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闻》第三季宣传照。女星凯莉·华盛顿在剧中饰演奥利威亚,其所主导的公关公司,专为名人维护形象。)
文_ July
作为ABC台的当家剧,《丑闻》是近几年唯一一部女主角是黑人的大热剧。第一夫人米歇尔是该剧的拥趸,奥巴马本人也在脱口秀上对它点过名。鉴于本剧总统的悲催境遇,你可以用“灯塔国最有权力的人也不过是个高级打工仔”来调笑总统夫妇的举荐,但这部连师奶都能追得津津有味的政治剧,确实是槽点与精华齐飞,雷人与诱人并进。
该剧对上流政商界的起底到了无节操的地步,总统的选票是由机器刷出来的怎么办?圣洁的神父猝死在情人床上怎么办?巨贾的女儿为了“坑爹”自我绑架怎么办?这就是女主角奥利威亚日常的课题。身任前总统竞选班底主力之一,兼任总统情妇,奥利威亚单飞成立公关小组,专为名人“擦屁股”,维护形象。为了体面,不惜拨乱反正、颠倒黑白,小到毁尸灭迹,大到保护白宫所代言的美国梦,哪怕一切建立在谎言之上,也不能让蜃景幻灭。这也正是《丑闻》硬朗的力度和腹黑的深度所在。
若把阴冷艰深的《纸牌屋》比作正餐,《丑闻》就好比餐后甜点,同样讲述白宫的内外勾当,后者掺入了更多娱乐化因素。没有日常就没有新鲜感,没有主线就没有附着力。不断接单带来形形色色的案子,以超快的节奏、超高的专业度、超神的外挂,在利落的剪辑中呈现某种英雄主义的张扬,满足新奇感和趣味性。主线则围绕总统和白宫展开—总统上任前的黑历史、竞选时的暗箱操作、在位时的腹背受敌、连任时的风声鹤唳,隐藏着足以让政治体系崩盘的黑底。遇刺、窃听、性丑闻、票数作假等桥段迭出,肯尼迪、尼克松、克林顿、小布什也都在剧中总统格兰特身上得到辛辣的影射。基于深厚的收视率经验,编剧打包奉送各种看点:要看权力倾轧的,尔虞我诈的宫斗足以撩人;要看枭雄的,神力怪咖各种不择手段;要看言情的,“霸道总统爱上我”简直是此中终极模式,编剧还贴心地为同志群体安排了幕僚长和记者小丈夫这对欢喜冤家。在把DRAMA当卖点方面,《丑闻》“作”得令人感动:反转接反转,逆袭复逆袭,看似山穷水尽之后又会翻出另一轮别开生面。
老实说,第一季看下来很让人疲乏,儿女情长狗血淋漓,甚至观众戏称男女主角是“白宫尔康和紫薇”。但随着编剧的胆子越来越大,渐趋低开高走之势。无论摆上台面的政治大佬们多么叱咤风云,真正操纵风云的却是背后相互制衡的大脑。配角的高能表现令“主角光环”在这部剧中失了效,由第一夫人领衔的白宫幕僚,神兵聚集的公关团队,比FBI更像双刃剑的地下组织B613,这些人像卫星,虽围绕着最高权力而转,但自有相斥相吸的引力,自成波云诡谲的星系。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靠他们勾连,渐入佳境的剧情由他们推波助澜。发展到第二、三季,局面和形势统统打开,没有什么不容置疑,没有什么不能推翻,每个人都有阴谋和丑闻,轮番剥茧抽丝过后,幕后黑手还在层出不穷。第四季还没开始,我们甚至无法估量编剧会把这个娄子捅多大。
强势派精英的理智勒令奥利威亚与白宫保持距离,但出于女性的情感纠结,一旦总统有难,她定会挺身而出。“玛丽苏”的人设又使得她本身就是地上地下各派系势力的结扣,这就导向了道义、道德、情感上的多重困境。医者难自医,当她发现身边每个高大形象的影子上都结着肮脏的痂,她终于崩溃了,开始怀疑这些她为之奔命的人到底值不值得救赎。
是的,在几乎可以形容为龌龊的内情里面,没有人值得救赎。一将功成万骨枯,登上权力塔尖的人,哪一个不是踩着别人的骨渣上位,哪一个的背后没有屈辱,哪一个的手上没有累累血债?但他们也只能践踏着真相杀出一条血路。因为成功才是唯一的救赎,唯有成功才能把丑闻彻底掩盖甚至美化。
群众并不在乎真相是什么,你只需要喂给他们一个粉饰过的故事,塑造出一个看上去最能符合美国梦价值观的形象。国难可以是副总统篡位的跳板,丧子之痛是总统挽回连任颓势的外挂。真相在冠冕堂皇的政治秀中被最大限度地贬值。从公关的角度衡量,真相这件大义凛然的事情,只够满足当事人的一己之私,看似务虚的体面形象,才是符合最大利益的博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