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二爷已经回答得很详细了,我再补充下。

简单点说,劣后就是投资组合中的一种安全垫,投资组合亏完劣后的本金之后才会开始亏优先级的本金。当投资组合超过预期收益,优先端的资金仍然收取固定回报,剩余收益都给劣后端。当投资组合没有达到预期收益甚至亏损的情况下,则劣后端资金会用来补贴优先端,以保证优先端的收益。

相当于优先端把钱“借”给劣后端,对劣后端而言是一种杠杆操作,杠杆比(优先劣后比)越高,赚钱的时候劣后端就赚得越多,同理亏的时候劣后端就亏得越快,这跟炒期货、融资融券是一样的道理。

假设一个结构化融资产品,优先劣后比为10:1,优先端收益固定为10%,那么大致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整个投资组合最终综合收益超过10%,则优先端资金赚取的收益,每超过10%一个百分点,都会给劣后端在10%的基础上增加十个百分点的收益,假设投资组合整体收益是11%,则劣后端最后的收益是21%;

2、如果整个投资组合最终收益是10%,则优先劣后端的收益都是10%;

3、如果投资组合最终收益大于0但小于10%,则劣后端则要将自己的收益和本金贴给优先端,以保证优先端的收益,这个例子中,当投资组合的收益为0时,劣后的本金就得全部贴给优先端了,再亏的话,优先端10%的收益就无法保证了,甚至开始侵蚀本金。

因为对房地产及政信类信托接触比较多,下面详细谈谈这类信托的结构化设计。

假设某个房企集团拿了一块地10个亿,房企通过给项目公司股东借款10个亿将土地款付清。现在准备通过信托融资套回5个亿。那么信托可能会这样设计:成立一个10个亿的信托计划,项目公司土地抵押,集团担保,优先端向社会投资人募集5个亿,劣后端5个亿由该集团公司用其对项目公司的5个亿债权来认购,或者房企去找5个亿的过桥认购劣后进信托户兜一圈,反正最后5个亿还会回来。

用《让子弹飞》中县长筹钱打土匪的例子来理解这种信托结构是再合适不过了:县长上任,得巧立名目,拉拢豪绅,缴税捐款,他们交了,才能让百姓交钱。得钱之后,将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县长就是信托公司,豪绅就是房企,百姓嘛。。就是百姓。

10个亿的信托资金给房企后,房企的5个亿就回来了。其实这笔融资就是房企抵了价值10个亿的土地,跟信托借了5个亿,抵押率50%。信托干的就是一笔简单的典当行的买卖,那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主要是为了包装信托产品方便销售。没经验的投资人一看优先劣后比1:1,感觉这个安全垫好厚啊,完全没有侧漏的风险,买买买。

房地产信托的增信与风控措施其实是比较简单无脑的。关键就是“多重保险”。即要求每一单项风控措施看上去都能保证借款本息。集团为项目公司融资担保,那么就要求集团的现金流要能覆盖所有债务的本息,如果经营性现金流就能覆盖本息那简直堪称完美。土地抵押,抵押率50%,这在一、二线城市还是非常保险的,出现极端情况要处置土地的时候,打折打到5折还没人要的情况还是极少出现的。等等,不过,当整个楼市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时候,大集团被火烧连营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土地因为太贵,真到火烧眉毛的时候却难以变现。当然了,目前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虽近尾声,但还没停,不过中国房地产捡钱的年代已经结束,就像股市一样,以后房地产的机会都将会是结构性的。

— 完 —

本文作者:周召

【知乎日报】
你都看到这啦,快来点我嘛 Σ(▼□▼メ)

此问题还有 7 个回答,查看全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