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虫爷ChenZ)
昨天(2017年4月24日)出了个比较正能量的新闻。放生党在西双版纳放了只鳄龟,被网友举报后森林公安找到肇事者并展开搜索,最后发现龟已经被附近的工人吃了。故事的最后,放生者依法收到处罚,鳄龟也被回收(虽然只剩壳了),似乎是个皆大欢喜的故事,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在这次事件中,举报的网友和负责的森林公安无疑是值得点赞的;但吃鳄龟的人难道值得夸奖么?
对于这位朋友的担忧我是十分赞同的。
再看看未来网的新闻原文:
至少从这段文字看来,吃鳄龟的人并不是在知道这是入侵物种的前提下才吃的。我来,我见,我吃掉;这只是一场典型的野味党的日常掠食而已。(当然万一事实并非如此那我欠当事人一个道歉,但并不影响本文的其余观点。)
当消灭入侵物种脱离科学理性的基础,沦为能好怎式的群体狂欢以后,就已经和审判魔女或者校园凌霸一样低级了。在宣传和管理没跟上的前提下,发动全民消灭入侵物种就是个笑话。
一些的小圈子可能会有相对高一点的鉴定能力,但放眼社会形形色色的普通人,有多少能分清入侵的拟鳄龟和原生的平胸龟?多少能分清入侵的克氏原螯虾和原生的东北黑螯虾?或者分清入侵的佛罗里达鳖和原生的鳖类?很多人怕是牛蛙和棘胸蛙也分不清吧?
那么这个新闻里的当事人,是在各个渠道的科普宣传影响下,发现河里出现了一只入侵物种鳄龟,怀疑是无良放生党干的好事,为了保护当地生态遂捕捉吃掉;还是习惯性的把一只看起来能吃又不要钱的动物抓起来宰掉,哪一个可能性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大力宣传“XX是入侵物种,看到了务必踩死/吃掉”可能并不是个好主意。一只入侵物种被打死/吃掉了,对数量庞大的它们来说可谓不痛不痒;而一只濒危的原生动物被当作入侵物种吃掉,那损失就难以挽回了。
因为鉴定错误误伤起码出发点是好的,更坏的情况是为了满足私欲有意无意地把动物说成入侵种,或者单纯因为不喜欢某些生物就强行扣入侵种帽子,尤其是蛇这样本来就被严重妖魔化的动物。
消灭入侵物种是一个需要基本的生物分类知识和生态学知识的工作,把这种有门槛的事情全民化是很危险的。垂钓和打猎运动在美国民间普及度很高管理也很严格,靠民间的钓手和猎人团体捕捉入侵物种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而我国并非如此。
在我看来,现在很多时候关于入侵物种的主题下的讨论,已经变得非常low了——尤其是和能好怎结合起来以后。想打野味,想虐杀动物,想尽情玩能好怎梗,但是又怕被喷怎么办?没关系,找个入侵物种展开话题就好了。对他们来说,入侵物种不过是一个新的帽子,用来扣到自己不喜欢的生物头上,然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打死或者吃掉了。 至于消灭入侵物种并不是它们有错而是为了给人类擦屁股,怎样正确的鉴定和清除入侵物种以免误伤,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这些是什么?不存在的。
而相映成趣的是,流浪猫的主题下就没有能好怎出没。相反,他们还要搞个以散养流浪猫为卖点的什么村,拿当地的野生动物打牙祭呢。
原文链接: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00392773365214