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刚刚过去的2016年对于笔者来说又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年。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拿出自己喜爱的科普图书读上几页,无疑是极好的放松方式。既然有好书,独享恐怕是不大合适的。那么接下来笔者就花一些篇幅向大家一下自己在2016年里读过的一些科普书籍。虽然相对于近几年出版的大量科普佳作而言,这份书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笔者仍然希望它能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方更多的朋友分享阅读的乐趣。

《贝尔维:美国最有故事的医院里长达三个世纪的医学和纷乱》

(Bellevue: Three Centuries of Medicine and Mayhem at America’s Most Storied Hospital)

David Oshinsky著

1

​David Oshinsky是美国知名历史学者,其 2005年出版的医学史作品Polio: An American Story曾获普利策历史奖。他新出版的这部医学史专著则将主角选取为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始建于1736年的贝尔维医院。贝尔维医院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公立医院,也是纽约这座国际大都市中最为重要的医院之一,医院近三百年来的变迁可以说是美国乃至世界医学、医学教育和公共卫生制度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在《贝尔维》一书中,作者撷取了贝尔维医院历史上的若干重要片段,例如美国最早的民用救护车系统和最早的女子护理学校的建立、微生物致病理论从不被认可到最终被广泛接受、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艾滋病最初在美国出现时造成的混乱以及2012年飓风桑迪对医院造成的破坏及医院的灾后重建等,将许多触动人心的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了解了这座知名医院光环背后的种种艰辛和不易。

《大图景:关于生命的起源、意义以及宇宙本身》

The Big Picture: On the Origins of Life, Meaning, and the Universe Itself

Sean Caroll 著

2

​Sean Caroll是任教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一位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颇为活跃和有影响力的科普作家。在《大图景》这本书中,作者从宇宙的诞生、物质的基本规律谈到生命的起源、人类的思想和情感,以流畅的文笔将深邃的现代物理学知识贯彻于其中,讲述了近几百年来科学的进展给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带来的颠覆性的变化。《大图景》出版后好评如潮,对物理学、宇宙学等话题感兴趣的读者不容错过。

《癌症之死:在五十年的一线医学研究之后,一位肿瘤研究先驱揭示了为什么我们可以赢得和如何赢得对癌症的战争的胜利》

(The Death of Cancer: After Fifty Years on the Front Lines of Medicine, a Pioneering Oncologist Reveals Why the War on Cancer Is Winnable–and How We Can Get There

Vincent T. DeVita Jr, Elizabeth DeVita-Raeburn著

3

​1971年,《国家癌症法案》经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在现代医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向癌症宣战”(War on Cancer)正式开始。四十多年过去了,虽然大量的资金被投入于癌症相关的研究,治愈癌症这一宏大的目标却似乎看起来仍然遥遥无期,因此很多人不免悲观地认为,人类对抗癌症的这场战争不仅远未成功,甚至可能已经宣告失败。然而《癌症之死》的两位作者却告诉我们,不,我们实际上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战绩。

本书作者之一Vincent T. DeVita Jr是世界著名肿瘤学家,曾参与多项肿瘤治疗方法的开发,并且曾经执掌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和耶鲁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等知名的癌症研究机构。《癌症之死》是Vincent与自己的女儿,科普作者Elizabeth DeVita-Raeburn合著的带有自传性质的科普作品。在这本书中,Vincent回顾了自己从事科研和领导科研机构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在过去几十年间肿瘤学研究人员如何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使得一度被视为不治之症的癌症已经有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疗法。与此同时,作者也通过亲身经历指出,要想在对抗癌症的战争中取得更大的战果,我们除了不断进行新的探索,还必须通过改革让科研机构与政府监管部门变得更加高效。

《我包罗万象:我们体内的微生物,以及关于生命的更宏大的图景》

(I Contain Multitudes: The Microbes Within Us and a Grander View of Life

Ed Young 著

4

​一提到微生物,人们通常首先想到各种病原体,彻底消灭环境中的微生物也往往被认为是保证健康的有效手段。然而实际上包括人在内的所有高等动物体内都包含着不计其数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我包罗万象》这本书中,作者带我们探索了体内的微生物世界,揭示了这些微生物如何为我们提供许多至关重要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书中指出,将所有微生物一律视为有害固然是错误的观念,但简单将体内的微生物贴上“有益“的标签也不可取,高等动物与体内的微生物实际上时刻处于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中,微生物从有益到有害,往往只有一步之遥。本书作者长期从事科技报道和科普写作,作品曾经多次获奖。《我包罗万象》是他的第一部科普专著,出版后深受好评,被许多媒体评选为2016年最佳科普图书之一。

《爱河:从殖民时代到现在的一部有毒的历史》

(Love Canal: A Toxic History from Colonial Times to the Present)

Richard S. Newman著

5

​爱河(Love Canal),一个本应富有浪漫气息的名字(注),却因为一起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而变得臭名昭著。爱河是美国纽约州尼亚加拉瀑布城在19世纪末计划修建的一条运河,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工。附近的化工企业随后将废弃的运河作为倾倒化学废料的场地,存有废弃物的容器填满河道后,上方又用泥土覆盖。上世纪50年代起,尼亚加拉瀑布城市政府将这一区域用于修建新的住宅,让几百个家庭圆了自己的美国梦。然而上世纪70年代末,爱河地区曾经为化学废料填满场的事实被发现后,居民们的幸福生活瞬间破碎了。为了讨一个说法,一位年轻的母亲Lois Gibbs组织了爱河业主联合会 (Love Canal Homeowners Association),向各级政府施压,要求政府出资将受影响的居民搬迁至他处。居民们的不懈努力最终迫使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两次宣布当地进入紧急状态,最终将爱河地区的居民全部迁移走,开始对该地的化学污染进行治理。

爱河事件在美国乃至世界环保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促使美国政府于1980年通过“超级基金法案“,要求生产者有责任清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物。当环境污染的责任主体无法确定,或者不愿承担治理污染的责任时,政府将动用超级基金进行清理,并通过诉讼向责任主体追讨相关费用。爱河事件也标志着美国民间环保运动的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从单纯的保护自然环境上升到关注环境污染物对于普通人生活的影响。《爱河:从殖民时代到现在的一部有毒的历史》一书详细讲述了爱河事件的来龙去脉,对于了解这一重要的环保事件很有帮助。

(注:Love Canal得名于其修建者William T. Love的姓氏,因此音译为“洛夫运河”可能更为合适,但“爱河”这一译名已经被广泛采用)

《医学的锁钥:单克隆抗体和医疗的变革》

The Lock and Key of Medicine: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Healthcare

Lara V. Makrs 著

6

​人们很早就学会通过给动物注射病原刺激其产生免疫响应,然后提取动物血清的方法来得到相应的抗体,从而用来对付疾病。常规方法得到的抗体是多种抗体分子的混合物,而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出现则让我们可以保证所有抗体蛋白分子都是相同的。这一技术自从上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已经为医学带来了极大的变革。如今许多单克隆抗体已经成为重要的药物或者临床检测试剂。在《医学的锁钥:单克隆抗体和医学的变革》这本书中,作者系统地回顾了单克隆抗体技术诞生和发展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不仅记述了这一技术本身所经历的变革,还总结了单克隆抗体产业化过程中经历的种种曲折,这或许可以为高新技术领域创业者提供很好的借鉴。美中不足的是书中不少对相关技术的介绍还不够通俗易懂,可能会让不少读者阅读起来略显吃力,不过瑕不掩瑜,对于感兴趣的读者,本书仍然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本文所列科普作品的中文译名仅供参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