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的好仔细!

动物界中,尤其是脊椎动物中,缝状瞳孔(slit shaped pupils)与圆形瞳孔都是十分常见的,甚至如题主所说,同一纲或同一科的动物中瞳孔的形状也可能不同,例如体型较小的喵有缝状瞳孔,而同一科中体型较大的虎则是圆形瞳孔。

缝状瞳孔出现的原因之一,简单说就是在光线较强需要缩小瞳孔的情况下,尽量使进入眼中光都可以准确的对焦到视网膜上。

为什么圆形瞳孔做不到这一点呢?这里首先引入一个概念:球面像差(spherical aberration)。球面像差指的是,光线经过球面镜的折射时,靠近光轴的光线和经过透镜边缘的光线并不能如理想状态那样相交于焦点,因此造成物象不尖锐、不清晰的现象(图1)。球面像差也是影响望远镜或者照相机的成像清晰度的原因之一。

为何同是猫科,猫瞳孔是蛇样的?插图

图1 球面像差示意图(维基百科)

图1中显示的是相同波长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会出现球面像差,类似的是,不同波长的光线在透镜中的折射率也是不同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白光透过三棱镜后被折射出彩光,其中波长最短的紫光折射率最大,波长最长的红光折射率最小。因此不同波长的光被球面镜折射后,也不会聚焦于相同的一点。

而大家都知道,眼睛中负责折射光线的部分是角膜和晶状体,两者都可以算作球面镜,所以球面像差在眼的成像过程中也是存在的。如果进入眼中的光线没有聚焦在视网膜上,就会对成像的清晰度造成影响,因此很多动物进化出了多焦点视觉系统(multifocal optical system),即晶状体的不同部分对光的折射率不同,因此会尽可能避免球面像差,从而将入眼的光线成功汇聚在视网膜上(图2)。

为何同是猫科,猫瞳孔是蛇样的?插图1

图2 眼中球面像差示意图。图中的晶状体分为A、B、C三个区域,分别可以将绿光、黄光、紫光准确对焦在视网膜上。可以看到绿光1、2由于被区域B、C折射,所以没能准确对焦。(Malmstrom & Kroger 2005)

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圆形瞳孔,收缩的时候可能会完全遮住C区域,使紫光无法对焦;而缝状瞳孔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图3)。

为何同是猫科,猫瞳孔是蛇样的?插图2

图3 A为瞳孔完全放大情况;B为圆形瞳孔收缩时,遮住了紫光区;C为缝状瞳孔,涵盖了全部折射区域(Malmstrom & Kroger 2005)

以上就可以较好的解释缝状瞳孔的存在啦。

科学家们曾经猜测,如果缝状瞳孔的存在只是这一个功能的话,那么它就应该与多焦点视觉系统共存,但是之后的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些多焦点视觉的动物却拥有圆形瞳孔,例如头足纲中的某些乌贼。因此其进化学的意义仍在讨论中,尚无定论。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张缝缝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为何猫瞳孔夜晚会放大许多?
猫科动物真的可以成为坐骑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