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答案为个人浅显理解和简略作答,各种百科就不详细查阅一一考究——若有谬误,欢迎指正。

美国GE(通用电气),美国&加拿大PW(普拉特惠特尼),英国RR(罗罗or劳斯莱斯),当今世界三大Jet Engine(涡轮风扇&喷气式航空发动机,即当前大型民航客机和部分军用运输机采用的机型)的OEM,都是该专业的童鞋们非常敬仰的。

此外的当今的知名厂商或研究机构还有很多,俄罗斯的几个题主已经罗列了,还有德国MTU(摩天宇),法国SNECMA(斯奈克玛),美国Honeywell(霍尼韦尔),以及CFM国际公司、IAE国际公司,Engine Alliance(发动机联盟)。其中俄罗斯的几个主要做军机发动机,MTU、SNECMA具备民用&军用Jet Engine核心部件的研制能力,Honeywell主要做是小型飞机的发动机;而CFM是GE和SNECMA的联合公司,IAE是PW、RR、MTU和日本航空发动机公司的联合公司,两个联合公司分别各自只研制了一个系列型号的发动机,即大名鼎鼎的CFM56和V2500,其中CFM56及其改进型号在目前的150座级单通道客机上还很常见,V2500只有在老旧的空客A320和麦道90上有采用,不过最近也有其改进型出现的消息;而Engine Alliance则是GE和PW在1996年成立的合资公司,相对其它公司年轻些,主要产品为GP7000系列,装备A380。

再说三大OEM。他们都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在GE崛起之前,PW和RR作为两大巨头霸占了航空领域,当然历史上还需许多其它零散的厂商,不过都随着行业的发展逐渐被清洗掉了。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周期一般都是5年10年,资源消耗巨大,“不成功便成仁”,一不留神就掉进坑里。

GE的崛起在于北美的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高效节能发动机计划(Energy Efficient Engine,即E3,或ECubic,感谢朱铭敏提醒),GE的研制的E3核心机性能优越,并依此发展了一系列的先进发动机,再加上杰克韦尔奇精明的商业头脑,使得航空发动机市场一步步被GE占据了半壁江山。GE的技术路线就是基于一个高效的发动机核心机不断优化,技术传承性很好,带来发动机的成本、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都优于其它公司。而PW曾经是三巨头之首,无奈由于天灾人祸折戟于PW6000这款设计大胆超前的航空发动机,元气大伤,从此商用市场被逐渐蚕食,但军用市场依然是老大,F22的发动机F119便是出自于PW之手。RR,老牌厂商,在竞争对手们高唱凯歌时略微显低调,但实力依然不容小觑——更何况发动机研制周期长,那些迟迟不推出亮瞎市场的旗舰机的厂商都在偷偷的憋着大杀器呢——比如PW的齿轮传动风扇,RR的三转子发动机,这些都是革命性的创新,克服了涡轮要求的高转速(转速高效率高)和大尺寸风扇要求的低转速(避免过强的叶尖激波带来的气动性能的下降以及强度、噪声等方面的考虑)之间的矛盾,带来了较大的燃油效率的提升。反观GE一步步稳扎稳打的研制策略,虽然技术的稳健性和市场成熟度都很好,但未来依然是燃油经济性的斗争,输赢难见分晓。三大OEM当前或在研的型号分别为GE的GENX、GE9X等,PW的PW1000G、PW1100G等,RR的包括Trent 900、Trent XWB等。个人最看好PW,GE的不说了,RR的三转子结构太复杂,成本和可靠性会有所欠缺,而且低压涡轮转速过低也会影响到效率。

先到这里,想起什么再补充…

— 完 —

本文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3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涡扇发动机为什么宁愿做成两转子三转子也不搞个变速箱呢?
中国造不出像样的汽车发动机,是真的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