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控来参一脚。
关羽是整部《三国志》正史里唯一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人。注意,是唯一。这种战绩在历朝历代的史书里都是罕见的。“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这一段虽然因陈寿文采平淡而无味,但细看实则惊心。这种神勇和判断力,在三国正史中除了后来的文鸯踹营,再无可媲。
附:《资治通鉴》:“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其实我有点怀疑这段,砍一百人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好吗,个人觉得资治通鉴有些武将单挑的描写不能全信。但《三国志》是几乎零想象的史书,这段关羽的描写可以说冠绝全书)
《英雄记》里说道,吕布和郭汜单挑,只是刺伤了对方。但三国志里屡次提及吕布,都有以勇而称的说法,追兵不敢近身,不可能是浪得虚名。不过话说回来,吕布是三人中最接近士大夫阶层的人(以主簿出身,事丁原、董卓,亲王允),所以同样武勇,更容易得到士大夫们的交口称赞,未必说明一定是三人中最强的。例如后来的关羽成为蜀国重臣后,立马在士大夫中变成了“熊虎之臣”“威震华夏”。
赵云是侍卫队长。这个职位武功不高是不可能的。但是事实上赵云是个很谨慎的人,他在的时候对刘备动手的情况几乎没有。这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他的能力:因为真正的高手不仅空有一身武力,一定是保安计划做得很详尽的才对(看看反面典型典韦同学)。@dizzarz 同学说得好: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此外必须要说一句:正史里,赵云也绝非仅限于侍卫之才,宠辱不惊,智勇兼备,统兵退而不乱,空城有勇有谋,俨然大将之风,不是许褚典韦周泰之流能比肩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赵云没有世家或者豪族背景,也不是刘备关羽等新贵创始团队核心成员,他从没有朋友像推荐诸葛、庞统一样宣传他的事迹。在三国时代,没有这层士大夫人脉就不可能站在历史舞台的中央。但他用自己才干证明了:平凡出身的将士,也毫不逊色于那些杰出的士族子弟。
———————————
其实,赵云在蜀国未必顺遂,也许更多是小心在夹缝中生存。众所周知蜀国内部士大夫阶层中,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的明争暗斗,而刘备又是出了名的门第观念极重(打皇家旗号就是讨好士大夫寻求支持)。在这种情形下,赵云至死的官职都不算高。事实上,在蜀国内部,能得到重用的,要么是一起创业的核心,如关羽;要么是显赫的士族出身,如诸葛;最次也得是一直跟随自己的部曲,如魏延。赵云这么一个既非“恩若兄弟”又没有世家人脉的投奔者,在刘备眼里,恐怕只是昔日故人处的一个专业人才而已(诸葛比刘备更讲出身就不多说了。三国里真正用人不拘一格,只有曹操做到了)。
对于有人对曹操和刘备用人水准的讨论, @鬼狂歌 的一句话非常赞同:知人优劣(刘备)可与曹操为伯仲,得人死力更胜曹操,但用人得宜比起曹操就差远了。
不信且看史书上两件事:一是博望坡,赵云擒获同乡夏侯兰,为其求情免死,之后为避嫌几乎不与其来往;二是新定桂阳之后,赵范为其推荐自己的嫂嫂为妻,赵云不肯收,后来赵范逃逸,也就没有牵连赵云。这些过于谨慎的行为,除了换来史家的称赞之外,我想更多是一个寒门出身,经历坎坷又无背景的将领多年来在一个讲究门第出身的职场的生存策略。这样的地位和境遇,谈何与关羽、吕布 PK?后两者大概做梦都不会想到,千年之后,刘备身旁那个默默无闻的白袍侍卫队长,竟然成为和他们并驾齐驱,甚至名声更胜一筹的三国时代的象征吧。
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另一种公平。
演义就另说了。罗贯中不是个好数值策划,《三国演义》里武将平衡性为差评,没啥好讨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