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手术在病人突然清醒的情况下顺利完成的难度如何?插图

首先辟个谣,当事人自己已经在脸书上声明了,术中的“突然清醒”是计划中的,而不是什么医疗、麻醉失误。这种手术被称为清醒开颅术(Awake Craniotomy)。手术很成功,病人本人也很感激。医疗宣传上出了这么大偏差,看来不是只有中国记者才喜欢弄个大新闻。

其实这项技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国外已经开展近20年,在国内也已经早有进行了。清醒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和确保神经功能的完整性。在复杂的脊椎手术和神经外科手术中,如何既达成治疗目标,又不影响正常的神经功能,是一个困扰医生的大难题。可行的解决思路有两种:

1. 神经电生理检测,优点是方法相对简单,无需特殊手术、麻醉操作,缺点是有很多干扰因素,同时可监测的功能有限,只能简单反应感觉、运动等功能
2. 术中唤醒或清醒手术,通过特殊的麻醉管理,在术中将病人可控的苏醒,以检查神经功能的完整性。优点是效果明确、直观,在涉及重要功能部位的手术中具有很高价值;缺点是需要相对复杂的麻醉管理,同时要确保病人的安全,无不良体验。

实践中两种方法各有所长也可以结合使用,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手术中,清醒开颅手术仍然具有明显的优势。我们既可以根据手术需要始终让病人保持镇静(半清醒)状态,也可以先麻醉,再苏醒,最后又回到麻醉状态中。

清醒手术有赖良好的镇痛+镇静技术。脑组织本身并无痛觉,但是脑膜、皮肤、骨骼等组织需要手术医生或麻醉医生对相关区域进行良好的局部麻醉浸润或阻滞。镇静的深度需要麻醉科医生进行精确的调节,如今使用的药物大多短效而可靠,既能让病人舒适、又确保能达到的足够的唤醒、不影响神经功能。有些麻醉药物还带有顺行性遗忘的作用,病人完全苏醒后可能对术中并无完整的记忆,或至少没有明显的不良回忆。

如果真正发生不受控的患者术中清醒,这被称为术中知晓(awareness)。这是全身麻醉的一个很严重又少见的并发症。据估计,其发生率为0.1%,在某些特定的手术中(比如心脏手术、创伤手术、高危产科手术)可高达5%。 因为全身麻醉是一个可控的意识消失状态,却又不是外表看起来的“睡一觉”那么简单。其实麻醉具有不同的深度,仿佛一个连续光谱,并无一个可以简单量化的“麻醉状态”,而每个人其实又有不同的对药物的反应,实践中还要避免麻醉过深带来的副作用,造成一部分病人麻醉深度不够,产生手术中意识的恢复,造成不良的体验,甚至留下术后的精神创伤。不当的苏醒对外科医生的操作也造成了很大危险。幸运的是,如今对于麻醉深度的检测同50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常规手术麻醉时,已经完全能做到避免知晓的发生。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1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开颅手术后,开了个洞的头骨还能长回来吗?
为什么有的病人手术前要给医生送红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