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有三重结尾,最好连起来看。
第一重结尾,是溥仪走在大街上,碰到以前的战犯管理所所长(英若诚饰演)被红卫兵游街批斗,他企图上前分说解释,被红卫兵一把推到地上。
第二重结尾,是溥仪回到故宫,坐到曾经属于他的龙椅上,和看守人的小孩聊天,并把蝈蝈送给了他。
第三重结尾,应该是当下的现实(影片拍摄时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导游为参观故宫的游客解说。
这三重结尾有不同的作用。
第一重结尾是历史的真实,表现了晚年的溥仪和他身边的一些人在文革中的遭遇,大约是照着史实来的。比如说以前的那个所长,绝对是好人,但在黑白颠倒的时代已经被打倒。而他自己,现在是个花匠,没人知道也没人在乎他曾经是这个国家的皇帝。在历史的洪流前,他们都无能为力,只能谨小慎微地苟活着等待生命终点的降临。一般的历史传记片,拍出这一重历史的真实就算合格了,但贝托鲁奇没有止步于此。
于是溥仪回到了他的旧家——故宫,为此他花了一毛钱的门票。这个段落完全是超现实的表现手法,有好几处不符合现实逻辑的地方。比如溥仪数次翻越围栏,进入不允许游客进入的区域,这绝对不符合晚年溥仪真实的地位和心态,比如他居然从龙椅背后掏出童年时陪伴他的那只蝈蝈,又比如他突然从镜头中消失。这些都说明,这场戏从情节到人物情绪,都是完全超然和虚幻的,也闻不到任何严峻的文革气息,跟前面的街头批斗完全不接。溥仪的心情在这个段落显得非常放松,他好像终于卸下了历史强加给他的重担,对自己的一生彻底释然了(之前几个答案对此都解说得很好,请参考)。所以这重结尾是对人物内心的总结,它并不符合历史真实,但对于电影来说,写人永远要比单纯写历史来得重要。能拍到这一重境界已经是比较牛的导演了,但贝托鲁奇不是通常的「比较牛」的导演,他是「特别特别牛」的大师,所以后面还有第三重结尾。
第三重结尾来到了现代,但其实距离溥仪的去世,也就是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影片拍摄于1986年,次年上映)。这重结尾的出现,迅速将之前三个小时讲述的悲欢离合抛进了历史的背景。这重结尾和观众是处在同一时空的,所以它特别能得到观众的认同。观众此前在影片的带领下依次经历了清朝、民国、伪满、内战、文革……总的历史跨度有六十多年,但对于观众来说,这是从历史到历史,再长也只是一瞬。但突然让你回到自己所处的真实时空,哪怕只隔二十年,那种反差感却要强烈得多。观众会猛然意识到,前面发生的那些惊心动魄的大事跟当下的我们不再有直接关系(当然这是一种错觉),连故宫,也不过是成了一座历史的墓碑,供人玩赏而已。这第三重结尾在历史的真实和内心的梳理之外,提供了一个来自现实的观察角度,让历史变成历史,而又不仅仅是历史,沧海桑田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 完 —
本文作者:magasa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22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皇帝如果禅让,以前的太上皇应该称呼为什么,太上太皇?
乾隆是不是康熙隔代指定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