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要拍一部合格的科幻电影应该做哪些准备?
这个行业不存在着突如其来的革命,它需要的是很多人在很多年里心怀敬畏同时脚踏实地。高成本的商业类型片,是对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流行文化做微妙平衡的巨大商业考验。中国电影本身就从小营养不良,长大了还缺乏造血机制,短期内很难有质的突破。所以想要阿凡达,星际迷航那样的大作很难。
像月球那样的科幻电影很适合我们学习和借鉴(不是山寨)具体应该做哪些工作,哪些准备?
合格的电影要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层面:
所谓的技术,包括编剧技巧、视觉、声音、特效、剪辑、制片流程,等等。虽然中国电影在最近几年奋起直追,但之前欠的账实在太多,短期内很难填完之前的亏空。
技术环节的完善,不是靠钱多就能解决的。最重要的还是人本身。中国电影在这方面亏欠的实在太多,而人才的培养又是需要时间和实践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电影人需要做的准备工作还很多。
用老邻居韩国电影来做对比,韩国电影最近十年的崛起有目共睹,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韩国电影的整体技术进步,不仅仅是因为起步早,而且他们基于本土市场制造了大量需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把电影看成是一种制造业,它是需要多个高度专业化和细分化的子系统才能完成最后的高质量成品。这种细分化和专业化环节,必须要给本土市场足够的市场空间和需求,才能培养出足够多的本土化专业公司。
因为韩国电影在这方面给本土电影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和尝试,所以韩国电影有机会基于本土市场的需求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技术体系和标准,并最终完成了标准体系的建立。这种技术标准体系再反馈回产业,就呈现出韩国电影在整体制作技术水准上可以说是亚洲一流。
艺术上,韩国电影在题材方面的解放,导致了他们的电影能够有机会探索类型化叙事和本土文化的结合。从目前的韩国电影整体水准而言,他们基本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本土化叙事策略,以「汉江怪物」为代表,韩国电影做到了国际化的类型片模式内打通本土观众的内心情感。从这一点来看,中韩差距太大。
韩国电影在题材方面的解放来源于审核制度的废除,和电影分级制度的建立。
国内电影审核制度最大的弊病在于缺乏可以量化的标准,自由心证严重,这导致投资风险不可控。
我们国内的舆论环境,“电影分级制”总是要无奈地和“色情”联系在一起。中国电影市场作为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电影市场,市场的类型化和细分化必然是未来的趋势之一。如果仅仅只是从市场角度来看分级制这个问题,是否需要分级制简直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因为没有分级制就没有细分化市场,没有细分化市场就没有良性循环的商业格局,没有良性商业格局,就没有中国电影在商业和艺术上的真正繁荣。
相比“中国电影分级制”的呼声,业内对于“电影法”的期盼恐怕更迫切一些。协商制度、建立制度、尊重制度,才是中国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电影分级制只是这个大制度下的一个行业性规范条文而已。
这方面的准备工作显然是根源性的,想要加强国家软实力,“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可见现阶段,party和gov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与迫切感。某些东西是到攻坚期了。越过去就一马平川……水已蓄满高坝,就等开闸之时……
个人算是张小北先生的粉丝,所以很多观点是源于他。如果觉得说的不错,请粉他……(还记得大明湖畔,第十放映室年终总结那只毒牙么……)
— 完 —
本文作者:匿名用户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73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中国电影发行制度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发行方对院线可以这么强势?
「中国电影观众多为傻 X」这个说法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