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6_45

音乐已经渗入我的细胞

高群书:在你记忆中,第一次接触音乐是什么时候?

李云迪:第一次是小时候在收音机里,我趴在奶奶家的竹制藤椅上听磁带,也许是广播里面的音乐。我觉得非常美,那种声音和色彩,一种说不出来的发自内心的感触。奶奶讲我那时就跟着收音机里的旋律哼唱,那应该是最早时候的感觉。

高群书:我看了一些资料包括和你父亲聊的一些事,我觉得很大程度上你对音乐的痴迷是很多人不具有的,这种痴迷是你实现梦想一个最基础的动力!

李云迪:我觉得对音乐的这种痴迷可能是天生的,因为从最开始听到音乐,音乐就带领我进入了它的世界。不管是最早从手风琴开始到学钢琴,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对音乐、对这种声音的喜爱。不管是肖邦、贝多芬还是舒曼,这些伟大的音乐家和他们伟大作品与我之间能够产生的这种共鸣,也是让我对音乐产生了一种不可割舍的爱。

高群书:你为什么从手风琴转到了钢琴?

李云迪:最开始是老师的建议,他觉得我应该在更宽广的领域去发挥我的音乐才能,钢琴可能会有更多的空间。当我听到钢琴声的时候,我觉得这有一种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和声音,它让我听到了更丰富的音响效果,更多的变化和色彩。

高群书:像我们这个年纪,小时候老看战争片,做的很多梦都是日本鬼子怎么追杀我们。你小时候常做的梦是什么呢?

李云迪:那时候的梦很简单,可能是演奏的时候某一个段落没有练习好,第二天突然就练好了,某一个作品、曲子你想演奏,希望能达到这样一个效果,可能很快就把它演奏成那个样子了。我觉得这至少是我学习音乐和开始演奏钢琴的一些感受。整个来讲我觉得那个时候音乐已经是我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高群书:是不是感觉到音乐已经渗入你的细胞了?

李云迪:对。我觉得音乐确实已经渗透到我的细胞里,很多时候你的一些状态一些反应,都是融入在这个血液里面去,而不是刻意在做,已经成为你的一种语言,身体的language,一个部分。

从阴雨绵绵到阳光灿烂

高群书:为什么后来去深圳呢?

李云迪:那时候随着我的老师去了深圳,深圳给了很多好的优惠政策和条件,包括支持我出国去学习,支持我们去参加比赛等等,这些方面我觉得(深圳)特别开放,特别支持我们去实现自己梦想的起飞。

高群书:去深圳你还记得是哪年吗?它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李云迪:1995年,在上初二的时候。首先很开阔,很阳光,天气很炎热,所有人都非常轻松,没有太大压力,很开心很简单。因为深圳那时候都是外来的移民,建筑也不多,不像现在已经非常现代化,那时候学校周围都是空地什么都没有,但是也有一种特别的干净和淳朴。

高群书:刚才我觉得有几个逻辑关系,小时候的手风琴对于你来说,是重庆的阴天雨天里的一道阳光,而钢琴对你而言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李云迪:我觉得重庆包括它的天气,阴天比较多,我小时候对手风琴的印象就是声音非常有张力同时也有一种撕裂紧张感。后来学习钢琴就像阳光渗透下来,非常开阔。

高群书:但是还很矛盾,虽然钢琴是阳光灿烂,但是(重庆)天气还是阴雨绵绵,有一种冲突。一旦进入深圳这个地方,完全是阳光和钢琴结合到一块。

李云迪:对,这个过程有一些矛盾和挣扎。到了深圳,(我)看到很多东西,不管是深圳的人还有学习条件,整个朝气蓬勃的氛围很年轻,就像一个新的生命,一种新的诞生。

肖邦大奖是一种动力

高群书:你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是什么时候?

李云迪:最早应该是十岁还是十一岁去参加全国一个少儿钢琴比赛,拿了特等奖,特别激动特别开心,应该说是给我一个很大动力和鼓励,很有成就感。这种动力,包括观众热情的掌声,在每一次舞台上,都让我觉得,在音乐的世界里我获得一种新的生命和新的活力。

高群书:十岁拿奖之前你弹钢琴是热爱、痴迷、喜欢这个东西,有没有具体的想法说我将来要成为肖邦那样的钢琴大师。

李云迪:那时候想法很简单,就是把演奏的曲目弹到最好,能够弹得让老师非常开心,非常满意。

高群书: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在世界级里是最难的一个,你当时怎么有勇气参加这样一个比赛?

李云迪:其实也是一种机遇和缘分。当时没有特别想去参加,更没想过一定要得第一第二名。因为那一年之前已经参加过几个比赛了,本身想休息一下。后来因为一开始要寄录像带,就把之前的演出带子寄去了,就被选中了,后来就说既然被选中了就去参加一下,而且当时国家文化部也非常支持,非常希望我代表中国去参加比赛,就这样一些因素就促成我去参加了肖邦大赛。

高群书:参加肖邦大赛之前,你自己有没有统计过你弹了多少首肖邦的曲子?

李云迪:坦白说参加比赛之前没有弹奏过太多肖邦的作品。我开始学习钢琴的时候,睡觉前一直听肖邦的音乐,但是没有弹奏过。因为学习钢琴的人大家都会去听肖邦练习曲,它在技巧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作品。所以说真的是从那时候开始和肖邦产生了缘分。

高群书:收到初赛入选后半年时间开始准备练习,这半年时间是怎么准备的呢?弹了多少首曲子?

李云迪:我记得准备的时间非常短,严格意义来说真正准备也就三个月。肖邦比赛一共有四轮,规定要有各个方面作品,而且都是肖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像练习曲、夜曲、叙事曲、波兰舞曲、玛祖卡、奏鸣曲、协奏曲等等,还是非常非常丰富的。当时我对这些作品其实还是蛮陌生的,因为没有演奏过,更没有在舞台上演奏过,那时候也没有开演奏会,没有舞台经验,还是蛮特别的。

高群书:这个太厉害了,半年的时间演奏了多少首?

李云迪:应该有十几二十首吧。当时的指导老师是但老师(但昭义)。

高群书:拿到这个奖后,你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新的计划?

李云迪:肖邦大赛是对我很大的鼓励。我有更多的事情想去做,有更多的音乐想去演奏,也同时想演奏给更多人去听,希望能把我自己在音乐里的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因为这种分享的快乐是我追求音乐的最终意义。

实现这个梦想是一辈子的事

高群书:后来为什么选择到德国留学呢?

李云迪:德国是古典音乐的发源地,也是我非常欣赏的很多音乐家—贝多芬、舒曼、巴赫等等的诞生地,而且也是卡拉扬(奥地利指挥家)、克洛斯·科莱博(奥地利指挥家)等等伟大音乐家的故乡。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去演奏他们的作品。

高群书:在德国对你影响最大的老师是谁?

李云迪:我在德国的钢琴老师是阿里·瓦迪,一位以色列的教育家。他对我的影响应该是让我更多去了解怎么样自己去理解、演奏一部作品,怎么样去参透一部作品的意义和它的风格、内涵。小时候的学习更多需要的是老师的言传身教,非常直接的技术训练,特别像钢琴的手势、手型的训练。到这个阶段更多的是理解和感受的一种启发。这个感受包括作曲家的感受,也包括你自身的感受,这两者之间的一个融合是非常关键的。(高:包括对它古老的建筑的环境)对,也包括对古老的建筑,对环境还有这里的人文气息,这些感受怎么去把它融合在这个音乐里面。

高群书:你觉得你现在梦已经实现了吗?

李云迪:对我来讲实现这个梦想是一辈子的事情。音乐从我一开始认识它,到感受它,同时在享受它的过程当中,我就觉得音乐是没有终点的,而且人生的意义对于我来讲就在不断地挑战自我,在于不断去追求。真正的梦想就是你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地与大家去分享超越自己的过程。

高群书:跟你父亲聊的时候他也在讲,你有一个想法是把肖邦所有的作品演奏一遍。

李云迪:我其实有很多事情想去做,包括演奏肖邦的所有音乐,还有想去演奏贝多芬的作品,钢琴能够让我讲更多的话,能够与大家有更多的沟通。

高群书:你觉得这有意义吗?

李云迪:对于我来讲,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我从小的梦想到现在就没有变过,而且希望成为真正的钢琴大师。

高群书:你的人生还很广阔,还要走很远,你现在对未来的设计和梦想是什么?

李云迪:有很多音乐还想去演奏,还有能够让更多的中国年轻人欣赏到古典音乐,让更多人认识钢琴,感受到音乐世界里的这种美。

(整理_黄昌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