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话题:
新世纪以来,日本厂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表现乏善可陈,早年在.com bubble和金融危机的轮番打击下仍有不少厂家对消费电子市场抱有幻想,但苹果和中韩厂商的崛起加上日本国内市场萎靡使得多数日企不再坚持,目前大部分日本厂家基本退出了该领域(如日立、三菱电机等),且找到了B2B模式的利润支柱,本文分析剩下的几家企业。
以下是2015年(预测值)松下、东芝和索尼的利润分布:
首先看松下:(OP=运营利润,NI=净收入)
松下的利润支柱是社会基础部门(面向日本国内的住宅和环境系统),航电部门(机载娱乐系统,系松下的最大单一利润来源),白色家电部门(空调和洗衣机为主),汽车相关部门(车载娱乐系统),电子元器件部门(主力为电容),锂电池部门(面向Tesla的车用锂电池利润较高)。
而面向消费品的业务基本为亏损状态(如电视、手机、液晶面板、数码相机、半导体)。
唯一一个例外是松下的PC业务,因其在三防笔记本市场的垄断地位,松下很好地利用了自己小众市场的优势,维持了一定的利润。
东芝:
东芝目前全部的利润由NAND闪存贡献,其中估计有4成面向苹果公司(但苹果的高议价力使得利润占比不及销售占比)。东芝的闪存工厂设在日本四日市,系与美国Sandisk合资建立。在成本和技术上的优势使得东芝的NAND拥有28%的业界最高OPM。其他部门方面,CT市场的强势使得医疗部门做出利润贡献,垄断光罩直写设备的Nuflare也贡献约100亿日元的利润,电梯部门也贡献100亿日元利润。早年收购的西屋并没有带来太多利润,相反福岛的事故使得核电前景不明朗,东芝的电力部门相对依赖输配电部门。
然而消费电子相关部门全军覆没,拖了集团的后腿。主要亏损来自PC和TV。甚至HDD部门也基本处于零利润状态(其主轴马达和盘片等核心部件全部依赖外部采购,且规模相对小)。
索尼:
索尼的业务几乎全部面向消费者,是日企中唯一的一个,预计扔掉PC的索尼将缓慢复苏。索尼的利润来源主要是金融部门(人寿保险)、娱乐部门(电影、音乐)、游戏部门(主要为游戏软件)和半导体部门(主要是CMOS传感器),在可预见的未来其手机业务也许也能贡献一定的利润。
但TV和锂电池业务的亏损势头不止,严重拖累集团。
由于是专业的消费电子厂商,索尼的口碑比前两家企业强很多,在一些细分领域不难取得利润。比如专业的影像器材(B2C的微单、摄像机和B2B的专业摄影设备各自贡献80亿OP),收入仅为450亿日元的耳机业务贡献55亿OP。
接下来重点分析日本消费电子企业失败之根源。
不少人把日本消费电子企业的失败归结为保守的策略和在创新能力上遇到瓶颈,但具体到产品,这样的一概而论就经不起推敲。
我们以创新速度相对较慢的TV为例,日本TV的市场份额节节下滑,其暗含的原因有五条:
一、汇率因素,特别是日元兑韩元在早年急剧上升,在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给厂家带来严重冲击;
二、国内市场低迷,日本厂商总喜欢把日本作为利润仓库以支持其海外扩张,但日本的电视需求在市场饱和下不再增加,市场的过度竞争又打击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三、并非没有技术,而是踟蹰不前。日本厂商迟迟不采用LED背光和3D等新技术,产品设计上也忽视消费者的需求;
四、高端市场失守。高质高价是日本产品的代名词,然而在电视领域,韩国厂商为了把持高端市场做出了更大的努力。反过来日商为了扩大销量向低端延伸,日系的高端形象不复存在;
五、缺乏垂直整合。除了夏普外,日本电视厂商皆从外部购入液晶面板,增加了生产成本。事实上日企中也只有夏普的TV业务还能维持小幅盈利。
放到更为宽泛的消费电子领域,日企面临的问题有以下三条:
一、受制于规模。大多数电子产品已经陷入了创新能力下降的怪圈,在技术上实现差异化越来越难。一旦有了新的创新,效仿者就会蜂拥而至,迅速拉低市场门槛。特别是PC和TV,其供应链非常成熟,最终产品只是在厂家处组装而已,技术门槛基本消失,导致全行业的利润率下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唯有规模效应才能维系利润,市场份额较小的厂家如果没有独门绝技将很难独立生存;
二、产业链的自我保护。对于市场已经饱和的行业(如PC),其主要供应链的成员都深知其发展前景会受到终端市场不景气的影响,所以相互之间形成价格上的默契,在市场变动时,其还会优先供应最大的几个客户(如市场份额领先的PC厂家)以确保利益。如此一来大的消费电子厂家和大的部件供应商形成互惠关系,小厂家就会遭受排挤;
三、规避不完的风险。即便面临亏损,日企仍倾向于采取轻数量重质量的保守策略,积极控制成本试图扭亏,然而一旦成本控制失败。两大潜在风险:市场规模萎缩和竞争形势恶化就会左右其前景,企业立即陷入被动。
最后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日企都有了新的利润支柱,那为何不彻底退出消费电子部门呢?
眼看业务年年亏损,但消费电子产品作为与消费者的纽带仍肩负着维系品牌价值的重要任务,长远看能够维持一定的顾客基础意味着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性。
更为现实的问题是退出市场的成本过高,除了裁员开支和资产减记开支外,维持售后和库存处理开支的数目也不小。从索尼出售VAIO的情况看,短期阵痛相当明显(累计近千亿的损失),虽说最终目的是为了长期止血,但如此巨额的损失使得管理层很难给股东和社会一个交代,为了避免成为”众矢之的“,厂家在退出前会三思。
参考资料:Citi Velocity,Standard Chartered,UBS。
— 完 —
本文作者:leon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