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_胡雯雯 插画_李晓倩
拉链
在你“咻”一声拉起夹克衫、手提包开口、连衣裙背上等各种拉链时,有没有想过拉链发明之前,人们是怎么对付这些东西的?那时,大家每天都得花大量时间跟绑带、钩子、扣子、扣眼等做搏斗,并绞尽脑汁地试图发明出更简便的组合方式。
19世纪末,美国机械销售员怀康博·裘德森(WhitcombJudson)再也受不了了。因为当时很流行一种高筒靴,但他每次穿的时候都要花上半辈子时间来绑靴带,非常令人崩溃。于是,裘德森开始尝试用两排布满扣在一起的“牙齿”的带子来代替绑带,并把这种配件缝在了自己的靴子上,取名“紧扣锁(clasp-locker)”。不过,这跟今天的拉链还有点距离,它们粗大、笨拙而且容易卡死在布料上,又常常莫名其妙地绷开,所以面世后并没有得到太大推广。直到裘德森在1909年去世,他也没听过Zipper的大名并看到它的成功。
1906年,从瑞典移民美国的吉德昂·桑贝克(GideonSundback)进入了裘德森创办的公司(即现在大名鼎鼎Talon拉链公司)。桑贝克凭借过硬的技术,以及厂长女儿的青睐(后来娶了她为妻),顺利当上了公司的首席设计师。1911年,桑贝克的妻子不幸去世,他从此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并在1913年冬天成功改进了裘德森的“紧扣锁”,推出了第一款现代拉链Zipper。
桑贝克主要改进了拉链的耐用性和流畅度:用延展性好的纺织带做背布,每英寸拉链的齿牙数量,从每隔6.4毫米一个增加到了每2.5毫米一个,并用滑块将它们组合在一起。1917年,桑贝克申请了专利,并开发了量产拉链的scrapless机器。
这种装置真正被大量推广,则要等到一战期间。美军将它们缝到了军服和军靴上,尤其是海军的服装,这样士兵们就能迅速穿好全套服装了。战后,这种方便的配件迅速在民间传播,越来越多老百姓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服装、鞋子和其他产品上,时尚界的设计师们也开始做起了它们的文章。到了今天,我们似乎难以想象没有拉链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不锈钢
一战时期,英国军队发现士兵们的枪有个大问题:在高密度重复射击时,枪管会因为子弹的摩擦和热量而扭曲变形。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英国军方委托英国Brown-Firth研究室的亨利·布雷利(HarryBrearley)研制更坚硬的合金。
刚开始,布雷利尝试在钢里面添加铬,但并不太成功。他把制造出的合金废料扔到院子里的垃圾堆上,结果发现,过了很久之后,这些铬钢废料居然一直没有生锈。尽管布雷利最后也没为军方解决枪管问题,但他从此发现了不锈钢的秘密配方。
1913年,布雷利以Staybrite的牌子,向市场推出了不锈钢。1915年,布雷利申请了专利,并拉来赞助,与几个发明家一起创立了美国不锈钢公司(AmericanStainlessSteelCorporation)。
不锈钢最初被用于新式飞机引擎。战争结束后,又被餐具和医疗器械制造商看中,从此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1929年,在大萧条来临之前,美国市场上已经售出了超过25000吨不锈钢。它在国外也非常流行,比如,当年伦敦的Savoy酒店就用它来打造大门外的遮蓬。
茶包
虽然传统茶客并不认可茶包这种喝法,认为其既不风雅,也难以喝出茶的原味,但这并不能阻挡茶包的普及。
1904年,纽约茶叶商人托马斯·苏利文(ThomasSullivan)为了节约推广成本,将碎茶叶分成一个个小堆,装在真丝小袋里供顾客试尝。收到这些古怪的小袋子后,一位顾客将它直接丢进了烧开的茶壶里,发现效果还挺不错,清洗起茶具也方便多了,于是跟苏利文订了更多茶叶。茶叶送来后,顾客发现这些茶叶是散装的,并没有像样品一样包进小袋里,大为不满,要求换包装。从此,越来越多顾客要求苏利文卖给他们小袋泡茶。这位商人嗅到了商机,将丝绸换成便宜而且透气些的纱袋,大量生产袋泡茶,由此获得了不菲的利润。
一战时期,德国Teekanne公司借鉴了这个创意,为前线战士提供装在小棉布袋里的茶包,并称它们为茶叶弹“teabombs”。虽然棉布多少影响了茶叶的风味,但这种做法受到了很大欢迎。也为茶包日后的普及埋下了伏笔。
后来,茶包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流行,它的材质和形状也得到了各种改进:棉布被换成了热封粘合的滤纸袋、尼龙布等,形状也花样百出,从单纸袋状变成了折叠双袋状、枕头状、圆形和金字塔形等。所有这一切,都只为了一个目的:减少包装带来的气味,让茶叶得到充分浸泡,提供更令人愉悦的喝茶体验。
卫生巾
从古代开始,如何从容对付月事的光临,一直是妇女们头疼的事情。从古埃及用的纸莎草、动物皮毛,到近代人用的布带、海绵,她们始终没有找到太优雅的解决方案。
直到1914年,美国一家叫金伯利(Kimberly-Clark)的制纸公司在考察欧洲纸浆厂和种植园时,发现了一种名为Cellucotton的纤维材料。它吸水性比棉花强五倍,而成本还不到棉花的一半。金伯利公司将这种材料带回美国,注册了商标。美国1917年宣战后,该公司立刻以每分钟380-500英尺的速度生产用Cellucotton做材料的医用敷料棉垫,并大量投放战场。在棉花急缺的战时,这种敷料受到了极大欢迎。
法国护士们最先发现,这种吸水力强,柔软洁净的纸垫除了给伤员包扎外,还有更妙的用途。英国和美国的护士也迅速跟起风来,用它解决每月的个人卫生问题。
战争结束后,金伯利的医用敷料卖不动了。公司从军队手上回购了成吨的敷料,开始琢磨卖给谁好。1920年,金佰利公司正式推出名为Kotex(cotton棉花+texture质地的合音)的卫生巾。它是用Cellucotton纤维加细纱布,由威斯康辛州一座木房里的女工手工生产的。
可惜,Kotex一开始的销路并不好。因为大众媒体不愿意刊登它的广告,姑娘们也羞于跟商店售货员买这种产品。金伯利公司只能说服商店在柜台放个钱箱,让女顾客们偷偷地自助购买。直到1926年,美国蒙哥马利百货首先打破禁忌,将Kotex卫生巾摆到了货架上,它才光明正大地成为了一种正常的日用商品。
紫外线灯
1918年冬天,在饥寒交迫中,柏林一半的儿童都患上了佝偻病。这是一种专门袭击低龄儿童的疾病,让他们骨头发软、肌肉松弛,严重的还会产生骨骼畸形,影响呼吸消化系统和智力发育。当时,人们对这种莫名的疾病一筹莫展,都以为是营养不良引发的。
当时,一位名叫科特·豪钦斯基(KurtHuldschinsky)的儿科医生发现,患上佝偻病的小病人脸色都非常苍白,似乎长期缺乏日照。于是,豪钦斯基做了个有创意的实验,他让四位年轻病人每天照发出紫外线光的石英汞弧灯。慢慢地,几位病人的骨骼越来越强壮。1919年夏天到来时,他便让病人们全部坐到门廊上晒太阳,结果病人们好转得很快。
豪钦斯基将研究结果发表在了专业期刊上,得到热烈的反响。在阳光稀少的日子,德国各地的孩子们都开始接受紫外灯照射。德国德累斯顿市的儿童福利部门甚至把街灯都拆了,换成紫外线灯来治疗儿童。
当时,人们并不明白紫外线是怎么在人体内发生作用的。后来研究者才发现,紫外线的照射能促成人体自然合成维生素D,而这是决定钙能否被吸收和利用的重要角色。对于肤色浅的人来说,照射20分钟太阳,就足以让人体内的维生素D达到平衡状态,多余的维生素D则会降解掉。肤色深的人则要多晒3-6倍的时长。
防毒面具
1915年4月,德国军队在比利时Ypres战场上首次使用了毒气弹,这种杀伤力巨大的武器让联盟军苦不堪言。一开始,士兵们只能靠尿湿的布片或手帕来抵御,效果可想而知。在这种紧迫形势下,来自纽芬兰的医生克拉尼·麦佛森(lunyMacpherson),开始研发能过滤毒气的装备。
麦佛森以德国俘虏戴的头盔为原型,增加了一片帆布做的头罩,上面有两片可视窗和一根呼吸管。整个头盔事先用化学物质处理过,能吸收毒气弹中的氯气。再后来,它又得到了改进,用软管连上了一个装有毒气吸收材料的锡罐。这是全世界第一款头盔式防毒面具,很快便被英军采用了。
后来,军方又开发了给军犬、军马专用的防毒面具。
同期,另一个人也在琢磨毒气的问题,他就是英国化学家哈里森(EdwardFrankHarrison)。哈里森很小的时候就对化学药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14岁开始先后赢得过不少奖项,后来成为了一所实验所的所长。一战爆发后,45岁的他怀着一腔热血去参军,结果因为年龄问题被打发回来。1915年,德国开始用毒气弹后,由于自己的化学特长,哈里森终于被招募到英军的队伍中,寻找对抗毒气弹的方法。
哈里森构思的是一种盒式呼吸器,同样由头盔加帆布面罩构成,有两个可视镜片和一根呼吸管。47岁时,哈里森患上肺炎去世。一周后,一战宣布结束。战后,丘吉尔给哈里森的遗孀写了封致谢信:“多亏了他,我们的军队才能在德军的毒气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他本因自己的功勋被升为准将。”
到了今天,防毒面具早已被应用在各种行业,材质也得到了不同的改进,但其基本原理和外形还是跟它们的老祖宗差不离。
飞行降落伞
降落伞的概念,传说公元九世纪的时候就有了,是阿拉伯人最先发明的。1485年,达芬奇在米兰画出了降落伞的草图。三百多年后,法国发明家布兰查(JeanPierreBlanchard)穿着降落伞从破裂的热气球上跳了出来,并成功着陆(他几年前曾让狗穿着降落伞跳下去做过实验。)。然而,直到一战前夕,飞机上都是没有配备降落伞的,如果遇到事故或被击落,飞行员只能悲壮地跟飞机共存亡。
斯洛伐克发明家斯蒂芬·巴尼克(ŠtefanBanič)改变了飞行员们的宿命。他出生于斯洛伐克的Neštich,移民到美国后,一直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煤矿当工人。1912年,他目睹了一架飞机的坠毁,深受震惊,决心发明一种能让飞行员逃生的降落装置。
由于飞机的体积狭小,巴尼克设计了一款可以直接穿在飞行员身上的降落伞,就像个提到腋下撑开的大伞裙。1913年,他亲自穿着降落伞,爬到华盛顿美国专利局对面一座15层楼的顶部,跳了下去,没事!于是他申请了专利。1914年,他又亲自从一架飞机上跳了下来,还是没事!于是,巴尼克将专利捐赠给了美国军队,在一战中挽救了许多美国空军飞行员的性命。
飞机通讯
一战开始时,前线的通讯方式非常有限。那时候已经可以用电话通讯了,但前线的电话线缆经常会被大炮或坦克打断,德国人还发现了窃听英国电话的方法。至于其他手段,比如骑马或摩托车的传令兵、信鸽、信号灯、旗语甚至是传令狗等,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因此上了天的飞机,更是孤立无援,飞行员们的通讯方式非常原始,只能靠打手势和喊叫跟地面或其他飞行员沟通。
美军和英军决定改变这种局面,先后研发起了飞机上的双向无线电联络装备。其实在那时,无线电技术已经存在,但装备都笨重得很,用起来很不方便。
1916年,英军在布鲁克兰和比金山的研究首先有了突破,飞行员之间成功地互发了第一份电报。1917年,第一次有飞行员将声音从天空传送到了地面控制台。
历史学家斯托勒(KeithThrower)在论文“BritishRadioValves:TheVintageYears-1904-1925”中写到:“在早期,人们尝试在飞机上安装无线电话,但是受到了引擎噪音的严重干扰。后来,带有内置麦克风和耳机的头盔发明后,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战争结束后,这种技术迅速投身民用市场,让空中交通也能像地面上一样方便地管制了。
冷冻血液库
一战时期,由于失血过多而死去的伤兵不计其数。
1915年,纽约的路易森医生发现,柠檬酸钠能够防止鲜血凝结变质,这让间接输血得以实现。同年,查理德·威尔医生又发现冷藏能让鲜血保存更长时间。
在前线的美国军医奥斯怀·罗伯森琢磨,要是能让伤兵大量运来前,储存足够的鲜血,那就能救更多人了。1918年,在西线战场上,他用柠檬酸钠和葡萄糖让鲜血品质稳定下来后,成功地用冷藏保存了21天的血液,挽救了手术病人的性命。从此,第一所血库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