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上半年的老文,发了存个档。
摘要:本文对前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引起热议的阿里娱乐宝产品进行了剖析,并梳理了娱乐宝身上的所体现出来的阿里互联网金融的创新点,和其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借鉴价值。
一、阿里娱乐宝的真面目
今年3月底,阿里在淘宝平台推出了一款名为“娱乐宝”的理财产品,美其名曰让淘宝理财客体会一把当电影投资人的感觉,一时间引起市场关注和网民的热捧,几千万的“娱乐宝”供不应求,很快被抢购一空。很多淘宝理财客直到买完之后,还不知道自己购买了一款投资连结保险。而号称7%的收益率是不保底的,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阿里限制了投资人的购买额度,每人限购两份,额度不超过200元。
我们回头梳理一下阿里娱乐宝事件。首先,大家需要了解的是,娱乐宝首期4个投资项目都对接国华人寿的一款一年期投资连结险的“国华华瑞1号终身寿险A款”为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预期年化收益7%,不保本不保底;1年内领取或退保收取3%的手续费,1年后自动全部领取;为防客户资金风险,此次采取“单一客户保费金额限额”的销售策略。
既然购买娱乐宝的本质是购置了一款投资连结保险(简称投连险),那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投连险的概念,这里补充一点关于投连险和万能险这类偏重理财的保险产品的介绍。
万能险,一个人买了万能险,其中的保费拆成了3部分:一部分是保障成本,一部分是保险公司的管理费用,还有一部分是保险公司替你理财的资金,然后保险公司
说:如果你急用钱可以随时取出部分(投保万能险后可根据人生不同阶段的保障需求和财力状况,调整保额、保费及缴费期,确定保障与投资的比例),而且我替你理财可以保证最低收益下限(保本),赚多算你的。
通常在投保的最初-年里保险公司扣除万能险手续费的比例较高,实际进入投资账户的资金较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扣除手续费的比例会越来越低,因此万能险需要长期投资才能体现收益性。
投连险,如果你买了投连险,你所交的保费也会被拆分成3各部分,前两项与万能无本质区别,只是它更刺激一些,不保本。保险公司按照风险级别高、中、低设置
了三类投资账户,作为投保人可以根据资本市场大势来确定自己理财资金放置在哪个账户,然后保险公司来代你理财,收益虽上不封顶,但也下不保底。
因此,这次的娱乐宝筹集到的资金,将进入国华人寿指定的投资连结保险账户。经过了解,国华人寿的这款投连险最终会通过信托计划投向文化产业(几部电影)以获取收益。也就是说,这里面存在几层嵌套关系,从后往前看,先是某文化产业信托资金会投向几部电影,再是某保险公司投资了某文化产业信托,然后是保险客户购买了该保险公司定向投资的保险产品。这,就是阿里娱乐宝的本质。
二、阿里娱乐宝看互联网创新的“惯用手法”
1、闪转腾挪绕监管
要理清这个绕字,首先需要一点监管知识。
关于保险资金投资信托方面:在保监会于2012年10月曾发布《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对保险资金投资集合信托予以放行,但要求保险公司投资单一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不高于该产品发行规模的20%。而2014年4月22日,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取消保险资金投资单一集合信托20%比例上限的约束,保监会在放宽比例的同时要求险企全程跟踪信托投资风险。
关于信托计划发行的方面:《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第六条指出,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能够识别、判断和承担信托计划相应风险的人:一、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二、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三、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但单个信托计划的自然人人数不得超过50人,单笔委托金额在300万元以上的自然人投资者和合格的机构投资者数量不受限制。
从以上监管规定的梳理中,我们可以知道,信托计划对自然人投资者有较高门槛要求,而保险资金是可以投资信托计划的。娱乐宝的发售,实际上是让众多不太符合信托计划投资资格的自然人,通过认购小份额的投连险,借助国华人寿机构投资者的身份,投向了文化产业信托项目。当然,阿里娱乐宝所募集到的7300万资金,只占该信托项目资金的一小部分,这个信托项目将通过债权融资计划形式投资电影。即,阿里巴巴筹集网民资金,通过“娱乐宝—投连险—信托—电影”的方式将资金“融”给电影相关制作方。
通过保险搭桥做信托,这种擦边球绕监管是阿里的“微创”之一,当然,也是阿里人一贯的“聪明”之处。这与当年的余额宝有异曲同工之妙,余额宝所谓的T+0便捷赎回服务,正是利用了协议存款提前赎回不罚息的监管漏洞。当然,笔者在此并不是支持我们在互联网金融创新过程中游走于灰色地带,只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一些金融监管方面的规定有待改变和完善,而互联网金融创新“小、快、灵”的特点往往会最先把握住互联网客户的金融痛点,并倒逼监管机构顺应市场,完善制度。
从这点来看,对于某些机制相对灵活的传统金融企业而言,只要做好与监管者的沟通,拿捏好尺度,就应该进行大胆尝试。同时,应将眼光放得更远,格局放得更大。在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创新点不断涌现,企业应该及时切换思路,考虑如何能联合各方力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将各条线专业经营的视角挪到一个互联网客户全面金融的需求视角,这是其深度参与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的必要转变。全面拓展客户的广度,加强每一个客户价值耕耘的深度,这个灵活的“绕”字值得借鉴。
2、平民金融降门槛
金融不是高帅富的游戏,金融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甚至与柴米油盐酱醋茶同等必要。互联网金融一再验证这个观点,无论是乱象横生的P2P,还是当下火爆异常的各种宝宝,再到本文提到的阿里娱乐宝。这些互联网金融创新尝试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并不是他们创造了什么金融新需求,而是他们解放了原来被传统金融机构压抑的金融需求。
以前,我一穷人要投资信托,对比起,你没有100万,没资格;我想买货币基金,对比起,10万起,你玩不起;我手头现金流出了点问题,女朋友过生日想借钱给她买个新手机,下月工资就还钱,可没人借给我!
一夜之间,互联网金融来了,100块钱就能当电影投资人了,以上穷人金融痛点全被解决了。互联网金融在美国喊的没有中国这么响。因为互联网本身提供便利,金融和任何行业一样只要顺应互联网潮流即可,而传统金融之所以感受到互联网金融这种巨大的冲击,原因就在于中国金融行业的半垄断性质。互联网降低了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其分布式,去中心化这一系列特点都对传统金融制度造成了巨大冲击。按照王巍的说法“今天我们谈互联网革命,更多是一种体制的批判,是打破垄断。”
市场资金的需求只是被监管的利率限制住了,市场参与主体的数量只是被金融准入制度限制住了,老百姓参与金融的门槛只是被传统金融的“规矩”给限制住了。金融业进入了混业经营时代,进入了利率市场化的时代,进入了互联金融的时代,进入了大变革的时代。互联网让世界变成平的,去中心化的世界里,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是中心,这种自媒体时代,一个未被满足的客户抱怨,会被病毒式的传播,甚至会毁掉一个企业长期积累、得来不易的声誉。这要求传统金融企业进一步升级客户服务理念,以满足客户即使最“苛刻”的合理要求。完善每一个环节,提升每一个细节,更便捷、更快速、更人性化,服务提升没有止境。网点进社区要推进,服务上网更要做,做到线上线下两手抓,两手硬。在这里,笔者给各传统金融企业创新服务模式的最大建议就是:倾听客户的心声,降低他们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
3、披着理财皮的众筹心
前面关于娱乐宝产品本质的介绍大家应该比较清楚了,因为娱乐宝做了额度限制,所以每人投入的资金也都不多,盈亏大家应该都能承受。投上200块钱,即使收益到了7%,和收益只有3%又有什么区别?图一乐嘛。所以说,理财只是娱乐宝的一层皮囊而已,阿里看中的不是它募集的7300万资金,这些“电影投资人”看中的也不是那不太靠谱的高收益,大家各取所取,阿里平台满足了大家的的一种范儿,大家为阿里的这次一举多得的众筹模式试水提供了成色。
阿里的娱乐宝是其互联网金融的再尝试,因为近期关于余额宝的严格监管的声音和各大行对支付宝支取额度限制的政策,都对阿里稍显过头的的互联网金融创新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娱乐宝的推出,和货币基金以及银行之间的关系并不大,也算是曲线救国,绕开你们,借保险公司之手,通过定向信托等手段,让普通网民过了一把文化产业投资人的瘾。
简单来讲,众筹模式是由发起人、跟投人、平台构成。具有低门槛、多样性、依靠大众力量、注重创意的特征。虽然阿里一再强调娱乐宝不是众筹,因为其回报是现金收益,而非实物产品或服务,并不完全符合众筹的定义。但其毫无疑问利用了众筹的思想,通过保险的方式分拆了信托限购门槛。阿里作为一个巨大的流量平台,即使每人仅限购100元,积少成多,完成该理财产品的募集也丝毫不费力。这是众筹思想和理财保险的一次结合尝试,核心的保险产品未必多强,营销模式的创新才是关键。
其实,类似将众筹思想与理财产品销售结合并不是阿里独创,也早有尝鲜者进行过实验,但效果和影响力却没有娱乐宝这么突出,原因在于阿里把持住了互联网的流量入口,显示了阿里拥有几亿淘宝用户的超级平台的魔力。众筹,有两个关键,一是好项目,二是“意气相投”的支持者,巨大流量是后者的基础,甚至也是众筹平台的壁垒。
这方面,也有值得传统金融企业借鉴的地方,金融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对金融行业的深入理解和对相关产业机会的洞悉与把握。对一些超过风险边际,又可能存在超额回报的项目,能否采用众筹的模式进行联合募资,从而降低自身的风险,并更深入的参与各行业企业的投融资运作呢?2014年,国内众筹平台上已经有类似投资光伏企业的案例,并且项目获得成功,这种模式的未来空间,值得期待。
4、金融大数据的利用和扩展
有些市场人士将阿里娱乐宝解读为一次纯粹的营销事件,即标榜了阿里一往无前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精神,也展示了阿里在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方面的强大实力,不管什么宝,只要是阿里的宝一定不愁卖。
透过简单的营销现象,我们还可以分析一下娱乐宝对此次推出的几部电影的作用。娱乐宝宣传中提到了投保者可能会被抽中参加剧组探班、享受明星签名等娱乐权益。这也是这个产品对众多“电影投资者”最大的吸引力。每个人只能限购两份产品,一共就这么几部电影,投给谁,是不是代表未来观众对某部影片的预期了呢?毕竟这些玩票的“电影投资者”本身就是未来坐到电影院的准观众。观众如果能用钱投票,那想必是极认真得了。7300万娱乐宝认购额,每份100元,对应了73万张选票,每个选票背后都有一个活灵活现的观众,毫无疑问,对电影制片方而言,这是一个宝藏,就看怎么挖,挖多深了。
简单举个例子,投资狼图腾的人群有什么特征?是男性多还是女性多?他们的年龄段如何?他们最近近些年的购物习惯如何?喜欢读书还是喜欢听音乐?是否喜欢移动购物?他们的年均消费能力如何?诸如此类的点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从此出发,除了能根据大数据预测未来票房;还可以根据用户特征,调整影片的内容和创作方向;甚至根据用户偏好,确定电影制片方的营销发行模式,广告植入品牌等。
数据,赋予了阿里平台更多的价值。传统金融企业也经常以自己拥有最大的客户数据为豪。但各家的大数据与平台型互联网企业的大数据还有一定差别。金融企业的数据量够大,够多,但全面性却往往存在短板,例如银行业的数据主要偏重于信贷类金融数据,而对客户全面的生活类数据有所缺乏。未来,传统的金融企业也可以开拓更多的合作方向,与更多类型的线上、线下企业开展合作,这方面银行业的信用卡做的不错,有了大数据这个武器的支持,这种开放性、平台型的发展思维值得更多传统金融企业来借鉴和思考,以期将金融行业的客户经营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 完 —
本文作者:sky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