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好大一题。谈谈个人看法。

小小小引言
首先,学生拍出来的影视作品带有“学生”这个身份赋予其的“学生痕迹”,无可厚非,并没有必要在作品里可以回避这种身份带来的对作品的影响,当然,强调这种身份也会很滑稽。

电影固然是艺术,但是它不同于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地方在于,今时今日,它还是作为一种综合性和高科技、大工业生产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产流程。就大的运作机制而言,它所涉及的步骤和阶段是非常复杂的:投资、制片、编辑、策划、导演、表演、摄影、美术、音乐、发行、宣传、营销、产品链的开发等等。电影是一个文化产业,又有商业属性。作为学生作品,在没有投资来源、没有宣发需求的情况下,很多技术上的硬性指标确实没法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很多时候,及格难度都非常大,所以事实上,在看待学生作品我们应该适当弱化对其的工业性要求,更多地着眼于其思想的深度和表达的一致。但是这个问题我们留到后文做具体的讨论。

先来看些引文。

教育部数据:截止至2008年,中国普通本科院校1070所,开设影视相关专业的院校810所,占总数的76%,出去广义的新闻学、广告学等,狭义的影视专业仍占33%。
《论综合性大学影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八大矛盾关系》陈旭光

以影视传媒专业为例,浙江省在2004年之前,原来只有浙江传媒学院开设相关专业,一年毕业生不过300人,目前光浙江省内,加上其他高校设置的相关专业,毕业生就有2000~3000人,而全国更多的省市都扩充了相应专业的规模,该专业总人数达数万人之巨。
——《人民政协报》2010年3月10日

2012年之后,我国实行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新目录增设了“艺术学”门类。(影视专业无专门分类,可根据艺术院校在总院校中各项比例加上综合性院校的零八年的比例做简单估算,我就不算了 = =),官方最新数据如下(如果不是最新,请告 da 知 lian):

为什么上大学的学电影专业的拍出来的就像是学生作品,缺少什么?插图

为什么上大学的学电影专业的拍出来的就像是学生作品,缺少什么?插图1

ok,以上数据在最基础的层面说明了目前我国影视专业学生人数之众。

再了解一下啊我国影视专业教育的主要分类,大致是三块:
1、综合性大学的影视专业,比如中传、北大的相关专业;
2、专门性的电影院校,比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
3、艺校(中等专业学校),比如浙江艺术学校、广东亚视职业艺术学院等。

了解了这一些,在看待各类学生作品时,会更有针对性。以下切题来分析:

影视专业的学生作品创作症结:

一、创作环境
前文已经用了相当篇幅说明了我国影视专业学生人数之多,这一说明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映衬出我国高等教育层面对于此专业的不重视程度之低。

首先,影视专业招生目前大都走“艺考之路”,艺考的政策优惠意味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逃避高考中对于分数要求的“一丝不苟”,因此不少学生家长纷纷投身此列,催生出一系列“艺考经济链”这种我国特有的现象。这样的政策和大环境自然带动了我国影视行业人口的快速繁衍和成长,但是隐患是:

  • 相关专业学生的文化积淀和艺术素养参差不齐,创作热情总体不高;
  • 需要被教育的人数越多则教育的力量越分散,教育设施跟不上,师资力量中亦不乏浑水摸鱼之辈,个体应受到的养分被稀释,难以培养精英人才。

我国“扩招”的教育政策其实是与西方国家的“精英教育”背道而驰的,各有各的国情,所以不去讨论优劣。但是说它在一定时期内给整个电影行业带来了厚密的泡沫也并不为过。

再拿我国当前影视专业覆盖面最广的一类——综合性大学的影视专业学生来举例,综合性大学提倡的“淡化专业、加强基础、通才教育”的理念会在无意中淡化学生们的专业意识,再加上其起步晚、建设慢等历史特点,这类学生的专业教育常常会是整个三类学生中最弱的一环(北大中传不算),因为这群学生所处的小环境本身是迷茫的。

但是这个事情也不需要太消极看待,这样的大环境也可说是随意,也可说是自由。

二、个体的创作技能
1、剧本:作为学生作品影视创作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作为学生作品唯一有资格跟职业影视作品相媲美、相较量且最有可能胜出的一环,不过这一步的重要性被严重地局限和漠视。

来数数,学生作品在剧本上最常出现的问题有:

  • “单纯”。这个词在这里并不是褒义词,我想说的是学生们在认知上和执行上的局限性。“学生”(此处强调身份 = =)常常难免因为“象牙塔”的保护而拥有相对充足的安全感,以涉世不深为荣,把无知当纯洁,对善的认识止于表扬和向往,对恶的认识止于恶本身。事实上在我看来,这样的认识里含有不少放纵、骄纵的意味。换言之,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作品缺乏责任心和主人意识。

不成熟的学生作品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不知道白可以多白,黑可以多黑,不知道白为什么白,不知道黑为什么黑,不知道黑白放在一起才有黑白的概念,不知道黑白的界限是模糊的,不知道黑白间模糊的是什么,为什么,人们对此会产生什么反应,不知道个体于整体可以有多微不足道,也不知道集体之于个体的影响可以有多根深蒂固,等等等等。

要摆脱思维上的“单纯”,需要的是视野和体验,即眼界的广度和认知的深度。举个实例,下面附上的微电影《沉雷》讲的就是马加爵的故事(改编),但是讲述的视点依然停留在主人与宿舍朋友的摩擦和言辞的冲突之上,并没有认识到“马加爵”是病态心理的成长根源甚至社会因素,因此显得颇为狭隘。相比之下,《墙》关注的视点是社会与个人之间的联系,讲的是“因果”,视野更为大气和开阔,体验也更加深入肌理。

(比较好吃的栗子:《墙》【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生作品】
(不太好吃的栗子:沉雷_视频在线观看

  • “自我”。就“自我”这个切入点本身来说,其实有很大的创作空间,具体可以参考王家卫等。

但是大学生们的自我通常是这样的:一个空镜头,然后开始走/唱/写作业,然后旁白,“我叫XXX,我今年XX岁,我很孤独/迷茫/满足/努力,但是又和xx存在不一样的地方。”接下来要不是我和xx的几段鸡毛蒜皮的对话和矛盾,要不是我在黄昏下孤独落寞的背影,再要么,就是我拖着行李箱独自走出校门的坚毅。可能中间还谈场恋爱,不过应该会失恋,等等。这都是学生作品最常见的主题和做法。这种作品的问题在于视点狭窄、孤立,往往没有社会共鸣和人文关怀,没有追溯的价值,更难谈及回味。

(不怎么好吃的栗子:大学生微电影《一个人》 视频,点击量….10.7w)

  • “僵化”。任何剧本都是有生命力的,尤其对于学生作业来说,创意是内核性的东西。创作时,考虑电影创意,一则要考虑这个创意是否适合用电影的视听手段来表现,二则这个创意必须观众爱看,三则要经济条件允许。客观地说,目前大多数学生作品,从这三个方面来看,属于“三无产品”。学生们变得很习惯“坐而论道”,“眼高手低”,胡适说,“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呢。

说到这里,忍不住多说一句。一个令人诧异的现状是,当下很多学生们对于“幽默”的理解非常皮毛。且不说往林语堂先生说的“最上乘的幽默“(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努力,单就网络上现在一些微电影作品来看,把低俗的搞笑理解为创意和幽默的实在不是少数。

(失踪的栗子:北影有个国际班的微电影叫《作弊》很正面的典型,等我找到再补上 = =)

2、表达
电影的媒介材料是光和声,它的语言是视听语言,这是电影表达的基本功。
视觉上:

  • 摄影机(摄影机运动、光线、构图、)的表达。电影不同于戏剧的关键之一就在于语言的表达上,它具有记录性和创造性。视觉的表达一则要求熟练的技术操作,二则要求高品位的审美水平,这就是学生学习和作业的空间。技术上学校会教,但是就目前来看,教的内容实验性、随意性太强。谢飞导演很早就在宣扬“胶片训练”的理念,意思是学生应该先理解最初的电影是什么,然后才能更好的理解它进行更好的创作。可惜的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影视院校并没有这个意识,或者说没有这个条件,这一点真不怪学生。而审美上的难度在于如何首先赋予单个画面美感和韵味,然后将单个的画面联系起来,给其内在的动力,追求逻辑上通畅,以及视觉上的诗意,给这一整个段落美感和韵味。这就得靠熟能生巧,厚积薄发。

  • 被摄物(演员、道具)的表达。在某个环境中,一个被摄体若变得格外突出或者显眼,此时往往是创作者赋予了它独立的意义和内涵,乔治·凯布斯在《视觉语言》中称之为“联想场”。这个方面,贾樟柯可谓是中国电影导演中的佼佼者。他极其善于赋予人/ 物崭新和深厚的内涵。十块钱的纸币背面是长江三峡的夔门,学生作品中若恰到好处地来这么一些连贯的修辞上的表达,即使不说整体作品的完整和优异,但至少应是有亮点可寻的。

听觉上:

  • 现场收音:好多人在这一块舍不得,买个麦嘛!T^T
  • 后期音响、音效;

(写完发现这里漏掉没写,没力气了,等过几天补上)

节奏:

三、电影之外的实用性专业的学科知识
要着手从这个方面努力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毅力。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慢工细活”,功效既是久远的,也是飘渺的。但是这是上述三类学生中后两类的劣势所在,综合性院校的专业开设往往更富多样性和学科性,通才教育对于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思维发散性的培养是有成效的。所以综合性院校的相关专业学生,如果踏实肯学,思路开阔,创作潜力定然不逊于后两类,甚至更容易出天才。

举个实例,众所周知,由于拍摄《一代宗师》,张震在长春举行的全国八极拳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一代宗师》是在讲叶问,叶问是武学大宗,要拍他,就必须了解他安身立命的活计——武术。对于学科性专业知识的了解透彻,才能更自由地创作。这也是为什么王家卫此次编剧还找了徐浩峰和邹静之的重要原因。

因此,学校和老师总是不约而同地提倡“多读课外书”,实在不是没有根由的。鉴赏力和创造力永远是要并驾齐驱才能有好的作品,这两者落差越大,作品越会“四不像”。

(代表人物:黑泽明、昆丁、希区柯克、费里尼、库布里克)

四、团队意识
电影是必须通过合作来完成的。在平时的训练中,学生们往往合作意识不强。这里的合作意识并不是指的人数上的缺乏(学生作品一般不缺人),而是指在合作中,学生导演们并不能总是很了解团队各人的优势和短板所在,不能很好地利用和把握每个成员的长处,并且控制整个团队的氛围。这样的缺陷会导致团队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士气低迷/大起大落,创造积极性不高,“个人英雄主义”甚至还趁机冒尖(=_=),人事上的暗流涌动之激烈远胜于对作品的热情和用心。

五、学生作品如何和市场接轨
学生作品普遍对于影视媒体的“媒介性”关注不够。按说,既然学生作品大多没有投资,也谈不上宣发。功利心听起来总是不太磊落。但其实上,电影是需要观众检验的,这里谈的是——受众意识。

学生创作为什么总是喜欢用独白这样的形式呢?为什么有很多学生学习新浪潮时期的电影创作方式,创作出来的作品极其晦涩(难懂),或者说私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或者很少,不作为重点)去考虑“受众”的存在,他们的创作缺乏“预设观众”(也有一些时候是对预设观众的认识不足),所以作品出来之后会被认为“学生气”,这个学生气是一种夸奖,也是一种不置可否。

就是说,我国目前学生的创作普遍思路是“情绪”先行,以“我”为主。这里的“情绪”是不假思索或者按捺不住的爆发,而这个“我”,在我看来很有可能是创作者一种潜意识里的自恋,一种对于“作者电影”的向往和崇拜。这种个人喜好上的倾向是完全自由的,它完全根据创作者自己的目标和想法来进行。但是我个人认为,电影是依赖传播的,毕竟创作者要拥有把控电影的媒介性、传播性的能力,才好说去促进这个行业的繁荣和健康,成长和兴盛。

应该怎样看待学生作品?
从制作方式来看,学生作品的能耐再大也逃不脱是小作坊式的手工生产。所以外界在看待、评判学生作品时应把这个创作特征纳入考虑,更多地把焦点放在对基本功的关注上。拿慕尼黑电影学院每年举办的慕尼黑电影节举例,他们对学生作品的评判主要是以下三个标准:
1、有没有讲一个好故事;
2、有没有构筑一个优秀的视听氛围;
3、作者作品中流露的对事情的思考和态度。

这三个标准其实已经可见高下。最后,我想说:有亮点的学生作品,就是好学生作品。请疯狂地破开脑洞领悟、学习、创作、创作、创作。

最后的最后,

Love like you've never been hurt .    
Dance like nobody's watching.    
Sing like nobody's listening.    
work like you don't need the money .    
Live like it's heaven on earth.    
--------Alfred D’Souza    

去爱吧,就像不曾受过伤一样  
跳舞吧,像没有人会欣赏一样  
唱歌吧,像没有人会聆听一样  
干活吧,像是不需要金钱一样  
生活吧,就像今天是末日一样 
————————艾佛烈德德索萨 

— 完 —

本文作者:宋雯婷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76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果从事非对口职业,那么上大学的意义何在?
三本大学计算机专业大三学生,在接下来的时间我该怎样度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