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不是” 为什么港片里多来越多的出现内地背景角色和内地主流演员 ”,咱没学问凑个热闹,所以不敢跑题,不敢说太多废话。

80年代末于荣光、李连杰等人到香港发展,于起点相对低,于是主动融入;李则抗拒学习粤语,他的角色都是有粤语配音的。这些自然都是向市场妥协的结果,但是没有必要长篇大论,一切向钱看,大家都懂得。

到新世纪初,大形势为止一变,港片中开始出现题主所述的现象:内地演员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出现在粤语原声片的大银幕上。于此,我最初的印象大概来自无间道2的胡军和3的陈道明吧。 至于同期陈果作品中的秦海璐和周迅,则是角色需要,所以不在参考之列。时移世易,市场转移的因素大家多多少少都想得到,这里还是不浪费大家时间。

============================

站在创作者和制片方的立场来讲,既然越来越多的港人能够听得懂普通话,那么给内地演员减少语言限制,提高表演质量,同时又可以减少制作环节、降低制作周期,何乐而不为呢?

榴莲飘飘里,秦海璐的蹩脚粤语非常贴合角色设置;救火英雄里,胡军的粤语台词更是成为主要的笑点。刻意营造还是无心插柳,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效果是正面的,表演要素没有和剧本设计冲突。

反面例子也有,上面提到无间道3的陈道明,本来他的角色设置就很突兀、对戏剧冲突毫无作用,而且他过于舞台化的表演和不生活化的念白风格,都和影片整体风格都格格不入。他的出演,在我看来简直多余。近日窃听风云3上映,周迅一嘴大舌头粤语,也是不符合角色设置的,风评也不太好。归根结底,这些体现了过于追求市场的负面影响,也不多说。

==============================

站在观众的立场上,当我们的眼界开阔了,文化水平、欣赏水平提升了,我们抵触可能失真的配音再创作, 想更多了解真实原始的影音,我想这是追求思想解放的表现。最简单的例子,抛开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这些因素,相比2、30年前的译制片风行,如今影院原声字幕大行其道、国语配音日渐式微,究其根本,还是我们更需要真的、纯的东西,而不是修饰过的。

我不是港人,我粤语烂,所以上面一段是我个人的理解,希望香港同胞谈谈他们的观影感受,看看是不是和我感同身受。

还有,粤语原声和普通话配音各有拥簇,比如周星驰电影,争议一直都很大,那是文化冲突层面的问题,一些极端观点的对立简直是两种愚昧之间的战斗,太蛋疼了,我也不想谈。

===============================

牢骚1、大陆连片子都是阉割的,现在大陆电影配音的水平也让人没法恭维,我有寥寥几次在影院看国语译制片的经历,总有花钱看新闻联播的感觉,入不了戏。

牢骚2、如果能看懂、听懂外文的话,大家肯定都只会把译文和配音当辅助,
现在译制片里因为审查和水平等原因出现的2b翻译不胜枚举,见识过字幕组神翻译的大家,都怕在逗比翻译上浪费感情。

牢骚3、如果是当年上译的翻译水平,是乔榛、丁建华、杨子荣的配音水平,我巴不得让老爹老娘去电影院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

==============================

最后,参考资料,这是周黎明的文章,当年刊载在《看电影》上,后发表于其网易专栏。

周黎明专栏:配音的危害

对于不懂外语的观众来说,欣赏外国电影的一大障碍就是听不懂。把角色台词改成中文是一种克服该障碍的方法,其作用显而易见,此处不再赘述。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配音的危害远大于益处,其中有些是不为一般人留意的。

  首先从翻译的角度看,配音为翻译增加了很多限制,比如音节的多寡、口型是否吻合等。有些原文中简明扼要的说法,却成了配音翻译的难题,如最常见的英文“No”,在许多场景应译成“别这样!”或“住手!”但因为银幕上演员很明显只说了一个音节的字,所以不得不翻成“不!”于是大家常看到敌人在抓好人时,他的家人(尤其是妻子)在一旁大声喊:“不!”你有没有听到过中国人在类似场合说“不”呢?即便在再烂的国产电视剧里,我也没听到过这样不像中国话的中国话。

  除了这一类属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有不少原文中的成语、俚语等,因翻译的水平有限,常常一个字一个字被硬译为中文,结果观众听起来有时似懂非懂,有时根本不知所云。有些大家通过画面及上下文可以猜出个大概,而有些幽默等巧妙之处则完全丧失殆尽。

  如果采用字幕,翻译的质量问题仍然存在,但至少对口型的麻烦就没有了。字幕翻译也需要较高的技巧,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字不能太多。如果观众因需要看字幕而根本无暇顾及画面的其他内容,那么,这样的字幕翻译是不成功的。字幕翻译切忌啰嗦,凡是对白的语气、画面的内容中能够传递的信息,字幕中能简就简,能略就略。举一个中译英的逆向例子:早期张艺谋的影片(如《红高粱》)是由国内单位翻译的,英文字幕每个字都能跟中文台词相对应,结果一句简短的中文句子经常需要两行英文才能放完。他后来的作品很明显是由境外的专业字幕翻译公司和人员来负责,字幕短多了,但神韵却保存得更完整。但字幕翻译最大的长处不在于此,而是以下涉及的方面。

  一旦选择配音,就会牵扯出一大串别的问题,首当其冲是声音表演的问题。一个演员处理台词的方式是他电影表演的有机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斯特里普能准确地再现各种方言和口音。你可能会说:“我听不懂外语,所以他们台词功夫如何对我不起作用。”这话只对了一小部分。尽管不懂外语的观众无法领会某些演员把握台词的精湛之处,但我们仍能感受到他们处理台词的大致风格,而这种风格在配音时有意无意会成为牺牲品。先举一个外国的例子:早年日本也广泛采用配音方式,玛丽莲·梦露以低沉、略带沙哑的说话方式著称,西方男人觉得她那样很性感,但日本人的审美观刚好相反,女人的说话频率越高就越有女人味,结果日本银幕上的梦露成了尖嗓子。在中国银幕上,外国人讲话或多或少都有些拿腔作调。不信你做个小试验,即使你背对着电视机,光听台词,你多半可以判断出放映的是国产片还是外国片。最好笑的是,中国配音演员觉得声音表演不过火不足以表现出应有的外国味,而西方电影表演(比如好莱坞)却反复强调自然,他们的表演方式在很多中国导演看来是“不到位”的。这一上一下,原先低八度的处理变成了高八度,并且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腔。当我第一次听到老外说英语时,我大吃一惊,原来他们讲话跟我们差不多,没有一丝配音片那种戏剧性的高低起伏。

  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遨游》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即超级电脑哈尔。这是一个完全靠声音来塑造的艺术形象,当初库导找了几位很好的演员,但始终不满意,因为他们的念白带有太重的感情色彩。哈尔不是一个人,他是一台机器,但他又具有某些人类的特性,因此演员拿捏分寸时要非常谨慎,平衡他的人性和机器性,不能有半点过火。除非配音导演及演员完全了解库导的构思,不然,忠实地用中文再现哈尔的表演是很难的。

  假设配音这一关能通过,还有声音处理及音效合成两关。我国的影视剧大多采用后期配音,音效处理颇为原始落后,对于配音片的处理也一样粗制滥造。比如两个人在一个小房间里的对话,跟在大厅里、室外空旷的地方说法,声音效果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在同一类型的空间,每个人的说话声也会根据镜头的不同而略作调整,如配近景和特写的声音应该很直接,而从桌子那头传过来的声音,就应该有一种适当的空间感。这些细微之处需要音效师录完音后慢慢加工,我国电影这方面的不讲究简直到了骇人的地步。绝大多数电影的绝大多数对白都没有任何空间效果,更谈不上精确的空间感(如角色从左后方说话,他的声音应该也从左后方传过来,等等)。我国的配音都是在录音棚里录制的,似乎只要发音清晰、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就大功告成了。

  有些外语片有一道独立的台词声轨,跟其他音响效果是分开的,就好像卡拉OK碟一样,你完成配音后合在一起就行了。但有相当一部分外国片没有独立的台词声轨,配音单位有两种应付手段,一是把有台词的段落拿出来,分析背景上的音乐和音效,然后尽量找相同的内容补上;另一种是“懒惰”法,每当银幕上有人说话时,背景上的声音就会悄悄淡出,说完后又淡入,仿佛说话声把杂音全给压下去了。第二种方法对于整体艺术效果的危害不言而喻,但第一种也绝不是良方,而会吃力不讨好。记得好多年前,笔者有幸参观国内一家非常著名的配音厂,负责人向我介绍,他们收集了大量唱片,终于复制了《莫扎特》一片的背景音乐(该片无法采用上述第二种方法,因为音乐在影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能贸然消失)。我听了差点没当场昏过去。熟悉古典音乐的朋友会告诉你,每一位指挥、每一位演奏家,对于同一首曲子的诠释会有不同,你若用卡拉扬的莫扎特录音,来取代玛瑞纳(该片音乐的指挥)的录音,可能连节奏都会有差异。而要复制音响效果,难度比找合适的音乐版本更大(至少多数外国片现在都发行soundtrack)。稍具规模的好莱坞影片,对于音效的制作一丝不苟,有些导演花在音效方面的功夫,不亚于拍摄本身。我们要复制那样的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

  原版的声音表演越出色、音效越讲究,配音造成的伤害就可能越大。配音要保持原版水平,从理论上讲不是不可能,但就我国现有的条件是不容易做到的。怎样情况会出现例外呢?成龙的港产片在美国上映前,好莱坞公司会花几百万美金重新制作音乐和音效,并尽量请原版的演员来配,难怪观众看了不会反感。

  在发达国家,外语片是否需要配音,主要视它的观众群。比如成龙的港产片搬到美国,打的是主流商业市场,观众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来不看外国片的蓝领阶层,因此重新配音就有利于广大观众的接受和理解。但是,张艺谋的作品就绝对不可能被配成英语,看他影片的观众,多数有较高的教育程度,虽说不懂中文,但绝不会因为听不懂银幕上讲的话而产生排斥心理;事实上,若配成了英语,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弹和耻笑,因为那意味着侮辱他们的智商。李安当初拒绝将《卧虎藏龙》配成英语,他甘愿冒不被主流观众接受的风险,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他艺术品格的体现。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放映了大量外国片,配音不仅受到欢迎,而且连配音演员都成了明星。当时的观众基数非常大,而且还没有看原版片的习惯,配音为国人了解外国电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时过境迁,现在中国的电影市场早已缩小到大中城市,而且以发烧友为主。我可以想象一个每年只看一两部影片的观众宁愿损失高质量的音效而免除阅读字幕的麻烦,但是,一个影迷若为了贪图方便而愿意放弃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嫌电影院太远而购买家门口地摊上的《魔戒》枪碟,你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影迷。如果我把配音的逻辑再往前推进一步,那么,你若觉得老外的服装不顺眼,是不是全该换成中山装?墙上的裸体画要不要换成书法?你可能觉得我这么说太夸张,其实不然,很多香港片把好莱坞电影加以“本土化”,拍出的克隆版有时也很受欢迎,这就表示的确有相当一部分观众觉得光是说中国话还不够贴近我们。我不否认有观众喜欢看配音版,但电影公司至少应该同时放映原版,给观众选择原汁原味的自由。

  在北京、上海那样的现代化大都市里,建筑、服装、消费等都达到了世界水平,偏偏电影院里很难找到一部原版片。这不仅剥夺了观众应有的权力以及学外语的绝佳良机,而且对我国的形象也会带来负面作用。当我们为自己的配音沾沾自喜时,老外却在背后作鬼脸,因为在很多地方,配音早已成为没品味、没文化的表现。每当我见到这种情形、向他们解释这是“初级阶段”的特定产物时,他们都会说“别开玩笑了,还初级阶段?”我想也对,这恐怕更多是既得利益者死死拖住历史的车轮,迫使本应向前发展的事物原地踏步,继而发展成中国一大怪现象。

— 完 —

本文作者:董贺蒙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7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为何粤语与普通话的矛盾愈发激烈?
为什么粤语歌用普通话唱不好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