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阐释一下我的观点:

1.随着观影群体的膨胀,不同喜好的观众看同一部电影成了正常现象,这造成了同部影片口碑两极化的重要原因。

2.对于电影制作方而言,制作一部迎合大众口味的电影是一个很讨巧的办法,能够获得票房与口碑的最优。

3.舞台艺术上,由于市场容量有限、市场细分完善,可以容纳不同类型的舞台作品;互联网视频则面向几乎所有受众,其接地气的程度最高。

4.在迎合大众口味的基础上,相信制片人对市场的敏感,以及导演对艺术的打磨,足以制作出一部接地气而不失生命力的好作品。

看到大家把讨论的重点都放在了电影上,让我这个做舞台艺术的人真是羡慕。如今,随着一大批国产卖座电影的出现,“接地气”这个词被更多的人提及。不管大家怎样讨论,都避不开一个现象:电影的飞速发展使得观影和八卦一样成了大众日常重要的谈资;观影群体的膨胀造成了不同口味人群看同样的电影而后发生观点上的争论。

不管是片方还是观众,能拍出一部大家喜闻乐见的“接地气”影片,票房飘红、口碑上佳,你好我好大家好,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样一个理想的模式下,大家依然有很激烈的讨论,我相信所有的讨论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做电影应该迎合消费者与引领消费者。

30多年前的少林寺,创下了超5亿人次的观影,因为他引领了动作片的潮流。

今年四五月上映的一些回忆、青春题材的电影,票房和口碑也很不错,因为他迎合了近几年青春和回忆题材火热的现象。

对于电影制作人员而言,结合当下热门话题,制作“接地气”电影是一种很讨巧的方法。

但是,一种模式或者一个主题总会有消耗殆尽的时候,这时需要创造全新的消费点。

作为一个姜文的忠粉,我一直很赞同他的观点:艺术创作必须集权。一部迎合观众的电影票房和口碑不会有太大风险,但一部逼格高耸入云的电影,要么被捧为神作,要么被骂到烂大街。

在网络上热播的各种微电影、自制剧,其接地气的程度其实要远高于任何一部院线电影。这是因为它们所传播的平台是一个几乎完全开放的网络,所有能上网的人都可以看到,相比起电影还要掏电影票,网播剧“零消费”点击决定了它们要更加迎合大众的喜好,毕竟,它们面对的,是一个上亿的群体。

相反的,舞台剧由于其形式和票价等因素的制约,决定了它们受众的狭小,因此其受众细分的程度也足够高。孟京辉可以大胆尝试各种实验话剧、《简爱》也被多次搬上舞台久演不衰,这些都因为它们的受众足够细化。喜欢开心麻花的我,基本上不会花几百块去看一部歌剧;而喜欢大片的我,也可能被宣传忽悠花几十块去电影院看了一部国产爱情片,之后毫不吝惜地给个差评。

鱼果动画舞台多媒体DEMO

回过头来再说话剧,正是因为每种类型都有一个固定的受众群体,我们在做舞台多媒体时,也会去当做一个艺术品去做。不管是做《活着》的舞台多媒体时情绪的渲染,还是《初恋》的舞台多媒体,我们都用心制作每一个场景,用多媒体艺术去表现人物的情绪、故事的进展。至于“接地气”,我还是更相信艺术总监的把控吧。

[鱼果动画]舞台多媒体Showreel视频:我们做的一些舞台多媒体项目,包括话剧《活着》、《初恋》、《堂吉诃德》等作品

当然,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做自己的原创作品,或许我们的作品也是非常“接地气”的,但是我也希望,我们的作品能够在迎合大众口味的基础上,依托制片人对市场的把控,以及导演对艺术的打磨,我们会做出一个有生命力且接地气的作品。至于题主的问题,我觉得国产那句话足以表达我的观点:

在迎合大众口味的基础上,依托制片人对市场的把控,以及导演对艺术的打磨。

— 完 —

本文作者:孙瑜EGO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128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圣经故事可信吗?
羊会笑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