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这是一场歇斯底里的爱情妄想。

看完孟京辉导演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后,回来又找了徐静蕾的电影,最后读了原著。茨威格的作品仅看过这一篇,所以,就事论事。

我不是茨威格的粉丝,也不是孟京辉的粉丝,去看这部剧是因为一时没买到风评极好的《恋爱中的犀牛》。

其实,在看完三个版本之后,我依然想当然地以为这部作品的作者是位女性。为什么呢?因为心理描写实在太细腻太出色了。(深深了解这篇作品及作者的同学别笑我无知,名著那么多,人生那么短,哪能一一搞得那么清楚。)

但是对作者性别的判断失误并不影响我对这个故事的整体印象,那就是,这是只能发生在艺术作品中的爱情妄想。

以为作者是女性时,我猜想她是在暗恋中产生灵感的。那个男人,那么好那么优秀,衬得起自己全身心的付出。如果自己在少女之时就认识他该多好,如果自己可以为他生一个孩子该多好,如果自己的爱能从始至终保持高洁的尊严该多好……于是小说就诞生了。

知道作者是男性,再回想一下小说的情节,又有另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书中那个被宠爱的男人,那个在41岁生日收到陌生女人来信的男人,不正是一个作家吗?一个从少女时代就爱慕自己的女人,一个不需要自己负任何责任的爱人,一个美艳不可方物却目无他人的专一的仰慕者……这大概是一个男性作者对女性所能妄想的一切了。

为什么这部作品这样长久地被人喜爱?精巧的情节展开、细腻的心理独白当然功不可没,但更根本的原因也许在于,不管你是男是你,都能在这个故事里,歇斯底里、畅快淋漓地发一场关于爱情的白日梦。

爱情题材不只是温柔催泪,它也可以是最残酷凶狠的。这个陌生女人,她的一生就被一场爱情毁掉了。被毁掉了,还说幸福,还觉得圆满没有遗憾。还有什么比这更残虐的了吗?

日本有个导演叫北野武(好,我知道你们都认识他),拍了很多很暴力的电影(大家都认识我就不举例了)。但是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过,自己最暴力的一部电影其实是《DOLLS》。《DOLLS》的主线故事,是一对相爱的男孩女孩被生生拆散,女孩服安眠药自杀未果,变成智力有问题的残障人士。男孩为了照顾她,将自己与她用一条系在腰间的锁链相连,做了一对永不分开的连体乞丐。

北野武说,这个故事的灵感来自于自己小时候亲眼见到过的一对连体乞丐。导演从儿时看到的乞丐身上,幻想出了这个凄美的故事。但其实真实发生的,也许要更凄厉残忍也说不定。

在徐静蕾导演的电影中,这种残忍被弱化了。男人每次似乎都快要想起面前的这个女人是谁,而在最后,他根本就彻底想起了那个细细弱弱的邻家小女孩。单独看电影,这是个还不错的片子。但和小说相对照,不得不说,真是把一流的东西给糟蹋成二流了。

茨威格在这篇小说里展示了他所能想到的最完美的爱情。第一,一见钟情,只看一眼就奋不顾身地“一头扎进自己的命运”。第二,始终如一,不论被怎样的遗忘与背叛,都依然保持热切的爱意,直到死。第三,无所要求,只是不断付出,并不奢望对方的回报。第四,爱上幻像,不曾深入了解,爱就根本没有熄灭的机会。第五,保持尊严,尽管爱情中败北的一方只能不断付出和低声下气,但归根结底还是尊严让爱有了高洁的美丽。

孟京辉的话剧非常忠实于原著。这是一部独角戏,从头到尾都只有女演员一个人在舞台上。这位演员叫黄湘丽,据说剧中的插曲(她自弹自唱)都是她作词作曲的。漂亮又有才华的黄小姐表演得非常好,从开头十三岁小女孩的天真,到中间一步步成长,到丧子时那种冷静的绝望,到临死前对心爱的人献上的最后一缕温柔,她都表现得很到位。

因为话剧基本上是把原著从头到尾背了一遍,所以后来看原著的时候,我的脑子里时不时都会冒出黄小姐抑扬顿挫的声调,两相交织,让感动更深了一分。

话剧是新的,小说是旧的。新东西里也加了一些嘲讽,我不知道这是出于导演对小说中爱情观的否定,还是某种对女权的致意,又或者纯粹是加点新鲜刺激以防观众睡着。我猜反正不是第一个原因,因为大概不会有人会去费心费力改编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作品。我觉得这段高喊着脏话和生殖器名称的表演是这部剧的一个瑕疵,因为就像前面说的,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完美的爱情是故事的核心,而完美爱情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高贵。

所以我也不喜欢这部剧的宣传语(食色性也!这是一个有关于胃和阴道的故事)。维基百科说,茨威格最后死于自杀,“出于自愿和理智的思考”,出于对他的“精神家园欧洲”的毁灭的痛心。这样的一个人,要是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挂上那样的宣传语,他就是在坟墓里,也会涌出一股力量,站起身来高喊抗议。

— 完 —

本文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4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何评价孟京辉、廖一梅的《恋爱的犀牛》?
高中生适合演孟京辉的哪部话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