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 Quant 基本上是面向理工科背景人才的工作,所以以下回答是以理工科人士的视角来展开,而不包含其他专业背景如市场营销,文化娱乐等。
关于历史,我资历不深不敢妄加总结。
关于现状,我过去几年在香港和伦敦生活,就说说这两个城市。这两城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金融中心,且金融业是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支柱产业。但两者又有不同,所以分开来说。
香港的腾飞应该是过去几十年的事情,作为港口城市,贸易和金融业是重要的经济支柱,尤其是今天香港虽然面临种种衰退挑战,亚太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仍然还在。短暂的历史和重商的传统 ,使得理工科技术性人才在这里的地位不高。以我在那里所了解的信息来说,就业而言,高水平理工科人士只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进大学做教授,香港系大学走美国路线,不仅待遇持平,而且也有终身制(tenure)评价体制,干的好拿到 tenure 的不用担心失业,是非常理想的工作。但研究性职位在哪里都是稀缺岗位,香港地盘小大学也有限,每年没多少位子放出来,要找到教职非常困难。
所以普遍而言,在香港毕业的理工科博士们大多会考虑的是另一条路线,就是进金融业从事 Quant 性质的工作。不论是卖方投行还是买房基金,都有很大的需求,且待遇一流,算是工薪族的黄金选择。
除这两者之外,其他产业可谓是一片凋零。我本人是计算机背景,在香港要找纯粹的码农岗位非常困难,大公司 Google 微软等在本地都不设研发单位,只有市场部门。当时在香港沙田那里有一个科技园区,算是本地科技业的中心,但地位和港岛上中环金钟那里的金融中心不可同日而语,氛围待遇都要差一个档次。
从这个角度说,如果你是理工科背景,在香港想要谋求更好的发展,转行做 Quant 相关的工作几乎是唯一选择。
而伦敦相对来说提供更多一点选择。伦敦本身的政治经济地位不用多说,至今仍是欧洲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家大业大意味着产业相对丰富,因此在科技业也提供很多选择。互联网巨头Google、Facebook等在这里都有研发单位,虽然规模不大,但至少提供了就业可能。另外英国的企业文化有一种小而精的特点,有不少小公司小团队水平很高。如果你关注互联网技术,可能会经常看到源自伦敦的团队做出精彩的产品。
但是同金融业相比,科技业在伦敦还是要算小众产业。伦敦金融城的名号不是白叫的,因为历史和政策原因,金融是这里绝对的中心。甚至以伦敦区区方圆之地,就容纳了三个重量级金融中心(Mayfair,City,Canary Wharf)。这种背景下,从就业角度来看,金融业提供的 Quant 岗是有碾压性优势的技术性岗位。甚至因为英国本身的经济稍好,伦敦还吸引着隔壁传统数学强国法国的大批数学精英过来做 Quant。对于关心待遇的朋友来说,因为这里大量 Quant 岗位由 PhD 把持,那么可以参考的是 PhD 的传统路线大学教职,从数字上来说金融业 Quant 的薪资一般可以比大学讲师高出20%-50%。
当然,我绝不认为待遇,尤其是薪资/现金收入是衡量事业发展的唯一标准。有政治、经济学常识的朋友应该同意,大环境对个体命运的影响远远超过短期的待遇优势。在这两个城市,除了高水平薪资以外,进入 Quant 行业还意味着同行从业人员的平均素质极高,自己一个人的判断也许会有失误,一群聪明人聚在一起则会大幅降低这种风险。这种群体优势也是相当大的吸引力。
相信另外两个大家关心的市场是美国和中国。对此我没有亲身体会,无法提供详细分析。以我有限的了解来说,美国因为存在西海岸硅谷系科技业同东海岸纽约系金融业的分庭抗礼,对于科技人员来说,去硅谷搏上市也是一条康庄大道,所以进入 Quant 行业显然并非唯一选择。
国内的情况是金融业刚刚起步,不论是交易还是衍生品市场都尚有大量基建工作需要完成。相比之下互联网已经风生水起,BAT 都可对技术性人才提供巨大吸引力,Quant 这个行当我认为还是相当早期的阶段。而这个现状究竟意味着惨淡经营还是前途无量,就见仁见智了。
关于未来,这两个问题下已经有精彩论述,这里不再赘言:
P Quant 和 Q Quant 到底哪个是未来?
如何看待纽约大学教授 Marco Avellaneda 的言论:Pure Quant 叱咤风云的时代已经终结?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董可人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延伸阅读:
未来 10 – 20 年,什么行业会快速发展?
未来汽车电子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