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美股不会抽签。

理论上讲,投行可以决定给谁不给谁,给多少。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和公司(发行人)一起讨论,毕竟这个工作相当于在给公司选择上市时点的股东名录,这其中固然有一些来找一夜情的投资者会尝鲜以后立马脱手,期望赚个块钱(或者不幸一些的,赶紧止损!),总有那么几个真爱的投资者,不离不弃,风雨与共,相伴一年半载,三年五载,一生一世,千秋万代…

美股(以及绝大多数海外市场)机构投资者下单是这样:如果定价在10块,给我来20m;如果11块,少一点吧,15m, 超过12块,10m;如果真的很喜欢很喜欢这个股票,可以说“随便你定价在哪里,我都要20m”。也就是说,订单是一个价格的函数,所谓超额多少多少倍,其实确切的说应该是“在某某价位,超额认购某某倍”。

所以,当超额认购很多很多倍的时候,定价前投行会给出一个非正式的价格指引,销售和syndicate部门会给订单限价在价格指引以下的投资者打电话:大哥,现在最终价格很有可能在你的限价之上,你要不考虑考虑提高限价?否则我就没法帮你拿股票了哈!

有的人提了,有的人不提,这样自然就筛掉了一批人——当然,如果真的是火热的项目,这样能筛掉的订单数量着实有限。

接下来,价格定完了,syndicate会做一个股票分配(allocation)的草案,征询各方意见,修改,然后定稿,接着正式通知投资者。给谁不给谁,给谁多少股票,常常是这些因素决定的:
-投资者质地:大长线、大主权基金一般比对冲基金能拿到更多的股票,国际投资者比当地投资者能拿到更多股票,机构比高净值个人、财富管理客户能拿到更多股票。这个“多”不是指绝对数量的多,而是相对数量“实际拿到的股票数量/订单认购的股票数量”,例如同样下单要100股,我用凯西的个人名义透过私人银行或者券商下单,最后可能拿到0,而国际大长线基金下单要100股,或许能拿到80股。

-下单规模:理论上一个投资者最后拿到的股票数量和下单规模正相关,但是由于大家都对上面一条有所了解,所以一些预测自己拿不到太多货的投资者会蓄意扩大订单,引起通货膨胀,例如实际想要10股,写在纸面上说要100股,因为知道如果老老实实下单10股,最后可能一股都没有,多写一点,可能最后多少能捞到一些,于是订单规模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投名状,是一个诚意的表现。也有傲娇的国际大长线,从来都高贵冷艳的告诉我们,老纸的订单都是实单,没有水分的,是我的真实意思表示,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哼哼…

-对股东类型和区域分布的考量:一个好的分配方案,应该平衡长线持有和短期炒作投资者,如果长期持有的人太多,后市没有交易量;反过来,短期炒作的人太多,大家都想着赚一票就跑,上哪里去找那么多人傻钱多的接盘侠呢,后市会波动得厉害,严重的会撑不住造成股价潜水。投资者区域的平衡也是另外一个考虑,尽量减小来自区域的系统性风险,但是这个考虑的重要性次于投资者类型。

-发行人的主观偏好:这是一个很不科学的考量因素,但是普遍存在。譬如“我知道这个投资者很长线,质量很高,影响力大,但是我就是不喜欢他们,路演开会的时候就是没有化学反应”,“这个投资者虽然规模很小,但是他们真的很懂我们的故事,我们希望他们成为我们的股东”,等等,都可以成为分配方案微调的原因,想象一下,如果一个高富帅热忱的提出要包养你,虽然你也知道他是高富帅,但他就不是你的菜,就是爱不起来,想到今天一旦收了他的保养,以后每个季度都少不了见一面汇报一下你的情况,他来电话你不能不接,他上门来访你得陪着笑脸,他提一些傻傻的问题你还得耐心解答,呵呵,你也会很纠结很痛苦罢…

以上种种,最终结果,几个大长线、主权基金、大对冲基金拿了发行规模的大部分,小一点但是质地不错的一堆人拿了剩下的一些,再分一丢丢给私人银行,另有单独的DSP部分分给公司的亲朋好友单,结束。排在订单簿靠后位置的两百行投资者可能都是零分货,叫“zero-ed out”。

股票市场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粗暴不文艺的地方。

— 完 —

本文作者:FantasticCathy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延伸阅读:
IPO 进入初审阶段后,多久能正式上市发行股票?
Facebook IPO 不久,股价就跌破 20 美元,投资者主要担忧什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