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做过一个传统婚礼的专题,查资料的时候频频在感叹那时候婚礼的神感,虽然那时候有着“媒妁之言”等等的糟粕习俗,但婚礼仍然是严肃认真的,那些被现代人演变得有些流氓的习俗,在那时也是有意义也有分寸的。上篇我们只说婚礼,下篇的时候再说婚礼上的吃喝事。
据说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是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的。在《通鉴外纪》记载过“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在这之后,文中提到的“俪皮”(成双的鹿皮)也逐渐成为经典的聘礼之一。巧合的是被形容夫妇的“伉俪”之俪,亦是此字,不过是否有所关联,倒是没有查到相关的信息。历史上周代是中国礼仪集大成的时代,众多规矩、原则都自那时候流传至今,完整的婚礼礼仪也大概在那时开始成形。
那个时候的婚礼叫做“昏礼”,用“昏”字是因为人们娶妻的亲迎时间在黄昏进行。黄昏时太阳将落,明月待升,所以有着“阳往阴来”的象征。昏礼在五礼中属于嘉礼,也是人生里程碑意义的一礼,在它之前的里程碑之礼应该算是男子的冠礼或女子的笄礼。
昏礼比较看重“结婚的意义”这件事,觉得代表着夫妇之义、结发之恩,所以过程很简单、很安静,而且基本上都是夫妻二人的事:“共牢而食,合卺而酳”,而后携手入洞房。这套礼仪在那时还是比较严肃的,基本没有太多喧闹,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烛,表达对女儿的思念,丈夫家是三日不举乐,为的是安慰刚刚离家的新娘。据说昏礼所用的“昏服”是黑中扬红的“玄色”,在五行思想中代表天的颜色,也是颇具神圣意味的。然后在婚后第二天还是第三天时,要去拜见舅姑,告见家庙,到这时候新娘就算正式、完全的进入夫家家族。
周代的昏礼有着比较规范的一个流程,《仪礼》中合为“六礼”,后来渐渐成为中国传统婚礼的模板。“六礼”包括了从商讨婚事到最后完婚过程中的六个重要节点。这一程式最早见于《礼记·昏义》,周代即已确立:“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而后,在不断的变化、增删中,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被确定为完婚的标准流程。附上关于结婚六礼的介绍,来自百度,基本比较正确,没有做什么更改,供参考。
一、 纳采:“纳采”为六礼之首,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还一律要活的。之所以用雁的原因有多种说法,有说雁为候鸟,取其象征顺乎阴阳之意;有的认为“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也有说“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逾越也。”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二、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占卜当事人之婚姻是否适宜,准备合婚的仪式。
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纳征:“纳吉”和“纳征”,这两项礼目往往并在一起进行。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为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 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
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在国外,结婚二十五年做银婚礼。结婚五十年做金婚礼。这些都是婚礼的追忆仪式了。
自从昏礼之后,渐渐有了贺客和婚宴的习俗,这个过程不详细展开了,总之仪式中的世俗欢庆气氛越来越多,这也是受到周边风俗浸染的结果。比如胡俗的婚礼多喜庆,也是很多讲究的发源地:契丹婚俗闹洞房,满族婚俗跨火盆等。周礼的时候还没有盖头一说,也是到了这个时代红盖头才成了世俗婚礼的象征。旧时没有宴客一说,只是在新房中为新郎新娘专设一席,后来宴请宾客的宴会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
然后我们来看看几十年前爷爷奶奶和爹娘一辈的婚礼是怎么个发展轨迹。50年代的“革命夫妻”基本上就是聚个餐,搬到一起就算礼成了;60年代的时候结婚照成为整个婚礼的重要仪式,偶尔在食堂加个菜,吃顿饭,大部分都是发发糖和水果;70年代流行骑三轮车接新娘,大家会搞点新郎新娘啃苹果之类的小把戏;80年代,已经有了“标准化”的聘礼——“三转一响” :“蝴蝶”缝纫机,“永久”自行车,“上海“手表为三转,还有录音机为一响,那时候甚至还规定柜子、桌子、椅子加在一起要多少条“腿”。但一般得有“三大件”或者“三转一响”,才算具备了结婚基础。不过后来听说三转一响被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三大件取代了。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蔺佳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