即“不论事实明显与否,都不可能完美地予以呈现”。他写道,这使得它“与美国宗教的主题最为契合”。斯特德的小说乃至说教都反映了这种突变类型的本质。沙莱特在这本文集中介绍了许多作者的作品,这些作者些名声显赫有些则鲜为人知,而斯特德的文章只是其中的一篇而已。
《光芒四射的真相:关于美国信仰的重要新闻电讯、报道、自白书以及其他散文》,杰夫·沙莱特(Jeff Sharlet)著,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价格30美元。
《光芒四射的真相》将这些文章收录于一本文集中,极具可读性,堪称一部重要之作。我知道人们在评价任何书籍时都会如此评论,但本书的确意义重大,尤其是考虑到美国文化中一对颇具影响的趋势时。其中一个较为宽泛的趋势是:尽管人们不愿相信,但美国的宗教身份其实是非常支离破碎的,并且其程度日益加重。换言之,宗教向来在美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过去的美国可能是在自欺欺人地说自己是“基督教国家”。然而,正如沙莱特和彼得·曼索(Peter Manseau)在其2004年出版的宗教游记《扼杀佛陀:异教圣经》(Killing the Buddha: A Heretic’s
Bible,《光芒四射的真相》有收录其节选)中提到的那样,仅从一个方面探讨美国宗教是十分荒谬的。
而另一趋势的范畴则相对狭小,它与网络时代新闻行业内的变化有关。十年前,似乎人人都断定网络新闻虽包罗万象却趋于短小肤浅。然而,多种迹象却表明事实恰恰相反。诚然,网络新闻并不乏简短流俗之作,但我们同样也看到在网上刊发颇具深度的文学性新闻文章正渐渐成为一种趋势。而且,与曾一度是此类文章专用发表平台的杂志相比,网络大大扩大了其受众范围。
与十九世纪的情形相似,正是新闻传播媒介的改变推动了这些趋势的产生。十九世纪,价格低廉的“便士报”带来了宗教与新闻业的变化,而现在则是无处不在的移动通讯设备促使了这些方面新趋势的产生。然而,通过沃尔特·惠特曼的文章,沙莱特将我们带回到了1863年。沙莱特认为沃尔特·惠特曼与梭罗(Thoreau,本文集介绍的第二位作者)共同塑造了“现代文学性新闻这一混合产物”。沙莱特文集中的文章完美地展现了书中一以贯之的写作方式。文章作者所处年代自十八世纪晚期至2011年,跨越了几个世纪,文章内容从惠特曼关于南北战争的报道到弗朗西尼·普罗斯(Francine Prose)关于“占领华尔街”的简讯。在惠特曼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一贯的写作风格:令人触目惊心的钱斯勒斯维尔战役8(battle of Chancellorsville)的场景再现中穿插着优美的风景描写。
正是惠特曼这种对细节的描述与关注将“文学性”融入了文学性新闻写作中。其他一些杰出文学性新闻作品包括马克·吐温的关于和基督教“狂热朝圣者”一起游览圣地9的讽刺文章、佐拉·尼尔·赫斯顿10(Zora Neale Hurston)对伏都教11仪式令人难忘的第一人称叙述、H·L·门肯12(H.L. Mencken)竭尽全力展现自我的作品、诺曼·梅勒13(Norman
Mailer)的《夜幕下的大军14》(The Armies of the Night)的精选集,以及我很喜欢的一篇最近发表的关于宗教的文学性新闻作品:约翰·耶利米·沙利文(John
Jeremiah Sullivan)的《在这磐石之上15》(Upon This Rock)。文章描述了作者参加一个名为“创世”的基督教音乐节的见闻。
一部优秀的文选应像一个发射台,能将读者的思想送往无数个不同的方向,而《光芒四射的真相》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它对我而言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我准备在这个秋天加入一个博士项目学习文学性新闻和宗教,而我几乎能在这本书的每一页里找到一个论文主题。但是即使是对那些还未对这一新兴文学种类产生兴趣的人们而言,《光芒四射的真相》仍有重大价值;沙莱特将这些作品按时间顺序编排,清晰地展示了美国几百年间宗教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虽然他在前言中的脚注中承认一些宗教和教派可能被忽视了,但是他的选集仍然描绘了一幅完整的画卷。
在介绍每一章时,沙莱特有时会对宏大作品的选段进行必要的补充, 但是他主要还是将每个作品按照文本的时间和重要性放进相关的章节。在介绍佐拉·尼尔·赫斯顿那超越现实、引人入胜的 “伏都教”文章时,沙莱特直接介绍了这本书的核心意图。他引用赫斯顿的话写道,我们通过“研究文学性新闻”来学习“如何从多角度看待事物”。根据圣保罗对信仰的著名定义,关注不为人所见的事物的痕迹确实是宗教的本质,但它同时也道出了这种介于事实与虚构之间、“融合了报道与故事、人种文化的呈现与神秘巫术的描绘”的新闻写作类型的本质。
从威廉·T·斯特德关注改革的新闻学,到梅勒的历史事件小说化,再到马修·蒂格(Matthew Teague)的对阿米什16群体的珍贵一瞥,文学性新闻学的魔力被运用于方方面面。《光芒四射的真相》云集了一些美国最为优秀的作家,他们可能家喻户晓,也可能籍籍无名。他们站在各自领域的顶峰,试图诠释那些难以解释的现象。而沙莱特则是一名优秀的向导,几乎在每个例子中都展示出其罗列的作家是如何向文学性新闻写作中那难以实现的目标逐步靠近的。这个目标就是—— “不论事实明显与否,都要将其完美呈现。”
译注:
1. 沃尔特·惠特曼:美国诗人、散文家、新闻工作者及人文主义者。他身处于超验主义与现实主义间的变革时期,著作兼并了二者的文风。
2. 占领华尔街:占领华尔街(或译占据华尔街)是加拿大反消费主义组织广告克星借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风,在纽约华尔街点燃的、由另类领袖参与的、用共识主动性社区来取代政商合一政府的、全球社会变革运动的星星之火。
3. 新新闻主义:一译新吉纳主义,是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新新闻主义报道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不遗余力的刻画细节。
4. 便士报:又称美分报,19世纪30年代由《纽约太阳报》带头兴起于美国,它以货币的最小单位为报纸的售价卖,每份报纸只卖一便士,而此前纽约所有的报纸售价都在6美分左右。
5. 黄色新闻:或黄色新闻学, 是新闻报道和媒体编辑的一种取向。得名源于19-20世纪之交纽约漫画专栏《霍根小巷》中的主人公“黄孩子”所引发的漫画专栏争夺战(普利策与赫斯特之 争)。在理论上,黄色新闻以煽情主义(sensationalism)新闻为基础;在操作层面上,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灾异、性等问题的报道,采取
种种手段以达到迅速吸引读者注意,同时策动社会运动。
6. 煽情主义:一种绘声绘色揭露丑闻或渲染色情或描写犯罪细节以刺激感官的报道手法,常被一些黄色报刊所采用。煽情新闻的目的就在于以惊奇、耸动或轰动的新闻来刺激读者的情感和情绪。也就是说,只要能引起轰动,刺激感官,引发读者的好奇与兴趣,均属煽情主义新闻。
7. 汤姆•沃尔夫:美国作家和记者,1950年代后期开始致力于新新闻写作,被誉为“新新闻主义之父”。
8. 钱斯勒斯维尔战役:美国南美战争期间的主要战役之一,持续时间为1863年4月30日至5月6日
9. 圣地:在基督宗教用语中,如有直接提及“圣地”一词而未说明其他定义,一般皆是指耶稣在世时生活之地,也就是巴勒斯坦。
10. 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小说家、黑人民间传说收集研究家、人类学家,20世纪美国文学的重要人物之一,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活跃分子,毕生为保持黑人文化传统而奋斗。
11. 伏都教:又译“巫毒教”,源于非洲西部,是糅合祖先崇拜、万物有灵论、通灵术的原始宗教,有些像萨满教。流行于西起加纳东迄尼日利亚的西非诸国,盛行于海地与加勒比海,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及南美洲。
12. H·L·门肯:美国著名报人、评论家与语言学家,美国当代最有名的散文家之一,犀利地抨击那些他认为愚蠢、伪善的现象以及美国社会生活中文化的匮乏。
13. 诺曼·梅勒:美国著名作家。被称为海明威第二,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也被称为20世纪伟大的记者。梅勒还成功地将小说的写作技巧融入到纪实作品中,如今这样一种写作手法被许多记者所模仿。
14. 《夜幕下的大军》:一九六七年四月在纽约爆发了有二十五万人参加的反战游行,美国人民的反战情绪此后日益高涨。同年十月美国各种反战力量在全国动员同盟委员会的组织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向五角大楼进军的示威游行。作者参加了这次反战行动,用“新新闻报导体”的形式详尽记述了这次反战游行。在这本被称为非虚构小说的书中,历史和小说,现实和想象,写实和虚构交织在一起,向读者展现了六十年代美国的政治图景。
15. 这里作者用了双关语。Upon
This Rock来源于《圣经》中《马太福音》的第16章:“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on this rock will my church be based, and the doors of hell will not
overcome it)同时rock也意为“摇滚乐”。
16. 阿米什人:美国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群基督新教再洗礼派门诺会信徒(又称亚米胥派),以拒绝汽车及电力等现代设施,过着简朴的生活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