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技术实现稍微窄了点,看看文档就知道了,写不了几个字,来说点高、大、上、的:
这得从PC互联网时代开始,PC互联网大家都知道是Web/Internet,在这个时代里的核心元素很简单——超链接(hyperlink)。超链接现在已经像日常生活中水电煤一样,成为了Web的底层基础,成就了一个个站点,成就了搜索引擎(Page Rank),成就了浏览器等等。
我们再来看看移动互联网,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PC互联网的载体:迄今为止上百万的应用(也就是App)大行其道,和App平级的浏览器不再霸占着用户的唯一入口,PC时代的搜索引擎在失去超链接的魔力之后也苦苦展不开拳脚。然而各种数据和信息依然保持着非线性的爆炸式增长,搜索行为做为人们过滤信息的有效手段在移动互联网肯定还是一个刚需。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时代必定会出现类似Google这样的角色,会是豌豆荚么?如果是,那么豌豆荚第一步会做什么?
豌豆荚的”应用内搜索技术协议“申明兼容Google的App Indexing标准。我们就来看看Google的App Indexing是什么。App Indexing归纳成一个词来说就是web2app。Google希望通过利用自身强大的搜索优势将Android上的App与Web上的搜索结果连接起来,点击web页面上的搜索结果可以直接打开手机上的应用,这样就创造了一个Web2App的流量通路,中间的桥梁就是Google系应用(包括Google搜索,Chrome等)。
App Indexing的思路是不错,但依然是PC时代思路的延续,依托的是Web端的广告来把Android上的流量给变现,那些有网页版产品的App可以继续使用AdWords、AdSense,持续做好SEO,而对于那些只有App没有网页版的产品来说,App Indexing是明显照顾不到的,这些产品数量应该还不少(大家可以想一想有哪些),比如豌豆荚给的“饭本”就是一个例子。
所以豌豆荚推出“应用内搜索技术协议”虽然兼容Google的App Indexing,但从覆盖目标来看侧重点应该是上述没有网页版产品的App。在这个场景下,豌豆荚充当着移动端“Google”的角色,把各个App类比为一个个的“站点”,超链接则是这次发布的技术协议的内容。
至此,豌豆荚迈出了它向移动端Google概念转变的第一步。后续第二、第三步需要通过搜索流量来吸引大量的App加入,再往后考虑到变现和商业模式,也是大有机会。做分发渠道的都知道,App的每一次打开(算成一次激活或者活跃)都是值钱的,简单粗暴一点,直接套用百度模式,完全可以通过搜索关键字来竞价排名,以后做App的各位就不用担心活跃度死活都做上不去了,拿着软妹币向豌豆荚买“活跃”就可以!
话说回来,其实豌豆荚做的应用内搜索,BAT三家都能做,再宽泛一点,移动端任何用户量大的超级app都有机会,其本质不就是一个搜索框+结构化的内容协议么,当然豌豆荚本身就一直做内容分发,现在华丽转个身更自然一些。
PS:三个月前我简单写了点关于Google App Indexing趋势的blog,还是很高兴能看到豌豆荚在国内做出一些实质性的动作,文章链接:谈Google App Indexing的趋势
— 完 —
本文作者:王明雨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9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为什么豌豆荚推出豌豆荚应用搜索,前景如何?
应用汇和豌豆荚闹出了什么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