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史 军
紫菜是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坛紫菜和甘紫菜等紫菜属植物的通称。中国吃的主要是条斑紫菜和坛子菜。条斑紫菜的种植地集中在山东、辽宁、江苏海域;而坛紫菜的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福建和浙江。两者的区别在于,条斑紫菜的个头稍小,长度通常不过30厘米,叶片近似卵形,颜色为紫红色或者稍带绿色;至于坛紫菜,个头稍大,可以长到40厘米,叶片则是披针形的,藻体的颜色是暗绿色带紫色。不过压成干制品之后,差别就就很难看出来了。
紫菜大概是最容易打理的食材之一,只要把干紫菜掰成小片,放入碗中,加上虾皮、葱花、生抽、精盐,再冲入沸水,一碗紫菜汤就成功了,配包子,配油条,配煎饼均可。讲究一点的吃法,是在沸水中先打入蛋花,再放入上述食材,就成了紫菜蛋花汤,也是早点下饭、正餐润喉的好搭档。
说实在的,除了简单易用,紫菜最吸引我的就是那股海味了。这是一种与鱼贝虾蟹既像又不像的特殊气味。通过成分分析,我们发现这种气味是由醇、醛、酮、烃等复杂的化学成分决定的。不过,紫菜那种特殊的大海腥味多半是由其中两种特殊物质引起的。第一个是叫1-辛烯-3-醇的物质,这是水产品中常见的风味物质,很多鱼和海藻都有这种物质。另一个叫庚二烯醛,鲫鱼的那种特殊味道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种物质。正是有了这些物质,紫菜这种与鱼不搭边的植物,反而比鱼肉更有大海的气味了。
当然了,紫菜的特别不在它的“腥”,而在它的“鲜”。跟大多数陆生植物不同,藻类植物中的鲜味氨基酸含量会更高一些,比如在紫菜中,将近三成的氨基酸都是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于是,那些怀疑调味的海苔片上放了过多味精的人,实属多虑了。
每克紫菜中含有的谷氨酸可以达到25-45毫克。按理说,谷氨酸含量如此高的紫菜,理所当然应该成为生产谷氨酸的好材料,但是,谷氨酸却是在海带中发现的。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紫菜都是野生的,要找够提取谷氨酸的量实属不易,一般的化学家无论如何是买不起的。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我们还只能去大海里面捞紫菜。更要命的是,我们完全不知道这家伙是从那儿冒出来的。
紫菜的生长过程完全不像大豆和玉米。“种下一棵种子,等着它们开花结果”,这样的过程不合适紫菜。其实紫菜的生长过程是最容易与生物学考题结合的材料,并且难度等级可以达到A级。相信生物学专业的同学看到这里都会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之情,什么是孢子体,什么是配子体,什么是受精卵,什么孢子,总之在植物学考试之前是可以在眼睛和课本间形成重度雾霾,而在考场上必定让一票难兄难弟哭天喊地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传说中的,世代交替。
每年冬天,气温低于15℃的时候,紫菜的繁殖开始了。在它们叶片状的身体上,会产生精子和卵子。前者急匆匆地跑去跟后者约会,就产生了爱情的结晶——果孢子(类似种子的细胞)。你要是认为这些孢子会直接长成大紫菜,那你就错了!这种果孢子泡在海水里是永远不会长成紫菜的。它们需要特殊的生活环境——贝壳,没错!就是牡蛎或者文蛤的壳。不过,我们为啥没见过紫菜长在贝壳上呢?很简单,紫菜寻找的不是立足点,而是温暖的居室。萌发产生的那些丝线一样的紫菜会钻进贝壳,当然了,我们的植物学前辈完全不知道这个过程,于是丝状体被认为是另外一种藻类植物,同时还有了一个名字——壳斑藻。
在贝壳里好吃好喝的壳斑藻也没有闲着,它们会产生另一种孢子——壳孢子。从这个孢子长出来的,才是有紫菜模样的东西。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紫菜的个头都会比较小,小到冲一碗紫菜汤需要几十片。更奇怪的是,它们要长大就必须要低温,当海水温度低于15℃的时候,小紫菜才会“神奇”地长成大紫菜!
(果孢子其实是受精卵,丝状体还是孢子体,丝状体产生的壳孢子就是染色体减半的配子体了,壳孢子长大形成叶片状的紫菜也是配子体。瞧,这关系还是挺清楚的吧?)
所以,整个冬春季节才是紫菜生产的黄金季节。这个过程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被破解,1959年,在日本有明海有了第一个紫菜养殖场。后来,为了促使紫菜迅速长大,摆脱水温限制,又出现了低温挂网。之后,紫菜才进入平常百姓家的餐桌。
我忽然明白,寿司店里面的紫菜手卷为何高贵了——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野生紫菜的高贵。而如今,高贵不高贵只能看它们包的“馅料”了。看着紫菜包装上大大地打着“野生”二字,我都忍不住要发笑,因为市场上绝大多数紫菜都是人种植的。
至于紫菜变绿这件事儿,不用担心,那是因为里面的藻红素遇热容易被分解,如果冲一碗紫菜汤,连汤水都是紫的,那才是碰到问题紫菜了。
关于
物种日历是果壳网推出的自然主题日历,每天在“物种日历”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篇生动的物种介绍,带你重新认识身边的世界。
2016年推出的《餐桌物种日历》系列将为您还原每种熟悉或者不熟悉食材的全貌——每天一个物种,好吃的灵魂终会相聚。
科学松鼠会将不定期更新由松鼠或花栗鼠所撰写的日历篇目,想看更多物种介绍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将物种日历随身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