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个普遍存在的误解就是“私有”这个概念。“私有(private)”这个词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在资本主义国家这两种经济制度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私有企业”意味着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是相对的两个概念。在社会主义国家,“私有”的意思就是“非公有”,”私有化“对应的是”国有化“
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与“私有企业”对应的是“上市企业”,即“私有”的意思就是公司的所有权(股权)为个人拥有,政府没有参与,且公司不对公众开放交易其所有权(股权)。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私有化”对应的是“公开上市”。

举个栗子,撒切尔夫人被誉为“私有化女王”,在她执政期间英国很多巨型企业被私有化。在1987年,英国航空公司完成了私有化,但并不是说英国航空在1987年被某个人买下来了。英航仍然还是有一大批股东,不过其股票交易就不公开运转了,想交易必须与持股人一对一谈判,而不是去证券交易市场挂牌买卖了。

搞清楚以上两点就会发现,“美联储为私有”这句话并不是我们很多人脑补的“美联储为某个人所有”,而只是说这两个意思:

  1. 美国政府不拥有美联储
  2. 美联储不公开交易其股权

关于美联储和联邦储备法的相关内容,楼上 @许先杰 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

而至于美联储为什么为现在这个样子,有这几个原因:
一是由于美国从建国以来两百多年政府、财团、群众之间不断博弈的结果。这个可以回去了解一下美国的金融史。
二是“中央银行”这样性质的机构在那时候被英国玩坏了。政府通过不断折腾货币的发行来解决财政问题,甚至产生了“Seigniorage(铸币税/君主特权)”这样的称呼。统治者通过控制货币的发行,让民众手中的货币贬值来达到无形中将民财收归国库的目的。美国建国那会儿,对凡是象征统治者特权的东西都相当过敏,这中精神可以通过权利法案(就是宪法第一到第十修正案,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允许拥有枪支的那条)去深刻体会一下,所以不大可能成立政府性质的中央银行去刺激为了自由漂洋过海来到美洲大陆的人民。
三是美国向来强调的“Check and Balance(制衡监督)”。美国政府也并不是对美联储完全没有掌控权。美国政府掌控着美联储的人事任命大权,而美国国会也掌控着美联储的监督权,所以美联储也并非等同于美国其他的私有机构,少了很多私有机构应有的行动自由。而反过来,美联储为代表的美国银行家们也通过美联储的货币发行权,有机会来制衡美国政府。这样相互制衡最符合美国宪法精神、以及美国人向来不信任政府的习俗了。

>>>>>>>>>>更新分割线<<<<<<<<<<
有人非常在意第三条里面”Check and Balance”是否有效,比如美国总统有人事任免权,但这到底是不是一个形式?美国国会对美联储的监督是不是个形式?这种问题着实很难直接给出一个“是”还是“否”的回答。因为美国总统本人、美国国会议员也是财团的利益代言人。美国总统如果要求美联储做什么或者美国国会要求美联储做什么,应该就是一大批财团在要求美联储做什么,美联储不会无视这些要求背后的力量。同理反过来,美联储的决策也不会轻易被总统或者国会推翻。有人认为这样和风细雨的制衡毫无意义。不过我觉得,“Check and Balance”最精华的地方不是政治天平其摆幅大小,不在于其摆动得激烈还是和缓,不在于两边各是一座泰山还是各是一片鸿毛,而在于这架天平是平的。

— 完 —

本文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4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国内的私人银行是怎样获取客户的?
为什么国际顶尖外资银行,不在中国开设私人银行部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