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说法最脑洞大的一点,是弄不清楚成本怎么算。

为了研发一部像 iPhone 这样的手机,需要花费多少钱,这些难道不算成本么?为了创造和传播品牌,需要花费多少钱,这些难道不算成本么?类似的,Windows 每张光盘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但是研发每一代 Windows,却要投入巨资。如果只考虑生产成本,Windows 的定价是五块钱么?

很多产品,特别是科技产品,都有这样的特点,研发成本极高,复制成本极低。不只是苹果,从国外到国内的众多公司,皆是如此。成功产品的诞生,背后是设计、研发、测试、生产、品牌营销、市场销售等环节的共同作用。

高风险,高回报,初期大投入,后面开始爆发增长,这就是科技行业的特点。苹果做的好,所以有了今天的收获,更多的科技公司,同样投入了巨资研发,却未必能够获得这样的回报。对于风险的承担,也是他们的付出,这同样是成本。

其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成本,容易被人忽视。一栋楼如果只算建筑成本,为什么不同楼盘会有那么大差异?因为还有地价、品牌等等因素。我们吃的水果蔬菜,在原产地就是很便宜,为什么到我们的手里就贵了?因为有流通成本。在餐厅吃饭,一定比自己做饭贵,虽然食材成本差不多(餐厅采购可能价格更低),但是房租、人工、税费等都要考虑进去,实际上自己做饭是用了自己的人工。

有一次我们为了省下买一个工具的钱,让一个同事花了几天时间折腾,后来突然醒悟,其实我们在这上面投入的人力支出,早已超过了直接付钱购买工具的投入。这就是忽视隐性成本的代价。

所以:
1.「iPhone 6 成本只要 1200 人民币」这个说法不对。
2. 售价高低,只要没有垄断,由市场决定。iPhone 的替代产品很多,认为其售价高,可以自行选择。至于国内未上市前水货价格被炒到万元,这正反应了供需关系。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换取提前使用,可能就是个人爱好、可能是所谓装x,但无论如何,这就是市场规律。
3. iPhone 是否在中国首发,这个由工信部决定。只有工信部给了入网许可,iPhone 才能在中国开卖。目前已经 OK。其实不只是 iPhone,其他苹果产品(如电脑等),国内国外同样有类似的时间差。作为一家商业企业,苹果早日到中国赚钱的动力,想必比谣言制造者要足的多。

……我们不能期望从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慈善心得到我们的晚餐,而是从他们关怀他们自己的利益去得到。”(《国富论》,第1卷,第26页)

苹果研发更好的产品,是因为他们要从中赚钱。这就是创新的动力。苹果的成功,说明了设计的价值、用户体验的价值、品质的价值。真正的有识之士,都会想到中国企业如何从中学到经验,做出同样的突破性产品。

至于为什么会流传出这样的文章,其实只要去看看各种新闻下面的评论,看看朋友圈、QQ空间的各种「是中国人就转」的帖子,就会发现大多是一个模式,同一群人。

对于转发文章的大众,不了解这些问题是正常的。普通人的生活里,只有具体的柴米油盐,只使用实实在在的商品,人们不必了解经济规律,了解产业,了解产品背后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不应当去指责那些因为缺乏信息而转发此类文章的人,而应当为大家提供更多信息。但是对于这些谣言的制造者,他们将热点人物与事件、打着民族、国家的名义,为了吸引眼球制造热点,不懂装懂,或者懂装不懂,这就是「民族的脑残」。

这样的帖子,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完全不屑一辩。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让更多的大众了解事实,避免被忽悠,节省转发此类文章的时间与心情。

大家可以随意转发至朋友圈等,「不转不是中国人」~^_^~(Joke)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马力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590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iPad 和 iPhone 扩充产品线,对苹果来说是正确的决定吗?
苹果公司至今未有大屏幕 iPhone 上市,动作是不是也太慢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