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艺术与你不可辜负)第9期  无处不在的阶级和格调!(2)服饰与阶级插图

上期说了音乐的类型和乐器中蕴含的阶级等级性,以及象征着的品味和格调,今天来简谈服饰中呈现出的阶级属性

因为我希望可以写出除了具体现象之外的、一些和艺术理论或者文化理论相关的内容,所以分为上下两集内容。今天来主要说些理论性的内容。不要怕,我会把它讲得很通俗很通俗,可以供你在大家都七嘴八舌讨论表象的时候,一语道出瞬间显得很高大上。

有个语言学家叫索绪尔,他提出了“能指”和“所指”这两个语言学的术语,后来被发展成为具有很强符号意义的概念。简单来说,“能指”是一个东西外在呈现的一个表达形式,“所指”是事物精神层面和内容的一种内涵。

举几个例子。

诗歌这种文学形式,特别容易形成“能指”和“所指”的区分,因为诗歌本来就不是公文,不要求简单粗暴,而是婉转迂回借物言志。看下面这首沈尹默的《月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里的霜风、月光、树都是“能指”,而“所指”便是国人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不屈不挠地奋斗精神。

再比如联系到服饰层面上,“能指”就是代表这是一件材质、颜色与款式有设计感的外套,而“所指”便是代表这件服饰所象征的一种层次和文化意味。更不用说这也许是一件穿在彭丽媛身上的外套了,那某个位置一个扣的设计,都是代表中国形象的。

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关于“美”的观点上有一个很著名的论断,那便是“美是有意味的形式”从中外服饰的发展史上来看,服饰从来就不是一种单纯的形式表现,而是富于内容和深刻内涵的有意味之物。

西方服饰——

从原古社会来看,即使是在狩猎石器时代以树叶蔽体的原古人,他们的服饰也有着强烈的阶级意味。同是树叶,但头领们的叶子质地就更好、更新鲜,如果已经出现了装饰物,那部落头领和头领夫人的头饰一定是羽毛更鲜艳,身上的骨头和贝壳装饰也得是做工最好的,反之最下等的部落人就用的是不怎么好的树叶遮屁屁了。

时至中世纪、文艺复兴乃至工业革命前的西方社会,在宗教文化背景下服饰的“所指”,更多是超越了肉体具有了神学的指向,而在古代中国,在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饰“所指”更多具有人伦指向,而两者的共同特点,便是不以服饰的实用主义功能为主,也即超越了它的“能指”。

开始举例。

比如西方服饰。

①拜占庭贵族们穿着锦缎制成的叫做dalmatica的宽松连衣裙式的服装,上面饰有华丽繁复的刺绣,还缀着五光十色的珠宝或贵金属。

②而在哥特式时期的西欧,贵族男子们则穿着绣有自己族徽或爵徽的cotardir。这是一种色彩鲜艳的分色服,衣身、垂袖和裤袜的颜色往往左右不对称,如有时左边裤腿为红色,右边裤腿则为绿色,这种服装“不禁使人想到教堂里那些色彩对比强烈、风格华丽的彩色玻璃窗”。

③再比如巴洛克时期发展到极致的洛可可服饰,繁重的刺绣和重工感、华丽感是它的主要特点。

(非常有名的洛可可风格绘画,布歇的《蓬巴杜夫人》,图上的蓬巴杜夫人,也是洛可可风格的强力推动者。)

以上三个时期的服饰,各种样式和设计感,便是它的“能指”,而其“所指”,也各有不同。

第一时期的服饰“所指”,是出于对肉体的否定和对灵魂得救的企盼;

第二时期的服饰,更多是一种令人感觉到它具有否定人类的抽象的、绝对的宗教性;

第三时期的服饰,代表的更多是冲破宗教束缚的一种放荡和自由追求,这在下图洛可可美术表现题材中也能体现出来,贵族夫人身着华美的服饰而行为举止颇具情色意味。

而这三种服饰内涵,都与宗教指向息息相关,它们都指向彼岸的神秘世界,而不在仅仅停留在实用主义的肉身所需之上了。

再说中国服饰的阶级感——

清宫戏看多了其实已经不言自明了。“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其势位。”例如服饰的颜色,《旧唐书·舆服志》记载服装色彩的等级制度:“贞观四年(公元630 年),定三品以上官服紫色,五品以上服绯色,六品七品服绿色……”朝堂上的大臣们凭服装颜色就可知地位,这和我们当前警察系统公务员的衬衣颜色区分官职是多么一脉相承啊!

再说服饰花纹的样式,皇帝身着五爪龙袍,而太子只可着四爪蟒袍,但凡不讲究便有篡位嫌疑。所以中国古代的服饰,更多的“所指”是一种伦理纲常的等级性,它用于无言的调节人和人之间的礼法关系,使人们遵循一种固定的社会秩序,这也是我国古代治国的重要手段。这种等级顺序的讲究,从我们酒桌上的座次也能体现出来,同是一圈凳子,但上位在里,而靠近门口上菜的凳子,自然成为下位。

今天的内容文化性比较强,下期开始具体的区分上层阶级、中产阶级、下层阶级分别所着服饰的特征,也会从影视作品中举例子,我自己觉得很有意思的。我其实每天都不想写这么多的。。。

我是一直爱艺术和你的张小玉。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张小玉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