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炤灼 从1895年Freud与Breuer合作出版《癔症研究》至今,精神分析的理论发展算是跨过了一个20世纪。这篇回答主要关注精神分析体系下的几个理论模型特点,大家可以结合对叙事治疗讲述较多的回答对比看看,形成自己的意见。
- 一人心理学模型
总体而言,Freud的经典理论和后来的自我心理学(self psychology)都可以算是一人心理学的理论模型。在Freud的眼里,人的种种心理问题在于各种心理冲突失调和所致,而自我心理学重点关注自我(ego)的功能和失功能带来的问题。
故其对应的工作焦点在于帮助来访者面对此前无法面对(甚至排除在意识之外)的冲突,以及帮助来访者建立更好的自我功能以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而咨询师的角色有向导和教育家的倾向。
- 二人心理学模型
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学派则属于二人心理学。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将咨询当中的咨-访二人关系放在来访者过往的客体关系经验中进行思考。问题的呈现、其实质是关系的呈现,是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呈现。而关系的停滞与变化,又常与心理构建的发展心理学息息相关。问题的解决,在于对关系本质的清楚认识和新关系经的体验与创造能力。咨询师的角色既是投射认同的参与者(旧客体表象)和观察者,又是新关系经验中的新客体。有的时候,咨询师会呈现出养育者的特质(区别于自我心理学的教育者)。
- 场-自体客体模型
区别于前两者,精神分析中还有特别关注于“场”的学派。
一派是以沙利文为先驱的人际关系学派(Interpersonal psychoanalysis),重点关注人的社会性,强调将人的问题放在与社会环境互动的角度上思考。最经典的例子是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没看错,沙利文的工作当年以60%的重症疗愈率而出名),将住院患者放回其生活的环境中,很多看似不可理喻的症状都能发现其内在的意义和联系。一句话来说,该学派关注的是人在“场”中的状态。
另一派实际是从自体心理学(self psychology)发展出来的。由于主体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话题,在这里仅仅给出非常概括性的描述:比起人际关系学派,自体心理学中的主体间更关注人对于场的制造能力(融合-密友-理想化自体客体)及其对个体心理发展的意义。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咨询师的工作状态是高度神入(empathy 常译共情)的,甚至有个体消融或者人的独立性不被承认的时刻,故区别于咨访关系分明的一人心理学模型。
- 主体间模型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提出实际上算是后现代主义对精神分析影响下的结果。主要的几个理论贡献有:来访者的诉说和呈现,既来自于过去经验对当下的影响和再现,同时也是当下对于过去经验的再构建;咨访关系既来自于来访者对咨询师进行的各种投射,同时也是来访者和咨询师共同完成的新关系的创造;而心理咨询中的关系与呈现,既属于又不完全等同于二者的总和,自有其独特性。故主体间性的咨询关系有“一期一会”的味道。(关于一期一会,可参考:茶道里的「一期一会」是什么意思? – 日本)
- 精神分析理论的共性
虽然现代精神分析理论间的差异颇多,但之所以都叫做精神分析理论,还是有其共性的:
- 对于无意识领域的关注;
- 对咨询中呈现的关系、移情-反移情的关注
- 重视来访者的心灵现实
- 对发展(development)的重视,关注过去对现在的影响(而非唯过去决定论)
至于具体的技术、疗程、工作对象等等,早已随着临床工作和研究有了诸多的变化,对应不同类型的来访者和主体开发出各种各种系统治疗技术的模型。
- 当精神分析VS叙事治疗
有人在回答里提出不同疗法的区间,这里把之前引用过的咨询流派分区图再放一下:
(河合,《心理治疗之路》,P134)横轴的两级指向“来访者的现实”,即外在现实与内部现实;纵轴的两级指向“咨询的过程”,即个体对外的适应与对内的自我实现。
从叙事治疗的形成渊源、技术以及背后的哲学理念来看,我认为其更多地在左上偏下的范围。但正如提出这个分区克劳福和斯皮格曼所言,实际工作当中的咨询师应当根据自己与来访者工作的状态自在地在四个区间滑动,以找寻适合于二人的节奏与方式。
严格意义上来说,叙事治疗的框架并不见得与精神分析有多大的冲突。相反,精神分析和叙事的后现代主义观点之间能够产生相当不错的整合。具体在临床工作上:
- 关注来访者脚本构建的同时亦可运用精神分析的观点对脚本进行动力学观察和解析;
- 局外见证人对于精神分析是一个不错观点的同时,精神分析中对移情关系的关注以及对于咨询师无法脱离关系客体而成为“局外人”的指出亦是对叙事治疗在面对关系上很好的补充。
- 叙事治疗对于问题的命名和外化,使得来访者能够腾出“空间”休息与谈论问题的技术,与温尼科特提出的过渡性客体、分析中游戏的空间等概念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和功能。
- 考虑问题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因素,与人际关系学派强调人与“场”的关系亦有相通之处。
总体而言,叙事和精神分析都属于包容性和吸收力较强的理论框架,在部分理论构建的文化背景上有一定的重合。而相对于有百年历史的精神分析,较为“年轻”叙事在将来还会有非常多值得探索和发展的空间。
(初稿于2015-5-15,增补于5-18)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7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有哪些多线叙事的精彩小说?
叙事小说以第三人称还是第一人称叙述更符读者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