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活在自己的时代里。而每个人“自己的时代”,形成于生命早期。每个人,长大之后,虽然具有了逻辑思维,但是心理现实往往停留在小时候——那个只属于自己的时代。
比如说,一个已经进入成年期的人,遭遇了婚恋的失败,ta很痛苦。但为什么有的人痛不欲生,甚至导致了无法正常生活的抑郁症,而有的人在一周左右可以自己走出来?很有可能,那个被打垮的人又一次在内心里体会了幼年时期被抛弃的感觉。而且,很可能这个被打垮的人在最幸福的婚恋时刻也一直生活在一种弥散性被抛弃的焦虑当中。这种感觉,有可能是生命早期残留下来的遗迹。
所以,在心理治疗中,尤其是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中,咨询师和访客如果能够从谈论当下婚恋不幸,深入到谈论不幸事件背后的感觉,然后自由联想到上一次被抛弃的感觉,然后慢慢的自由联想到与父母的关系,自己早期被忽视、被抛弃的经历,则有可能让访客自己了解自己一系列“相似的痛苦”的由来。这种领悟,有利于创伤的愈合。但这种愈合,必须是在自由联想的情况下,追溯到最早的一次创伤(记忆中最早即可,未必是事实上的最早)才能做到。这种追溯,未必在一次咨询小节中完成,可能贯穿几十个小节,历时一年或者几年。
从上述角度来讲,“尽量想起来”,要比“忘记吧”,有用。
但是,同样的,一个三十岁的人,对于二十九岁那年的失恋经历,记得与否,其意义也许并不是很大。因为此人可能经历过若干次的失恋,二十岁、二十五岁、二十七岁、二十八岁、二十九岁。。。甚至每次失恋的原因都是一样的。那么,除非找到生命早期人际关系不良的根源,否则,仅仅分析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的若干次失恋经历,收效并不大。因为那几次失恋并不能解释创伤的起源。换句话说,成年之后的人际不良,只是结果。人际不良的原因存在与生命的早期——这涉及早期个人对自己的印象(自体表象)以及对他人的印象(客体表象)。通俗的讲,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对于别人、对于关系的认识,都在生命早期被塑造。
所以,对于上一次失恋的创伤,“忘了”还是“记得”,对于心理治疗的意义不是决定性的。从访客更好的生活质量来讲,忘了就忘了吧。
更深一层来讲。如果是幼童遭遇了、目睹了悲剧性事件,那么还是努力让孩子说出来的好。在此过程中,陪伴的大人要努力做好幼童的垃圾桶、保护伞、复读机、翻译机。要给与幼童发泄、倾诉的空间,同时也要复读幼童的内心感受——虽然是简单的复读,但是会让幼童理解,那些可怕的事情确实发生过,不是自己臆想的——这对于幼童接受创伤事件有巨大的帮助。在幼童无法表达自己的感觉的时候,大人要充当翻译机,把孩子的表情、动作,转换成感觉的形容词,帮他表达出来。这对于幼童的心智发展,以及理解、接纳创伤,具有巨大的帮助。
基于上述,我认为,“想起来”和“忘了吧”,不是一个简单一刀切的处理方式。要根据访客的年龄、经历、治疗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顺便解释一个名词:最早期的被忽略、被抛弃的感觉,在之后的生命中不断被体验,就是精神分析所说的“移情现象”。生命早年的“情”被移植到当今遇到的人和事身上。心理治疗,很大程度上就是培育移情的出现,并且咨询师陪着访客一起去看那个移情,达到领悟,获得治愈的效果。(经典精神分析尤其如此,后来的客体关系学派、自体心理学派、主体间流派、依恋理论都有各自的补充,但是经典的这部分移情诠释都还继续采用。)
还要补充非常重要的一点,“尽量想起来”,不是病人的责任,而是咨询师的责任。尽量想起来,不是病人努力的结果。尽量想起来,更多的依赖咨询师所营造的环境。比如,安全、可靠、不评判、不批判。再比如,在病人开始联想的时候,咨询师要保护联想的思绪,不跑题,尽量扣题的给予回应,让联想慢慢的发挥出来,深入下去。这要求咨询师做到舍己从人,也是咨询师个人训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leo kang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9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什么是存在心理治疗?它的治疗手段一般是什么?
边缘性人格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怎么自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