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意见,觉得是收入的方差比较大,而且不是正相关于努力程度。这也是很多京剧演员自己对现实收入不满的一个主要原因。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非计件工资的经济体系下,努力的边际回报递减确实对从事该行业的人员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机遇、天赋、选择、性格和自我修养这些元素共同决定了演员的收入水平。

对于普通演员(个人比较介意说龙套这个词,因为感觉色彩有点重),确实比很多行业的最低收入是要低一些的。对于已经有些成就的演员,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并非工资,很多是个人的演出收入,这些虽然不能和超模影视明星相比,但是与工薪阶级或者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相比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就如同上面某位先生回答的,确实也有一些有天赋的或者有实力的演员被埋没。但是也正如他所言,有些很有天赋或者实力的演员从事了其他影视活动,这个也应该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在市场竞争白热化,某个行业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其他行业里面找到一席之地并获得更高的回报,也是这些人本身出色的一种表现,而不该认为是一种浪费。他们会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这也是很多其他演员不具有的才能。当然,我认为观众也没有理由去批评他们的选择——有本事你买下整个票房留住他。没有足够的观众支持,这些演员的选择也是一种必然,是对市场供求的一种准确判断和合理的动态调整。

对于新编戏能赚钱这个问题,我认为也应该中立地看这个问题。很多原来的老戏也是通过新编戏逐渐去粗取精而传承下来的。为什么如梅兰芳等大师的《一缕麻》,《俊袭人》等剧目也未传承下来?那说明当时的“新编戏”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是每出剧目都可以像《霸王别姬》《贵妃醉酒》这样广为流传。每个时代如果没有创新,那么将是很可悲的事情。说不准投资编排的几百个新编戏中,有一个能够真正传承为经典(比如我个人很喜欢的《宰相刘罗锅》,《曹操与杨修》),也是物有所值的。那么国家是否应当对从事这些排演新编戏的京剧演职员进行一些物质上的补偿?我认为也是应当的。新编戏的风险很高,传承下来的可能性也很低。演员们为了这样一种高风险的较低后续持续收入的现金流在一个阶段付出很多的努力(之后也很可能就是白努力了),那么理应得到相应的一次性补偿。编排不编排新戏,参与或者不参与新编戏的演出,不应当看得太像一种宗教信仰,这仅仅是一种个人选择:选择一种风险收益的方式(参与新戏有可能之后不再重复演出并放弃排演老戏的机会从而受到一次性补偿)还是选择一种稳定收益的方式(只排演经典老戏有稳定观众和稳定收益)。我觉得有些戏迷的思维过于局限,只因为很多新戏的艺术水平较低而一概贬低所有新编剧目,是过于以偏概全的。他们的评价会影响很多演员的态度。这并不是一个值得赞扬的事情。毕竟,在创作的过程中,还是需要观众的实际检验才能知道效果如何的。

没有一种艺术能靠局内人自我批判而重现辉煌。使其发挥生命力的最好的方式也不见得是金钱的激励。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Huajing Ye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1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有哪些出色的 80 后、90 后京剧演员?
拍激情戏时男演员的鸡鸡会硬吗?那要是硬了咋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