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区火炬20年总结
火炬计划是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加速国民经济发展的具有指导性的重要计划之一。火炬计划实施以来,杭州高新区在科技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省、市科技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制定了一系列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法规,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认定、火炬计划项目的实施、企业孵化器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一、火炬计划实施20年来杭州高新区的总体情况
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建于1990年3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现有区域规划面积85.64平方公里,其中政策区面积12.12平方公里。杭州高新区一直致力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致力于“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已成为杭州市及浙江省最有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基地、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全区科技进步水平综合评价连续四年居全省前两位,是浙江省首批科技强区。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高新区”、“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并拥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IC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ISO国家示范区、国家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荣誉。
(一)经济指标快速递增,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示范作用显著。
杭州高新区建区以来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452.9亿元,由91年的0.76亿元上升至2007年的1303.3亿元,年均增长59.3%;累计上缴税金237.0亿元,由91年的0.026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61.8亿元,年均增长62.7%;累计出口创汇192.8亿美元,由91年的53.6万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71.2亿美元,年均增长80.9%。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杭州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60%,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13%。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释放出巨大能量,成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和示范区,在促进区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中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
技工贸总收入(亿元) |
(二)支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法制建设取得新突破。修订完善《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对杭州高新区的区域范围、发展目标、管理权限、技术入股比例、人力资源开发、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投资等方面做了新的规定,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从2005年1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修订案)》颁布实施将进一步巩固杭州高新区的体制优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以建立完善区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为先导,不断改善创新创业环境氛围,充分体现政府在创新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不断修订完善鼓励创新创业,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从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自主创新、鼓励培育引进创新型人才、鼓励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培育品牌、鼓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设立了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资金,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企业的项目资助、专业培训、品牌宣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等。制订出台《关于鼓励动画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安排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动画产业公共服务(技术)平台建设、动画作品原创等,推动动画产业集聚发展,抢占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高点。
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不断发展。不断强化区域科技孵化能力,一方面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研发实力强的新创企业进驻科技孵化器,另一方面努力提高企业创业成功率和毕业企业贡献率,为全区发展输送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优秀科技人才。目前区内已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9个,拥有孵化总面积22.37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综合性孵化器2家,全区拥有累计在孵企业600余家。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连续3年被确定为国家科技创新基金小额资助依托试点单位。
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推进。建立和完善政府、特色基地和园区、企业三级知识产权培训体系。建立专利资助制度,鼓励支持企业开展专利申报,引导企业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发展专利中介服务机构,提高专利保护和管理的社会化服务水平。2007年4月6日杭州高新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2家企业列入首批全国70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10家企业列入省级示范企业;13家企业列入市级专利试点企业。2007年全区申请专利1119件,其中发明专利677件;授权专利478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72件,每万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48.49件、20.82件,列全省前列。
投融资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立和推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和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建设。设立加强风险投融资体系建设,拓展风险投资渠道,设立高新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首期3000万元。目前,全区拥有科技中介机构123家,技术产权和成果交易市场 2 个。各类投资机构38家,注册资本近20亿元。其中管委会出资高新风险投资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已完成对外投资5900万元;高新投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为企业累计担保18.4亿元,已连续多年被杭州市评为一等奖。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三)落实建管并重,科技新城建设日趋完善
城市规划体系更趋完善。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要求,坚持规划先导,以概念性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为基础的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合理界定分区功能和产业布局,不断提高我区的城市化水平。加快推进铁路以南区域的规划建设,着力做好专项规划、重点区域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工作,进行了重点建设区域虚拟现实规划管理技术平台的拓展设计。
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全面落实国家土地政策,扎实开展土地市场秩序清理整顿,规范工业用地招拍挂和土地出让金管理使用程序。按照“一调两宽两严”方针,进一步拓展用地空间,全力推进依法征迁工作。坚持集约用地,盘活存量资源,依法回收闲置土地,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区域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按照“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的总体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区生态、居住、政务、人文、治安等环境不断改善。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和科技部的联合检查验收,成为全国第六个通过该项验收的国家级高新区。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通过了国家无障碍设施城市验收。加强环卫设施建设,通过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区考核验收,并荣获杭州市最佳人居奖。全面启动生态区建设,进行了生态街道规划编制。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全面实施环境污染整治,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5%,工业污染物排放达到控制标准。
(四)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全方位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2002年,根据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两区管理体制调整的重大战略决策,杭州高新区与杭州市滨江区进行“管理体制调整”,实施“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按照“小政府、大服务”要求,区级机关从原两区叠加的37个精简到25个,精简比例达32.4%。同时,建立和完善了办事中心、招商中心、人才中心、科创中心等“四个中心”建设。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以招商引资为“生命线”,走出了一条以内引外、以外引外,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的国际化道路,引进了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三星、NEC、TCS、infosys等知名企业到我区设立研发机构或生产基地,全球500强企业已有14家在我区投资,投资项目16个。截至2007年,已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479家,总投资达43.8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8.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8亿美元。共引进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0个。2007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5家,合同利用外资6.2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8亿美元,高新区引进企业的档次和规模不断提高,杭州高新区已成为浙江省、杭州市吸引外来资金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五)创新要素不断集聚,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1、研发投入持续增长。逐年加大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2007年达到5.91%。通过政策的激励和加大政府资金对科技的投入力度,有力地拉动了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由91年的0.047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51.8亿元,年均增幅为55.0%。2007年,全区累计投入研发经费33亿元,占GDP17.1%。
2、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以企业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建设为载体,集聚创新人才,着力建设由政府、企业、高等院校、行业组织等多元主体投入、市场化机制运作、面向社会开放的创新公共技术平台,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重点抓好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的创新服务和产业化技术支撑平台,动画产业等公共技术研发平台的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鼓励支持中小科技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加强传统企业的提升改造,建立区级研发中心设立、评估机制。全区已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市级企业研发中心70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1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家,分站3家;市级以上科技创新专业平台5个。
3、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通过组织申报国家863计划、“十一五”技术支撑计划等,培育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造血功能”,培育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综合竞争力。2003年以来,全区获得市以上科技进步奖11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明二等奖6项。累计获国家授权专利1806项,累计承接各类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366项,其中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1项,国家863课题项目28项,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38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98项,列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90项。
4、产学研合作渠道不断拓宽。以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合作为核心,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平台建设,积极探索校企长期合作机制。与浙江大学共建了“人才培训与实习”、“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软件与IC设计”等三个平台;共建“浙江大学全球创业研究中心”。与中科院合作建立“国家CAD中心杭州分中心”、中科院微电子所杭州分所,共建“中科院杭州科技园”等。积极推动院士项目产业化基地、博士后流动站等形式的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大力推动成果转让及其产业化合作。成立院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对院士、长江学者企业予以资助。
5、创新人才集聚不断增强。坚持“人才强区”战略,充分开发国际国内人才资源,不断巩固创新“相约在高新”人才交流活动,积极发挥“高新人才资源”的整体品牌优势,努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与浙江大学共建了“人才培训与实习”等平台建设,通过合作吸引和集聚了一批带着创新种子在科技孵化器创业的教师、学生团队在我区创新创业,优秀人才在我区不断集聚,为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入了高端智力资源,同时通过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企业的科技人才交流加大,使部门中、高端科技人才向周边城区辐射和交流。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11.9万人,其中:博士629人,硕士7649人,本科3.99万人、大专2.45万人,大专以上人才占人才总量的40%。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相对于技工贸总收入的经济弹性系数达到1.46,人才稳居全国高新区前列。
本科54.9% 大专33.7%
39900 24500
硕士10.5% 博士0.9%
7649 629
6、建立“滨江创新指数”。为全面反映杭州高新区创新能力建设情况,我区在借鉴美国硅谷、国内中关村、张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推出“滨江创新指数”。“创新指数”从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创新人才、创新成果等五大要素着手,提出了完善创新创业环境、指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性指标。2007年,“滨江创新指数”为134.5点,比2005年提升了34.5点,比2006年提升了17.1点,(“滨江创新指数”以2005年为基期,指数为100)。目前,“滨江创新指数”已经上升为“杭州创新指数”。
(六)加强国家级产业基地和特色园区建设,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基地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初显成效。杭州高新区坚持“引进吸纳”和“培育孵化”双轮驱动,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规模优势,加强国家通信产业园、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留学生创业园等11个国家级基地和东部软件园、节能科技园等区十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和吸引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目前,杭州高新区已有上市企业达17家,占杭州市的1/4,形成了软件上市企业的“杭州板块”。集聚了杭州市62%、浙江省25%的高新技术企业,累计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30家,已形成了通信设备制造、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五大高新产业门类,并着力培育第三代移动通信和数字电视、动漫和网络游戏等新生产业,电子商务集群也异军突起,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通信设备制造:已成为杭州高新区最大的支柱产业。目前已集聚和培育了东方通信、UT斯达康、华为三康等一大批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规模企业 88 家 ,2007年通信设备制造业完成技工贸总收入 510 亿元,占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收入的49 %。快速发展的移动通信系统、接入网设备、交换设备、无线社区电话等现代通信产品构成了较完整的通信产业链,通信设备制造开发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均列全国前茅。
软件:已成为高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全区软件企业超过 1100家,超过 3.3万名软件从业人员,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行业应用软件、服务外包为主,多家企业成为行业龙头。10家企业进入中国软件收入百强名单,2家企业进入中国自主品牌软件产品收入十强;4家企业跻身中国电子政务IT百强企业;7个项目列入“国家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项目;11家企业列入火炬计划软件基地骨干企业,15家企业被国家四部委列入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名单,52家企业通过CMM/CMMI认证。 2007年全区软件及相关服务收入300 亿元,占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收入的27.3%。
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由不足10家增长为现在的56家,企业数占全省 70%、全国 8%左右。2007年集成电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达20亿元。士兰微电子连续四年进入中国大陆年度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国芯科技被评为中国最具成长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数字电视:企业由无发展到目前 20余家,涌现了杭州数字电视,摩托罗拉科技技术、大华技术等一批骨干企业,2007年实现收入 35 亿元。
动漫: 2006年被广电部授牌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现已集聚相关企业 45 家, 2007年完成发行许可的动画片15 部 10500 分钟。已有 13 部原创动画作品被国家广电总局推荐为优秀动画片。
网络游戏:聚集了边锋网络游戏等国内知识企业,培育了渡口网络等快速成长企业,目前全区已有此类企业 15 家,2007年共完成游戏作(包括网络游戏和休闲游戏)116 款。
电子商务产业异军突起,为杭州打造电子商务之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目前是中国市值最大、亚洲第二的互联网公司网盛科技是国内A板市场互联网第一股。
二、火炬计划项目执行情况
自1988年科技部火炬计划实施20年来,杭州高新区共组织实施了16批共计196项火炬计划项目,累计企业自有资金投入120.50亿元,银行贷款8.5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2.32亿元,净利13.35亿元,交税6.54亿元,创汇6611万美元。
信雅达系统公司的票据光盘缩微系统等4个项目被科技部评为“优秀火炬计划项目”,浙大网新科技公司、民生药业公司等5家企业被科技部评为“火炬计划优秀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软件产业基地被科技部评为“先进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杭州高新软件园及4家企业分别被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列入“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简称COSEP)试点基地和试点企业;恒生电子公司等17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它们已成长为杭州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代表,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火炬计划的实施促进了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特色的“天堂软件”迅速崛起,在高新区17家已上市企业中,承担过火炬计划的占13家。其中证券金融、纺织服装CAD、工业自动化控制等9个领域市场份额在国内保持领先水平,形成了杭州“天堂软件”品牌。
火炬计划的实施发挥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先导作用。通过火炬计划实施,在科技工作者个人成果的基础上,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通过企业化运作实现了产业化,并使科技成果的产生由个人工作转化为企业研发团队协同工作,成果形式由个人灵感转化为被社会承认和保护的企业专利、软件著作权,研发方向由自我选择变为市场引导,极大地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我区获国家火炬计划支持的企业,均由科技人员携成果创办。其中,销售收入由数百万元增至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03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2家;有13家企业实现在境内外上市。火炬计划计划项目累计获专利450项,其中发明专利198项,1家企业进入全国发明专利申请百强企业,6家企业成为省专利示范企业;其中有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
火炬计划的实施优化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以火炬计划项目为基础和纽带,引进集聚创新人才,建设由政府、企业、高等院校、行业组织等多元主体投入、市场化机制运作、面向社会开放的创新公共技术平台,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吸引和集聚了以“两院”院士领衔的院士团队,以博导、长江学者为学术带头人的创新团队,集聚了一批带着创新种子在科技孵化器创业的学生团队在我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促进了技术创新要素积聚。
火炬计划的实施促进政府资金支持和通过市场融资相结合,推动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从多方面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创新资金需求,共同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股权投资和融资中介等服务。火炬计划项目累计吸收银行贷款85036万元,吸收风险投资5000余万元。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我们认为在火炬计划项目的实施过程应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引导资金的作用,促进火炬计划的顺利实施。火炬计划项目的资金主要来源是银行的贷款和企业自筹资金,但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在起步发展过程中融资环境比较差,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引导资金,对企业的发展有时可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同时,它也表明了政府对该项目的一种认可和积极扶持的态度,无形之中可为银行决策起到推动作用,促进项目贷款的落实。更主要的是,它可以增加企业申报火炬计划项目的积极性和热情,使火炬计划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二)加强项目之间的衔接是实施火炬计划项目的重要保证。在火炬计划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除企业自愿申报外,我们每年都从863计划、国家攻关计划、省科技攻关计划中选出优秀项目,鼓励企业申报火炬计划,从而使研究开发、中试、产业化形成良性循环,既对优秀科研成果实施了转化,又使火炬计划有了项目源,同时还保证了火炬计划的高起点、高技术和高水平。
3、国家火炬计划的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创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队伍不断壮大,项目申报和立项数量相应增加,而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编制相对稳定,工作量大、人员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建议简化申报手续,并利用市场化手段,在项目立项、监管等方面引入服务机构,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以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
四、杭州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思路
(一)以环境为重点,着力打造高科技生态体系
1、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机制、保险机制、科技信贷机制和信用评估机制等,根据杭州高新区的产业特点,引导各金融机构围绕通信设备制造、软件、集成电路设计、数字电视、电子商务和动漫游戏等主导产业发展,依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建立支持技术创新的授权授信制度,增加信贷品种,拓展担保方式,扩大科技信贷规模。
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充裕的优势推进技术创新。营造更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利用科技人员或科技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通过企业兼并和收购的产权重组的办法,大量吸纳民间资本投入到科技型企业中去。积极引导民间资本组建或加入已成立的风险投资公司,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2、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坚持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杭州高新区将继续弘扬企业家精神,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