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剧情只字未提,无剧透,放心阅读。当然,最好还是先看电影)
1、《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灵感源自于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
韦斯.安德森在一次访谈中说到自己第一次接触茨威格的小说是《Beware of Pity》(《心灵的焦灼》),之后源源不断从茨威格小说中获取灵感,在茨威格自传《昨日的世界》中韦斯安德森看到茨威格对于“最好的欧洲”逝去的悲痛,茨威格用“Europe is committing suicide”来形容当时的欧洲。
1941年在纽约的一次作家宴会上,茨威格演讲中有这样一段。
Zweig came out and said, I’m here to apologise before you all. I’m here in a state of shame because my language is the language in which the world is being destroyed. My mother tongue, the very words that I speak, are the ones being twisted and perverted by this machine that is undoing humanity.
(向所有人致歉,我感到羞耻,是因为我的语言来自于一个已被摧毁的世界。我的母语,我的每一句话,都被这台毁灭人性的机器所扭曲变形。)(随手翻,见谅)
茨威格对欧洲是迷恋的,他在维也纳的生活方式就是当时流行的艺术,早上起来读报,诗歌以及哲学著作。在咖啡厅和剧作家成群结队的交谈,碰撞出新的剧本。他形容那是安全的世界,可以不用考虑身份和护照,全情投入事业及创作,事物也可以极致细化和自由。在茨威格看来,当时欧洲的优雅,就相当于酒店门童也能随时唱里尔克的诗歌那样,直到二战开始,这种巨大文化底蕴的生活,被冲刷殆尽。
茨威格的苦难从一战到二战,从1933年他的著作被焚毁,他本人被迫寓居英国,到1938年奥地利被吞并,他成为无国之人。在《昨天的世界》里他哀叹道:“在最近十年里,结识一个可以使你缩短等候时间的领事馆小官员要比和一个托斯卡尼尼或者一位罗曼·罗兰结成友谊更为重要。”
《旧书商门德尔》里写到,“然而,当世界从疯狂中清醒过来之后,便逐渐地开始明白,在这场战争的一切残暴行径和罪恶之中,最荒谬、最无聊、因而也是最不道德的行为,莫过于把那些完全无辜、早已超过应征年龄、在异国如在家乡那样生活了许多年的和平居民们透起来圈进铁丝网。这些人之所以没有及时逃跑,只是因为他们真心诚意地相信连通古斯人和阿劳堪人都崇奉的优待客人的法律。在法国、德国和英国——在我们欧洲丧失了理智的每一块土地上,人们同样荒唐地犯下了这种反文明的罪行。”
茨威格一生致力于用艺术的方式塑造伟大欧洲的梦以最残酷的方式画上了句号。
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力图再现那个茨威格笔下的“昨日的世界”,那优美的,野蛮的,臆想中的欧洲。
具体的电影中所摘录的茨威格小说中的内容。被收录在韦斯安德森出版的这本
《THE SOCIETY OF THE CROSSED KEYS》
大胆猜测一下,相关书籍是《昨日的世界》《象棋的故事》《邮局女孩》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 。
2、关于电影的细节考据
《布达佩斯大饭店》运用嵌套故事的模式展开剧情同样也是茨威格作品经典手法,在韦斯安德森看来,这种方式虽说略显老套,但对于电影,嵌套故事的模式更便于营造氛围和舞台感。
嵌套故事:读书女孩,中/老年作家,“讲述者”老年zero,古斯塔夫H&青年zero&阿加莎&GB的故事。
电影中的主要人物,古斯塔夫.H,中老年作家都可以说是茨威格的原型,特别是由费因斯扮演的古斯塔夫.H,造型上都尽可能的还原了茨威格。(这一段,出自访谈中韦斯安德森口述)
影片中布达佩斯大饭店原型是捷克Kalrovy Vary的Grandhotel Pupp大饭店。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完全虚构的。以及故事发生地朱波罗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Zubrowka)也是虚构的, Zubrowka是一款波兰伏特加的名字。导演韦斯安德森也提到这种“虚构”是对茨威格笔下“昨日的欧洲”一种臆想化的塑造。暗喻“最好的”时代从未真正有过,在茨威格对欧洲进行批判之前,巴尔扎克,卡夫卡等作家都对欧洲进行过批判,他们在不同的时间线上得出“无可救药的欧洲”这个结论。当然,擅长写人物传记的茨威格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
《布达佩斯大酒店》的布景设计师Adam Stockhausen设计的酒店缩微模型,据说该设计融合了东欧野兽派建筑风格。他同时也是《月升王国》《为奴12载》的布景设计师。
更多Adam Stockhausen关于布景设计和相关电影的内容请直接进这里看专访。
Art director Adam Stockhausen on creating the world of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 The Dissolve
电影中出现的羚羊的造型,也源自于捷克温泉镇Kalrovy Vary的一座雕塑。
电影的拍摄地是德国东部城市格尔利茨,格尔利茨有一座修建于1912百货大楼,现在空置了,被当做摄制组的大本营。
电影中这道名为巧克力花魁「Courtesan au Chocolat」的梦幻甜点是由导演安德森与甜点师Anemone Müller专门为此电影而创造出。据说德国,纽约都有卖,到底是不是,请有志之士鉴定了。
《布达佩斯大饭店》教你如何制作巧克力味的油酥点心
影片中的19号监狱是Schloss Osterstein castle,二战时期被作为集中营,之后改为疗养院。
影片中的天文瞭望塔的原型是瑞士的The Sphinx Observatory。
影片中威廉达福所扮演的角色谋杀律师的博物馆原型是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茨温格宫。(本来写错了,经 @朱笛提醒修改,感谢)
导演韦斯.安德森为了使电影看起来就像是时间线上发生时的电影,刻意调整了画幅。
20世纪30年代 比例1.37:1 1932年ZERO故事开始,他遇见古斯塔夫H。
20世纪60年代 比例2.35:1 老年zero与年轻作家
20世纪80年代 比例1.85:1 老年作家,读书女孩
影片中替代《苹果男孩》的那幅画,注意是替代….也就是这副。是插画师 Rich Pellegrino根据奥地利20世纪表现主义画面埃贡.席勒的画进行的“再创作”。
(为了配合电影的审美,我特意用了娇嫩的粉红色来打码,为了维持画本身的艺术性,我横移画笔尽量不出现几何式马赛克。相信你们也注意到了我这体贴的一面。)
至于《苹果男孩》完全没有拉拉这副有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也就懒得去找了。
《布达佩斯大饭店》平面设计师是Annie Atkins。我是真给韦斯.安德森和Annie跪下了。安德森拍电影的强迫症程度简直是丧心病狂。
首先电影为了重现欧洲图景,摄制组找了两家不同的摄影公司,把20世纪30年代左右的影像进行色彩化,导演组从从海量的图片信息中,查证寻找到电影所需的一切相关的视觉元素,风光,人文,建筑,等等等等细节。
呈现出来的制作效果就是,影片中的图标、硬币、标牌、邮票、纸币、打印机、文具、包装盒、钥匙链、铸铁闸门、玻璃雕刻文字、就连大酒店顶上的铁制LOGO门头都是安德森自己挑了一个20世纪30年代旧的酒店门头进行复刻的。
(虚构国的纸币,图中可以看到坠落的鹰,明讽纳粹鹰徽)
(女孩手捧书的封面,呃,美)
(特制的护照,虽然影片中没有用到,道具组制作了很多备用道具)
Annie Atkins还还纠正当时了A到N之间的字距。而且,电影中出现的报纸,不仅仅是标题,连所有新闻内容也是韦斯.安德森自己写的。
(报纸内容我没读,对不起你,导演)
而且,韦斯安德森还有布景居中对称强迫症,吃药感觉也不顶用了。他的所有电影都是。堪称完美对称狂魔。(我个人又特别喜欢,甚至深爱居中摄影,所以看韦斯安德森的电影,自带2星保底)
强迫症导演,拍出精细到吹毛求疵的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就像一个微观宇宙,或者能工巧匠的玻璃艺术品,精巧细腻,叹为观止。惊叹之余,你又会觉得,这是病,得治啊。
影片中驻扎在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部队应该影射的是党卫军主力部队。影片结尾处出现的部队则是党卫军特别行动队(Einsatz gruppen)又名行刑队。简而言之,这批人是真正的侩子手,他们不参加正面战场的战斗,主要任务就是搜捕逃亡的犹太人,并…..
(所以,古斯塔夫.H和鬼说人话自然是行不通的。至于zero和阿加莎能幸免于难,可能是导演温柔,也可能是别的更为残酷的原因。)
影片中,阿加莎脸上的墨西哥地图胎记,导演没有说明缘由,就连阿加莎扮演者Saoirse Ronan自己也不明就里。不过可以肯定,强迫症患者无目的设置这样的环节绝对是不科学的。
电影中的主色有,粉,黄,红,蓝,黑,白,紫。有一个澳大利亚据说挺牛掰的色彩分析师断言《布达佩斯大酒店》将使紫色成为2015年风靡世界的主要流行色。
最后。豆瓣公众号的推送已经列举了《布达佩斯大酒店》相关的七部电影,我看了。内容里并没有说明相关的原因,仅仅是电影名和简介,可能还有遗漏。
做点补充,非官方结论。仅供参考。
~刘别谦《街角的商店》:大部分东欧的元素,如糕点包装盒,包装绳,LOGO等。
~刘别谦《你逃我也逃》:叙事方式和喜剧营造上有可能受刘别谦综合影响大,硬要和《你逃我也逃》联系起来显得有些牵强。黑色幽默境界上,《布达佩斯大饭店》也没有达到这个高度。
~雅克贝克《洞》:影片中古斯塔夫.H逃狱的一段与《洞》的关联是非常明显的。
~古尔丁《大饭店》(1932年),影片开始年轻作家入驻布达佩斯大饭店后对于人物的描写营造的群像是主要关联部分。
~卡罗尔.里德《开往慕尼黑的夜车》,山地缆车部分。
~希区柯克《贵妇失踪记》,火车部分。
~萨卡.奎特瑞《骗子的故事》,掌柜古斯塔夫.H的部分台词的感觉,以及对待女伯爵D的情感是有所指涉的。看一下《骗子的故事》的台词,““不知是胆怯还是勇敢,我拼命逃离那个仿佛是我命中注定的尤物,当然,我难免心中有一丝悲伤,也许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她是我真心所爱”。
~英格玛.伯格曼 《沉默》, 对于酒店走廊,大厅等拍摄视角,基本可以确认是相关的。
至于豆瓣APP提到的《致命风暴》《好心的仙女》《红楼艳史》,很遗憾没看过,有能力的朋友再补充吧。
3、再写两句评论。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高度个人风格化的韦斯.安德森的电影,有人说这就是改头换面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而事实上《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是韦斯.安德森对自己人生的影射,虽然在电影中同样也致敬了塞林格,菲兹杰拉德等人。
韦斯.安德森的电影更注重人物塑造,影片中的人物都是脸谱化的,而他对于故事进程的掌控,似乎不尽如人意,片段式跳跃的画面甚至让剧情显得有些艰涩。不知道是不是导演刻意为之,希望使观众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他设置的种种图像化信息和精妙对白中。
浓重的色彩、出色的剪辑、绝妙的摄影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整个电影看罢,仿佛闻到纯正的法国香水,尝到门德尔点心的香甜,感受到那蕴藏在凋零废墟中的优雅欧罗巴。故事说了什么,不重要了。
可为什么要用这样嵌套方式来讲述《布达佩斯大饭店》?从叙述的连贯性上,电影可以用zero的口吻来进行回忆,开头/片尾的女孩并不是必须存在的。
” Why a story within a story within a story within a story? ”
安德森自己在采访中说,这也是因为茨威格惯用这样的方式。
我偏执地认为(很少偏执),安德森这么设定是蕴含了情感克制和明显的自谦,当一个故事从亲历者到讲述者到转述者,再到观者的眼中形成认知,那个亲历者的世界是否还能被完美再现?又或者故事经过反复的美化,早已脱离现实的意味,演变成一个真正臆想中的伟大图景?
《苹果男孩》,被奉为无价之宝,古斯塔夫这样形容它,“骚客之诗,意蕴无穷,然难言其秒”,而当古斯塔夫站在画作前向zero介绍时,遣词却出奇的平淡,“金发,光华,皮肤雪白,像牛奶那样,对,这是杰作。”而影片的最后,这惊世巨作就这样歪斜着挂在行将就木的酒店大堂里。
伟大的艺术,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理所当然不同的认知,对于其的价值判断更是大相径庭。
有人评论,古斯塔夫H是茨威格的原型。我有不同看法,讲述者Zero是茨威格,古斯塔夫H和布达佩斯大饭店是茨威格笔下“昨日的世界”,影片中裘德洛扮演的作者是韦斯安德森,而捧书的小姑娘,是我们。(这一段,是我个人的偏执理解,仅供参考)
Zero在影片结尾与那个布达佩斯大饭店同眠的行为也与茨威格如出一辙。姓名也是Z,而且同时Zero也是证件问题的亲历者,这都与茨威格本人的经历吻合。
最美不过书,我们作为读者,手捧粉色《布达佩斯大饭店》,看到了韦斯.安德森作为一个重述者理想的欧洲,看到了茨威格笔下那个消失的世界。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温暖的,它并没有描绘战争的残酷和亲历者们的悲惨境遇,它把这份凝视深渊的厚重留在了茨威格传记和小说中。大概韦斯.安德森唯一的奢望,是经由他的电影,更多的人再一次回顾那段历史,再一次与这个即将被世界淡忘的传奇作家重逢。
暮年ZERO说,“说实话,我想他的世界早在他涉足前便已经消失殆尽。但他用神奇的光辉,留住了那份幻像。”
最好的致敬,最好的影片诠释。
完。
哦哦,忘记问题的后半段了,嵌套故事的话,《了不起的盖茨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妙笔生花》 都能算是这一类型的电影,可这样分类《布达佩斯大饭店》也不是很妥。最好就单独来看待,因为它真的很独特。
— 完 —
本文作者:old sai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3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为什么一些艺术家称「不敢看」自己已经创作完成的作品?
安迪·沃霍尔的作品美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