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中的“感觉”应该是性冲动,这个问题也应该是,为什么自己不会对姐姐产生性冲动,哪怕自己的姐姐很漂亮。
题主匿名了,大概是不好意思,因为几乎在现存的所有文化中,都禁止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关系,乱伦是不被允许的,以至于谈论起来都有些害羞。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文化说的是,我该不该对自己的姐姐产生性冲动,是一个伦理问题,从“该不该”得不出“能不能”;而心理学告诉你的是,我为什么不会对自己的姐姐产生性冲动,而这里回答的是第二个问题。
比较容易想到的一个思路来源于进化心理学,即近交回避(Inbreeding Avoidance),近亲繁殖往往导致后代的悲剧。在很久很久以前,是有近亲繁殖的现象,但由于后代实在是惨不忍睹,所以就被淘汰掉了,而没有近亲繁殖的基因的生物更好的存活下来。从这个思路上讲,我们不和近亲发生性行为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相关的基因。
但这并不足够解决问题:
1)性冲动和性行为是两回事情,性行为的确经常是由性冲动引起的,但性冲动却不一定导致性行为。人们不与近亲发生性行为不足以推出人们不对近亲产生性冲动。
2)实际上,大部分人们对近亲没有性冲动。
芬兰的人类学家韦斯特马克(Westermarck)提出过一个极具说服力的理论,叫做幼年熟悉性假说(Childhood Familiarity Hypothesis)。主要观点是,从小生活在一起的孩子,长大以后不会对彼此有性吸引力。
这个假说已经得到了很多研究的支持,较为著名的有两个,一个是以色列的Kibbutz,这是一个集体社区,从小长大的孩子们没有结婚,甚至很少恋爱;另一个是台湾的童养媳制度,童养媳的离婚率更高,甚至达到了3倍之多。从实验上来说,这两个实验都算得上严格。
对自己的姐姐没有性冲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和她从小生活在一起。而对于本来是亲人,但是没有共同的生活经历,他们仍然会有性吸引,心理学把这个叫做遗传性性吸引(genetic sexual attraction),简称GSA。金庸的《天龙八部》中,段誉爱上了妹妹木婉清,虽然这因为他的父亲是个种马,但根据GSA现象,我们就会很容易理解这段虐恋。
韦斯特马克效应(W.E)恰恰证明了禁止乱伦的道德准则是来源于心理上的直觉判断或者是情绪表达,这与Jonathan Haidt的道德心理的理论基础不谋而合。
我就不匿了,这个问题毕竟还是有点小严肃的。
PS:或许你姐姐未必漂亮,长期共同生活的“曝光效应”也可能会让你认为她漂亮。
补充:
段誉和木婉清非亲兄妹,应该属于堂兄妹。
童养媳那部分写的太快,应该是:她们的离婚率比普通妇女高三倍。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Tfifthe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05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何判断是对一个女生喜欢还是好感?
为什么女生喜欢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