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的新闻联播变化大家都有目共睹,比如「幸福吗?」当街采访系列,题材选择更加广阔。2013年CCTV《新闻联播》10大“微”变化(图)这是13年的几处变化,与14年相比,「新闻联播」的转型更加圆润平滑。

拿这件事看,可以从细微处察觉到,「新闻联播」正在逐渐甩掉以往那个呆滞脱节的党媒的帽子,变得更有人情味儿,而现代新闻呼应传统文化,便是其转型之路的某一部分。

新闻联播已经在很用心在为大家做价值观引导了好吗-.-
我们来看看这段话:

乡村是许多人的故土和家园,提起村里最佩服谁,大家的回答会不尽相同,但被村民推崇和敬重的一定是有品德和才学的人。几千年来,一代代乡村贤达行为世范,孕育了深厚的乡贤文化;在当下的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日益成为新乡贤的主体。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乡贤们把大伙儿拧在一起,传承美德,培育乡风,重塑新农村的精、气、神。从今天起,我们推出《走基层·我眼中的乡贤》,一起走近那些村民心目中佩服和敬重的人。

你们这群人啊,too naive.提起乡贤,就不可避免要想到封建文化那些毒蛇猛兽。
从这篇读稿中,那股子浓浓的官腔,是不是少了很多呢?这是很深的套路。
“种文化”、“最佩服”、“当下”、“大伙儿”、“精气神”、“一起走近”。最后这个词有点走近科学的感觉,但是咱们别管他,看看这篇简单文稿中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口语化”,“潜移默化地引导”是近年来联播弘扬主流文化最常用的手法。
“提起村里最佩服谁,大家的回答会不尽相同,但被村民推崇和敬重的一定是有品德和才学的人。”这句话先是在明面上肯定了对于推崇和敬重个体之间互有不同,最后一句稍加转折,“被推崇和敬重的,一定是有品德和才学的人”。这里才是引导。

也许你佩服老张会种地,老李会捉鸡,但是都没有赤脚教授博学多才,他才是最值得被称为是有品德才学的人。

看到这里你会怀疑,难道隔壁老王是大棚种植小能手,我就想跟着他学种菜,不行吗?我觉得他种菜技术一流,而且他待人和善,他也是有才学品德的人,不是吗?

对,太对了。

受众不同,看问题角度便大相径庭。

说白了,就是,这段新闻根本不是给你们这群中产阶级吃着2000块砂锅粥的人看的,这则新闻要引导的,是作为受众主体的农民群众的价值观。

先要令他们对于「乡贤」这种传统文化有一个基于当前中国社会新的认识,然后使他们对于这种价值观深信不疑,然后再给我们一种「农村形势一片大好的」感觉。

新农村是什么?
请问,现在新农村还是60后70后的农村吗?不,是他们的后代。
很多农民,与我们年纪差不多大,而他们由于自身种种原因,出不了「新农村」定义的范围,所以对于他们价值观的引导,十分必要。

而现实情况是,与我们同龄的农民群众们,教育程度不足,并且,对于「传统文化」有无法避免的认知断层。

就拿乡贤这个词来说,包括很多城里人都对其描述含糊不清,更别说他们了。

在官媒窗口上,我最最佩服的,是我党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这一理论运用到了极致。

我举的都是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我完全与封建文化不同,他们搞的什么“二十四孝”呀,都是愚忠,愚孝,我们不是。
那么,是不是呢?

我只能说,新闻联播君已经很努力了。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程归子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44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坚持看新闻联播真的能致富吗?
新闻联播该如何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