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简单粗暴的回答就是:因为马良死了。
回答完毕。
不习惯看长篇大论的可以跳过下面。
——————我是长篇大论
为什么说因为马良死了呢?
这其实指的是夷陵之战对季汉人才梯队的打击。
如果没有夷陵的灾难,在这次北伐的舞台上,街亭那个位置的人选其实很多。
我们分两个部分来说这个事儿。
第一个部分,季汉人才梯队的毁灭。
对于老刘夷陵之役,我们不做深度的分析。
我个人的判断,老刘这一场仗的政治目的要大于军事目的。
这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
对内,老刘要巩固自从入蜀以来的大好形势。
不能因为丢失荆州和关羽的殁亡,而令蜀中的局面动摇。
益州大族们最有兴趣的是保证自己在益州的利益,对天下大势的兴趣很有限。
这一点已经被刘焉和刘璋两代人充分证明了。
因此夷陵之战的意义,对内来说就是一次凝聚季汉的出征。
老刘期望通过这次出征,令所有人都意识到外敌的存在,并彰显此时季汉的武力。
彻底团结各个派系之间的矛盾,当然也是重中之重。
对外来说,就是期望通过强硬的军事压迫,促使孙权把背后捅刀子吞下去的好处再吐出来。
所以两军会出现僵持长达半年的局面,这其实非常可疑。
把汉末魏初,所有相同规模的战役拉出来做个对比就很明显。
官渡之战,在官渡附近的纠缠只有两个月。赤壁之战也只打了半年多,而老曹九月才拿下荆州。
襄樊之战关羽围城,差点把曹仁困死,也不过打了半年左右。
最久的汉中争夺,其实是曹刘两家一次断断续续的攻防,期间不停拉锯,没有一天闲着。
夷陵呢?夷陵之战很奇怪,打了一年多,其中一半以上时间居然是在对峙。
老刘闷在那儿是等什么呢?这种互相耗粮食,磨性子的消耗战,非常不合理。
如果是围城战,那是很正常的。两边拉开架势在野地里猫着,这样是不正常的。
所以我觉得老刘是在等着孙权扛不住了,来谈判。
这里面的事儿今天不细说,总而言之老刘失策了。
第一失策,他忘了孙权的底线比他要低很多。老刘不能和曹魏讲和,孙权可以。
(其实在这方面做过尝试,不过被曹丕把路堵上了……在政治斡旋上季汉的选项少的可怜。)
第二失策,他没想到陆逊这个看似温厚的小受这么狠。
来看看季汉这一仗的殁亡和投降人员名单吧。
以下是可考证的重要人物:
张飞(大汉车骑将军,三号人物。出征前被刺杀。)
马良(重点培养对象,荆州代表人物。夷陵之战时可能忘了带神笔。战殁。)
傅肜(豫州人,怀疑为刘备嫡系亲军,与陈到同。战殁。)
冯习、张南(冯习为南郡人,张南籍贯不可考。怀疑为荆州部将。战殁。)
程畿(益州名士,刘璋旧班底。战殁。)
沙摩柯(荆州土著,武陵郡五溪蛮王。战殁。)
李朝(出身不详,殁于途。)
黄权(刘璋旧部,益州士人。北投。)
庞林(庞统亲兄弟,荆州代表人物。北投。)
惨烈啊,倒了血霉啊。
最沉痛的损失,大概得数马良、庞林、傅肜、程畿、黄权,这五个人了。(张飞死于出征前。)
而马谡的哥哥马良,参考他的任职经历,有理由相信,他是被当做一把手的襄赞羽翼培养的。
从左将军掾到侍中,招降五溪蛮后,沙摩柯这批人应该也是由马良负责节制调遣。
马谡同学的培养路线,和郭嘉类似。
一直就是一个在后方出主意,想点子,必要时搞心理辅导的参谋。
马良才是直接负责具体事务,真正参与军事行动的重点苗子。
对于第一部分的总结,就是季汉人才梯队的毁灭,导致后期严重缺乏专业人才的窘境。
有一万个理由相信,如果没有这次惨剧,不管是马良还是傅肜,甚至黄权,都更适合街亭的岗位。
因为哥哥死了,所以只能就和着把弟弟当哥哥用。马谡可能也是很想顶上哥哥的缺。
可天赋点错了,你临时改键位也没用啊……
第二部分,派系矛盾与军事人才培养导致的悲剧。
所谓派系矛盾,这事儿都说烂了。
季汉没有魏吴两家那些乱七八糟恶心难堪的宫廷烂事儿。
但政治势力的倾轧与水下的较劲,也是一样不少。
简单总结,季汉的政坛上是三批人在搞拉锯。
老刘旧部、荆州派、益州派。还有两伙打酱油围观的,巴氐人和南中人。
这其中,老刘旧部因为与荆州派经过了长期的感情培养与共同奋斗,基本穿了同一条裤子。
而益州派最抗拒的,就是外来人做大,压迫他们。
这种政治斗争,体现在政治上,也体现在军事上。
后期姜维的憋屈事儿就不提了,以他那个条件能打赢人家邓艾就见鬼了。
诸葛亮要面对的压力相对要小很多,但也并没有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看一看当时季汉军队内部的人员分布,就可以发现,一直维持着一种均衡。
荆州派、益州派的势力几乎是对等的,偶尔还有几个少数派搀和搀和。
王平这家伙其实也不是汉人,他是个板循蛮……
写到这里我去吃了个饭,然后思路断了……
呃…………………………………………………………
就先这么着吧。
简而言之,诸葛亮想要培养马谡。
但是出于各方面悲催原因,街亭玩儿栽了。
就酱~呱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