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想了解的,前年去了百老汇,上周又刚从西区回来,基本上都是去看各种音乐剧,加上跟当地的从业人员聊。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有更多的牛人来补充。

首先,从市场和创作的角度来讲,这两个地方基本上代表了音乐剧创作的最高水准和最成熟的市场典范。但要说不同,也还是有很多的。

80年代纽约一家叫Mutual
Benefit的基金在调研后认为在西区开发新的音乐剧要比在百老汇便宜得多,风险也要小很多。主要原因有三,第一,西区有相对的成本优势;第二,西区的评论界要更分散,比如在当时西区有20多家主流的媒体在评论界有话语权,而纽约只有3家,换句话说,如果这3家都不喜欢你的作品,基本上就死定了,因此在西区,评论界对观众购票的影响要小得多;第三,英国的剧场受众更成熟,从小就有观剧的习惯。

Mutual Benefit基于这样一些调研结果,投资了他们在西区的第一个剧,麦金托什的《悲惨世界》,跟麦金托什和RSC各占1/3的投资额,当然投资权益有很大不同,这是后话。这里说一个小插曲,1985年10月当这个剧在西区的Barbican
Theater首演之后,西区的主流媒体在首演第二天就纷纷发表了评论,虽然媒体数量众多,但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差评。以致于老麦第二天就召集了投资人开会,问大家是不是想要收回投资,而且正开着会,韦伯就打来的电话说评论太差,几乎不可能让《悲惨世界》去原先预定好的韦伯的Palace
Theater驻场演出。(有点跑题了,只是想说,好作品的诞生真是一把辛酸泪呢~)

后来他们又参与了《剧院魅影》,《西贡小姐》,《富丽秀》等作品的投资和这些作品在纽约的上演。

基本上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是被纽约媒体称之为“英国入侵”(British
Invasion)的时代。因为成功的路径几乎都是把西区的作品拿到纽约上演,反过来则很难。但也有例外,比如92年的托尼奖最佳音乐剧《为你疯狂》就成功地在西区落地,并一举获得了93年的奥利弗奖。

在那之后,随着英镑对美元的日渐强势,以及纽约本土创作的优秀剧目越来越多,这样的格局也在不断发生改变。《金牌制作人》在西区的大获成功让西区人大呼,是不是“美国入侵”(American
Invasion)的时代到了?而随着《火腿骑士》《坏女巫》,包括近几年的《摩门经》,《曾经》等音乐剧的进入,着实让西区人开始坐立不安了起来。

其次,百老汇跟西区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是创作环境的不同。百老汇之外有外百老汇甚至外外百老汇,这种结构的好处在于有源源不断的创作血液流入,比如百老汇音乐剧《Q大道》就是从外百老汇一路杀进百老汇并且夺得了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奖的。而西区基本上就只有西区的40多个剧场,而这些剧场又是由韦伯,麦金托什和ATG三家公司把控,一个新的剧能不能上线,基本上由剧场方说了算,这一点近些年非常受媒体和创作界诟病。而近几年很多的大火的剧,比如《玛蒂尔达》的出品方也是RSC,大公司往往追求大投入大产出,为了尽可能降低风险,作品也多改编于成熟的小说或者电影。比如前面提到的《玛蒂尔达》,比如《查理和巧克力的工厂》,比如《舞动人生》。创作者的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当然针对这样的情况,也有像Musical
Theater Network,Mercury
Musical Development等机构以及大大小小的戏剧节在鼓励新的音乐剧作品的诞生,老麦之后也有新的一批年轻的制作人在快速成长起来。(总之问题多多但前途是光明滴~)

最后,关于作品本身,不论是从西区到百老汇还是反过来,都会根据当地的语言(即便都是英文,英语和美语的表达还是有很多差异的)和文化做相应的调整,比如《Q大道》到了西区,就把剧中人物Gary
Coleman(美国的过气童星)换成了一个英国的过气演员,并由男演员来扮演,由七幕人生出品的中文版中也有相应的本地化处理(此处为广告植入,咔咔~)。又比如《玛蒂尔达》在百老汇上演前就由西区原班主创跟百老汇的主创团队一起讨论将剧中很多英式表达改为美式表达,据说Tim Minchin还为此专门做了一些小的再创作。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当地的市场和文化做得相应的改动,入乡随俗嘛~

— 完 —

本文作者:杨嘉敏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4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儿童剧和音乐剧的演出如何做推广?
美国电影演员和电视剧演员真的隔行如隔山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