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其实很简单,豆叔说得已经很全了,我做下补充。
建筑不说了,我觉得传统榫卯除了艺术成分,已经不适合在现代建筑上了,当然也有更多的改造和革新性的建筑榫卯出现。但这里只说家具方面。
榫卯,(注音:sǔn mǎo)这里专指木头与木头的连接方式。现在也有多种多样的技术能解决结构问题,
参考 @叶清波 的回答:榫卯结构,为什么现在使用这么少?
说回来,
先普及下榫卯:榫工艺图解 (豆瓣)
成本原因:
机械化难度。
我们从上面的图册能看出来,其实有大部分的榫卯是很难在机械上通过制作简单模具而成型的。
这样导致的结果无非就是成本上升。
比如粽角榫:
粽角榫多用于框形的连接,从外看,三个面都是45度的斜线,非常漂亮,三角齐尖,但是内部结构复杂。此类榫卯几乎无法通过现代机械一两次出型,需要经验丰富的木工花费一定时间才能做好。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实木家具做法,最好也无非是侧面使用燕尾榫,再与背板拼接的。而燕尾榫就恰恰是能够通过机械一次出型的。
顺便分享几个目前机械化比较完善的榫卯制作:
方榫&圆榫类
用在桌椅横撑或转角等结构居多,十分简单的榫卯。机械化程度很高,制作好模具,跟烤串一样翻一翻动一动就好了。也有自动化程度更高的,进料不用动就出来了。
指接榫&燕尾榫
这类的模具稍微复杂些,但是基本原理类似,做好模具,半自动或纯自动的方式就能出来。
大部分的榫卯几乎是最佳的实木家具的连接处理方法了,那也是为什么机械化程度这么高后,榫卯还是经久不衰的原因了。
—————————————–
结构合理而美观的粽角榫的时间成本与人工成本是目前大部分工厂不愿去承担的。
因此,除了昂贵的红木家具方能保留下这些技艺。有时间我们一味的反对红木家具,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只有它们才能承载起榫卯的价值。
人工难度。
不得不承认现在只有极少数的木工还有这些榫卯的制作技艺了。
我明式家具学习的老师工厂里,一个十级木工的工资在1.2W–2W不等。
哪怕是十级木工,他做一组粽角榫的时间也需要半天。
虽然榫卯也有大部分以机械辅助,半手工的形式,但是全手工的技术和工具还是要精确掌握。
现在学徒太少了,青黄不接,不管是家具工还是雕刻工,工厂里尽是年纪大的先生在操持着,出品速度肯定快不起来。
你见不到优秀的榫卯家具不足为奇。
定位。
既然榫卯成本这么高,而榫卯对材料的硬度或者材料价值的要求都很高。要么硬如红木,要么好如金丝楠。
这些材料才能承载榫卯的价值,进一步在市场上就看到价格让人望而却步的红木家具了。
离我们比较远也就能理解了。
榫卯的发展
榫卯只是结构的一种选择,尤其到了现代的消费方式下,我们更多时候只是需要便宜,够用就行的家具。
但是榫卯又是一种文化,我们可以在古代榫卯的基础上做出更多的传承和革新。
我们看到的很多设计师的产品都有在尽量加入榫卯的元素。哪怕是机械出型也能带来些诚意。
更希望的是在机械化的进步上,让更多的优质榫卯能够尽量多的脱离手工,这样带来的榫卯家具和产品又能更容易回到人们的视野里。
豆叔说到,榫卯工艺是不可拆卸的,其实我们就尝试过这方面的改进。
我记得在王世襄先生的书里也提到过可拆装的案例,我得回去找找确认一下。
这是我们老师制作的一个夹头榫平头案的拆装示意:
全拆状态下共7个部分:案板,2腿架,2牙板,2牙条
组装牙板
装牙条
斜45度角安装
上案板
上扣
完成了。
整个夹头榫平头案的组装方式也是纯榫卯,无钉无胶,手工简易安装后基本达到了不可拆卸家具的牢固度,也证明只要榫卯的工艺足够,不可拆卸也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也可以算是在榫卯文化上的传承与革新吧。
榫卯在家具上作为功能,工具的使用外。
我们也尝试做为摆件,手物用来把玩或者学习。
束腰抱肩榫 · 装 ↑
束腰抱肩榫 · 拆 ↑
————————-
粽角榫+格肩榫 · 装 ↑
桌面粽角榫+格肩榫 · 拆 ↑
————————————
暗燕尾挂榫 · 装 ↑
暗燕尾挂榫 · 拆 ↑
————————–
燕尾闷榫 · 装 ↑
燕尾闷榫 · 拆 ↑
———————–
明楔钉榫 · 装 ↑
明楔钉榫 · 拆 ↑
———————–
暗楔钉榫 · 装 ↑
暗楔钉榫 · 拆 ↑
————————————————————————————-
补充那个著名的现代榫卯建筑:
瑞士最大的木建筑房屋 ,日本建筑设计师坂茂以日本传统建筑工艺,独特的全榫卯结构建造。
只有外立面使用了玻璃和钢材的材料。
木材使用云杉,材性稳定,美观而耐水,是常用的建筑与家具用料。同时适合切削也常作为雕塑材用。
全建筑使用木结构,但是每个部分都是独立的部件。通过高精度的电脑加工机械完成,然后再到现场组装而成。
建造时,工人将事先做好的木构件按照图纸精确组装。大大节省了施工和吊装成本。而且材料又是从规划林里采用的云杉。建筑上严格恪守了低碳环保的环境责任。
———————–片尾广告——————————-
关于家具,生活相关的 知乎专栏: 南庭记事 – 知乎专栏
关于家具,生活相关的微信公众号: 南庭风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王昊诚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99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枕头多为硬质材料?软枕是何时发明并广泛使用的?
长时间坐着工作,如何选择舒服的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