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到的一篇关于平台的阐述,原文的阐述有点碎,这里整理出来一些要点。
Platforms enable interactions with a minimum of fuss and bother
平台降低了内容生产、分发、消费、分享的成本。消费者会使用那些让他们随时随地并近乎完全免费的消费内容的服务,从而让这些平台变得非常流行,进而成为生产者分发内容的最佳途经。内容对于平台仍然是王道,但是,内容生产者却不一定获得最大的收益。每一次新的平台出现的时候,利益分配的规则就会改变。对于消费者而言,价值不仅仅是内容本身,更是使得内容以适当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和价钱出现的服务。
Platforms create value because of the “networked content” rather than with the “broadcast content”
「网络化的内容」与「广播式的内容」的区别在于平台上的每个用户是如何交互的。对于「网络化的内容」而言,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互呈现网状的结构,每一段内容都是一个「社交对象」(Social Object),平台需要这些「社交对象」来吸引用户,用户围绕这些「社交对象」进行互动,比如:评论、打分、编辑或者分享给其它人,由此产生出新的「社交对象」来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平台。相比来看,「广播式的内容」的组织方式是树状的,就像早期的 Yahoo 网站目录,或者传统的图书馆。
To a platform, “everything is a node on the network”
早期的电信公司是 Telco 1.0(Telco = Telecommunication Company,即电信公司),提供了联系人的目录,并允许通过文本、语音等形式的节点间通信。微软是 Telco 2.0,提供了商业环境下的联系人目录、分组、会议邀请、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等功能,让办公室里「内容传输」更加简单,但是没有成功的进入办公室之外的生活。于是 Facebook 成了 Telco 3.0,真正允许人们围绕内容进行互动,所有的交互都会使内容本身变得更加生动和相关,使得整个平台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非线性的内容流。
As everything gets connected, the platforms that will succeed are the ones that get “netness”
按照 Netness 原则,事物之间的连接越多,它们就能工作得更好,原子和比特的世界最后会融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的潜力和未来的机会。
In 2014, platforms will start to focus on filters
世界上并没有「信息过载」,只有「过滤失败」。2014 年的平台将会进一步个性化信息流中的内容,时间、地点、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每一个因素都会成为「过滤器」的输入信号,最后每一段内容都有个性化标识,每一段内容都通过网络中的用户而相互连接。
— 完 —
本文作者:张宁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