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审计人员,但是尽调时也不会完全凭审计报告下结论,有时候需要针对企业的特点进行财务数据的核实,所以只能谈谈尽调时审核财务真实性的方法。
我尽调时一般会大致把尽调对象分成初创企业和成熟企业两大类。这里需要分别去讨论审核的策略。
一、对于一家成立时间不长的企业,其可能出现的几种财务舞弊情形是:虚增资产、虚增投入、隐藏负债。
面对这种初创型企业,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做法是先要来企业从成立以来的各个立项批文,包括不限于:环评、可研、立项文件、施工许可,一些大型项目可能还会有当地政府、发改委等给予的文件。把这些文件按时间顺序排列一遍,在Excel表格里列出文件的批复时间、批复机关、文件大致内容;然后,把企业成立至今的股东变更记录也按时间顺序拉出来(最好亲自去工商局打印读档信息,要工商盖章那种),关注一下在重要文件下发的时间节点上有没有发生比较可疑的股权变化或实际控制人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搞清楚这家企业立不立得住,他的股东首先对其有没有信心,如果这个过程显得很混乱,而且企业自己也含糊其辞说不明白,那这个项目就基本可以打住了。
上面这一关过了,就可以进入正式的财务审核,建议尽调人员把企业成立以来的所有审计报告都拿过来,划一下丁字帐,尤其关注其权益部分、负债部分是如何转化为资产的,换句话说就是核资产的形成过程。这样做的理由是为了厘清企业的真实投入资金和股东的真实实力。
我个人的习惯是先看企业的自身投入,一般初创型企业的自身投入会包括这几个部分:实收资本、股东后续投入(可能在其他应付款里)、政府拨款(可能在资本公积,也可能在专项应付里)、资本溢价(资本公积)。然后把银行项目贷款和其他负债列出来,算出企业的大致总投入。比如:
然后就是按图索骥,一样样去核实。实收资本看验资报告和询证函,银行贷款看贷款合同和放款原始凭证,股东追加一定要看到原始转账凭证,有银行盖章的那种,没有的要打问号。政府补贴、出让金返还等等,就要查上文提到的各项批文、原始的入账凭证等等了。
这个时候最关键的就是三项:股东追加资金、资本公积里的资本溢价、其他应付款里的股东借款。如果企业要虚增资产,那对应的报表右边科目十有八九就在这三项里面了。
举个栗子:有的企业会把建厂前政府在土地上所花的拆迁补偿、青苗款、等等统统算作自己的无形资产,相应的贷方科目就会记到”资本公积-政府投入“里;再比如,有的企业购置资产时可能花了2000万,没过几天来个评估,刷一下资产增值个70-80%,对应科目可能就在”资本公积-资本溢价“里。再比如,企业老板可能通过其他的融资渠道拿来了一笔钱,但是他不体现为实际负债,可能直接以股东投入的形式计入”其他应付款“或者”专项应付款“,然后直接以债转股的形式转增注册资本,增加资本公积。
上述这些情形单看财报都是看不出来的,需要尽调人员去设身处地的考量其记账的合理性,才能判断真假。再次重复我在其他答案里说过的:隐藏负债之类的东西,企业如果真想瞒,尽调人员往往是很难从账上直接发现的。想要验证这些东西都需要尽调人员极大的耐心和工作量,最重要的,是非常丰富的调研经验才能发现。
然后说资产方面:
很多人调研初创企业,也把重点放在货币、存货、应收什么的上面,其实这些都很好核,让企业打开网银,加一下大数,库房盘点一下存货,毕竟初创企业嘛,能有什么东西。所以能在货币和存货上作假的可能性都不大的。可能在资产方面的作假的几个重要科目是:预付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
先说简单的:无形资产,一般初创企业的无形资产就是土地、软件之类的。土地出让合同、购置合同、发票、转账凭证,等几个必须要件拿出来看一下,是多少就是多少,这个没啥可说的。
预付、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这三项很容易出水分。一般企业的记账方法是:先签设备购置合同(或厂房施工合同),然后赴预付款,部分结算以后,转在建工程,决算以后,转固定资产。
所以,按照上述逻辑,凡是记到固定资产里去的的,理论上都要有发票,有合同,有付款凭证,有完税证明,所以把固定资产明细里的大项抽出来挨个检查。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抽查大额固定资产的铭牌,这个非常关键。企业如果以次充好的话,最擅长做的就是货不对板,比方明明合同什么的都说设备是华为出的,结果厂房里摆的其实是哪个小作坊山寨的,这时固定资产就会出水分。当然,有的企业专业作假二十年,连设备铭牌都给换了的,那这时唯一的方法只好悄悄打电话给设备厂商问问情况了。
在建工程与上述类似,肯定应该有结算单支持,才能往在建工程里转。核实方法不赘述。
预付款,这是个大项。一般初创企业预付款都是一大笔钱,虚增资产的话很可能就是采用做假合同,增加预付款的办法。找个皮包公司签个合同,然后打笔钱过去,然后钱再通过其他手段流回老板兜里,然后变成股东投入再流回企业。会玩的企业能把尽调人员折腾死都看不出来账面上的破绽。所以这时候完全就是斗智斗勇了。老实讲,这时候我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能推荐。只能按最笨的方法做:把所有预付款全部列出来,按金额从大到小开始查合同,如果付款对象(即设备供应商或工程施工方)是个比较强的企业,亦或是其名字已经在上述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尽调时见过,可以稍微放松些;如果被调研企业的“预付款”里,名不见经传的小供应商特别多,而且“股东后续投入”还特别多的(对照上文),那就得小心再小心了。
——————————————————————————————————————————–
以上是初创企业的财务核实方法,一般刚成立的企业,销售都不会太多,所以这里不重点讲了。
对于比较成熟的企业,资产负债核实方法跟上面差不多,利润核实方法可能需要单讲。知友可以先参见这两个答案。遗漏部分我总结一下再增补把。
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质押融资时,该如何「有效评估」其质押股权?存在哪些「风险」?如何充分预判及有效控制?
目前进行财务报表粉饰的行为有哪些,该怎么应对这些行为?
还是那句话:尽调时如果企业诚心想懵你,那绝大多数时候恐怕是很难从财务上得出结论的,唯一能破案的方法只有尽调人员自己的经验、细致和超大工作量的检查。
魔鬼都藏在细节里,尽调人员唯一能做的就是对细节的梳理再梳理。
— 完 —
本文作者:王星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13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关于审计工作,通常有哪些误解?
做假账都有哪些方式?针对性的审计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