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主角,沙泥蜂(Ammophila sabulosa)
本文的案例生物是膜翅目泥蜂科的沙泥蜂(Ammophila sabulosa),和大多数膜翅目物种一样,它们是寄生蜂,而且雌蜂养育后代的方式非常著名,也很有趣,包括这么几个主要的阶段和步骤。
准备阶段:
3.把猎物带回来
检查阶段
4.把猎物摆到洞口附近,确认毛虫已经被麻醉
5.进洞里检查,确认没有异物,然后返回洞口
产卵阶段
6.把毛虫拖进洞里
8.出洞,用土块封住洞口,换个地方开始步骤1
看上去这真是一套深思熟虑的周详安排,但动物行为学家非常乐意捉弄小动物,他们会在第5步“进洞检查”的时候把猎物从洞口拖远一点点,把第4步的辛劳抹掉——如果沙泥蜂像我们一样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从洞里出来之后就应该不顾距离直接把毛虫拖进洞去产卵,同时暗暗咒骂行为学家们。
然而沙泥蜂真的出来以后却犯了傻,它会从步骤4开始重新进入检查阶段,而且如果我们不断重复这个恶作剧,雌沙泥蜂就会一直困在检查阶段,永远不能进入产卵阶段。
正如你想象到的,沙泥蜂对自己的行为毫无意识,它们下一步要做什么完全取决于自己之前的状态和现在的输入条件——所以不妨说,沙泥蜂的脑子是一个状态机,上面的所有行为可以简化为下面这个流程图:
如你所见,检查阶段和产卵阶段可以视为“沙泥蜂状态机”的两个状态,只要条件始终是“猎物不在洞口”,沙泥蜂就会不断返回检查阶段,永远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然而就是凭借这样一种架构简单的状态机,沙泥蜂成功地繁衍了千秋万代,因为这恰是一种极好的适应策略:神经细胞非常消耗能量,以昆虫微小的体型和缓慢的呼吸速率只能负担很简单的神经系统,它们所谓的大脑只是几个愈合的神经节,蜂的脑子通常只有不到100万个神经元,相比之下,人脑可以有100亿个神经元。
让这样简单的大脑学习知识显然不切实际,倒是足以用基因安排好每个神经细胞的绝大多数连接,预存好一生的行为:一只昆虫就是一台嵌入式系统的单片机,专为特定的功能而生,几乎所有程序都烧在只读存储器(ROM)上,没得改,想要新功能就只能等下一个版本了。
因此,我把它们叫做“程序元”——“执行程序的单元”,那程序就是它们预存好一生的算计。
所幸大多数昆虫都过着短暂而单调的生活,本来也刷不出什么新鲜事,本能就足以过好一生;而且繁殖又多又快,每一代产生的行为突变总能让它们适应新的环境,就这样用频繁的产品升级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需求问题——这种真正意义上的进化“算法”相当高效:
其实我们在沙泥蜂案例里介绍的行为已经大大简化了,它们实际上还有许多次环境安全检查,许多次猎物麻醉确认;它们会在搬运猎物时作重量累加计算,只有一个洞中的猎物总重量超过养育基本需求才会真的把洞封严;有些雌蜂还会寻找其它雌蜂已经封好的洞,进去狸猫换太子——而且昆虫也有不错的学习能力,可以记住某些颜色的盘子里总是有糖,甚至剁掉脑袋也能在饿死之前用躯干上的神经节学会躲避电流。
一只枝蝗科的蚂蚱,如果你忍心切掉它的脑袋,然后电击它的后腿,它会记住把后腿抬起来
但无论如何,它们没有意识。
最后,不仅昆虫的神经活动,所有生物的所有细胞活动都是状态机,就连人的思维也是状态机,但是人脑要比昆虫的脑子发达得多,而且拥有极强的可塑性,产生了无穷无尽的状态,令我们拥有了连绵的意识——我们的脑子比通用计算机更加强大,而对它的探索才刚刚起步,还有无穷无尽的知识等着我们。
*没错,以上都是“状态机”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