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问的很用心。虽然这类问题知乎数不胜数,我还是不厌其烦的来简明扼要的回答一下吧。这是我在知乎上看到的关于人格,智力测量类问题最好的解答:心理学里的智力和性格测量有得到普遍的认同吗?它们是否科学?心理学方面有没有其它得到较广泛认同的测量方法? – 匿名用户的回答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性格分类,要解决的问题是”分类“存不存在?
性格分类哪怕在严肃的科研活动中都存在,只不过心理学内部对分类的理解和非专业人员有分歧。下面以五大人格问卷(Big Five)为例:
1,问卷的形成过程:我在这个问题下做过简要回答,可以看这里: 一份正规的心理测试量表是如何编制的? – 方浩磊的回答
一句话总结就是:心理学量表的编制过程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的多,同时它是要经过同行审核的。 像Big Five这样的量表在学术界应用多年,是具有其可信度的。
2, Big Five是怎么给人格”分类“的?
先给出BFI的链接:http://fetzer.org/sites/default/files/images/stories/pdf/selfmeasures/Personality.pdf
里面也有相关validation的文献。
简单的说就是:类似于BFI这样的人格调查在科研中是a)面向群体不是面向个体的,往往在一定的样本容量下才具有其统计学意义(power),b)分类不是”粗暴“的,是根据原始问题的回答,通过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既然是工科生,应该知道这是什么)得到的5个方面:extroversion, agreeableness, neuroticism, conscientiousness和openness。 这些分类标签是根据EFA的结果人为命名的,来赋予这些因子(factor)以意义。于是发表出来的问卷就有了”分类“这个感觉。
3,这种”分类“怎么来阅读?
这种分类式的量表,interpretation是很tricky的。a)因为它不是面对个体的,所以interpretation必须是在群体样本的前提下进行。b)不能简单的说某个人是extrovert, agreeable, etc.,而是说他在某一个方面(dimension)相对于平均数是高还是低。如果你阅读过人格心理学的文献,就会发现,研究人员永远只会说”individuals high on neuroticism” “highly neurotic individuals” ”individuals who scored high on neuroticism”这样的语句。而不是简单粗暴的”neurotic individuals”
现在我们回过头看你的问题:
标记性格的词数不胜数,有勇敢,有刻苦,有勤奋,有积极,有热情,也有虚伪,也有懒惰,也有抑郁和冷漠,在这里所举例的几个词只不过是表征性格的辞藻中的寥寥几个,一个人的性格是有多个表征性格的词汇组成的,他可以是勇敢加积极加热情等等也可以是热情加虚伪加懒惰等等。
首先你这些次有部分是描述“情绪”的,对于具体情绪,心理学有其他方法测量,这里不表。我假设你这里说的是比较宽泛的情况。
其次,5大人格的量表完全考虑了你这些方面。我手头正好有一份BFI, 拿几个问题举例吧:
(前面的下划线是打分,1-5,strongly disagree – strongly agree)
4._____ Is depressed, blue 这里就是你说的抑郁
7._____ Is helpful and unselfish with others 你说的热情
27._____ Can be cold and aloof 你说的冷漠
16. _____ Generates a lot of enthusiasm 你说的勤奋,积极
那么这几个问题都是划归到那个分类里的呢?
4是neuroticism
7,27是agreeableness
16是extroversion
这是不是解答了你的疑惑?你想到的,心理学家其实早就想到了。常用的人格测量只有BFI,临床问卷有MMPI (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至于儿童气质(temperament),是我自己的研究领域,测量方法更为多样,这里篇幅所限写不了了
—————————————————————————————————————————
学术的分割线
—————————————————————————————————————————
另外一句话回答下半部分问题:什么星座啊,色彩啊都是扯淡。
这个问题我回答了出生时间和性格的关系:一个人的性格跟他什么时候出生有关系吗? – 方浩磊的回答
色彩可能会有一定道理,虽然我不了解,但把大五人格换个词就行了,忽悠普通人妥妥的。
References:
John, O. P., Donahue, E. M., & Kentle, R. L. (1991). The Big Five Inventory–Versions 4a and
54.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Institute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Research.
John, O. P., Naumann, L. P., & Soto, C. J. (2008). Paradigm shift to the integrative Big Five trait
taxonomy: History, measurement, and conceptual issues. In O. P. John, R. W. Robins, &
L. A. Pervin (Eds.),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pp. 114-158).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方浩磊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5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